卢 佳 陶赟熙 曹月洲*
(1.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1166)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示,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建立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导向性的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平台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教学质量监控主要由教务处负责,多在课后或者期末开展,采用纸质问卷或网络问卷形式,对抽查到的教师进行笼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往往以点代面,不能深入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更主要的是忽略了对教学的直接受益者——学生。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现状存在以下不足:缺乏系统性,监控环节不完整;教学反馈机制不健全;监控过程信息化管理不够健全;监控内涵不明确,忽视标准建设;沿袭理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控效果不佳,等等。
为了能够及时、便捷地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资源的保障状况,私密、客观公正、省时高效地了解学生、教师、教学督导三者之间的互动评价,及时查找短板和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课题组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并探讨对策。
问卷内容涉及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创新创业的意识、知识水平、能力、成果等方面,教师的量化评价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态度、能力、效果等。
本次问卷在问卷星平台分发,完成后直接回收。共收回343份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本科生、高校教师等,学科涉及医学、理科、管理、文科、艺术等,以本科医学生居多,参与调查的同学来自各个系部各个年级。
本调查面向大一至大五的大学生,共计324人,其中为35.8%为大一新生,19.75%为大二学生,25.31%为大三学生,8.64%为大四学生以及10.49%为大五学生。这些学生中58.64%为女性,41.36%为男性。
从统计结果中得知,86.73%的学生并未参与此次创新创业教育。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在本科大学生中普及,受众并不广泛。在参加本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中,23.26%的学生表示先前未曾参加过项目,72.09%学生表示先前参与过1~2个项目,2.33%的学生表示先前参与过3~4个项目,2.33%的学生表示先前参与过5个以上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前期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想要继续参加,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对未参加过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包括撰写项目书、搜索和查阅文献、参与实验、立项答辩、数据分析等环节,67.44%的学生参与其中,32.56%的学生并未参与。参与度最高的环节为撰写项目书,申报后的环节参与度大幅减少,相关学生、教师、督导仍有进步空间。
申报项目与学生专业相关度方面,25.58%的学生认为相关度大,48.84%的学生认为一般,18.6%的学生认为相关度不大,6.98%的学生认为没有相关度。因此,教师、学生选题立项时应结合学生专业进行项目研究。
从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来看,53.49%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付出时间占专业学习总时间的20%,37.21%的学生付出时间占40%,付出时间占总时间60%、80%的学生比率均为4.65%,多数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学习与专业课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两头并进。
从指导教师年龄与交流频率方面看,30~40岁的指导教师占53.49%,40~50岁占37.21%,20~30岁指导教师占6.98%,无60岁以上的教师。4.65%的学生与指导教师每天交流,34.88%一周一次,20.93%两三天一次,16.28%为两周一次,6.98%一月一次,几乎没有的为16.28%。指导教师几乎都为青年教师,但是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频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与指导教师应该多交流、多沟通。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的监督。
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形式看,39.53%的指导教师以小组会议的形式指导学生,30.23%的指导教师设定阶段目标,13.95%、11.63%、4.65%的指导教师分别以修改论文、要求自学、解读文献的形式指导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指导教师帮助自己培养能力,少数希望发表论文、学习知识。由此可得,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均注重过程学习、能力培养,并无功利性,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
指导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方面,44.19%、48.84%的学生觉得指导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非常好,39.53%、34.88%的学生觉得好,16.28%的学生觉得一般。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挑选标准合理,指导教师均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看,37.21%的学生觉得效果非常好,39.53%的学生觉得效果好,18.6%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仅4.65%的学生觉得效果不好。由此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持欢迎和满意态度,认为课程内容有一定价值[2],但仍存在令学生不满的问题,有待改进。
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中,了解了一般的科研过程、提升了查找及整合资料的能力、获得了创新思维、学习了相关知识。79.07%的学生有兴趣继续跟进项目,20.93%的学生没有兴趣继续跟进项目。由此可见,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收获颇丰,受益良多,为日后的科研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统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学督导的认知,51.16%的学生表示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督导,48.8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可以发现,半数学生不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督导,教学督导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感低。在知道教学督导存在的学生中,18.18%的学生每天得到教学督导的考察调研,13.64%两三天一次,36.36%的学生一周一次,18.18%两周一次,4.55%一月一次,9.09%几乎没有。54.55%的教学督导采用面谈的形式,45.45%书面形式。由此可见,教学督导对学生及教师的考察了解频率达到预期效果,采用了传统的面谈考察形式。
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略少,共计12人,其中有66.67%的教师年龄在30~40岁,25%的教师年龄在40~50岁,8.33%的教师年龄在20~30岁。66.67%为女性,33.33%为男性。8.33%的职称为正高,33.33%职称为副高,33.33%职称为中级,8.33%职称为初级,16.67%的指导教师职称未定级。
50%的指导教师表示先前参与过1~2个项目,33.33%指导教师表示先前未曾参加过项目,16.67%指导教师表示先前参与过3~4个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多数指导教师在前期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想要继续参加,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对未参加过的指导教师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指导教师中60%没有接受项目培训,40%接受了培训。60%指导教师的项目来源为临床问题,20%为已有项目的子课题,20%为学生新选课题。
指导教师对效果的满意度方面,参加既往课题的指导教师均对效果满意。80%的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课题未结题,20%结题。由此可知,指导教师参加课题后对效果比较满意,但大多数指导教师并未能完全结题,应提高指导教师的课题结题率。
所有指导教师均未中止过课题,但部分仍存在运行问题,60%的指导教师过于忙碌,20%的指导教师学生不积极。针对项目中的运行问题,指导教师需要在教学与工作生活中获取平衡,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0%的指导教师是因为乐于教学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40%的指导教师是为获取课题资金支持。所有指导教师对创新创业的成果要求均为文章。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师生参与度方面,40%的指导教师参与大部分,40%的指导教师参与小部分,20%的指导教师参与一半。60%的学生参与大部分,参与小部分、参与一半的学生各占20%。由此可见,指导教师并未出现全程包办或者制作指导的情况,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利于项目的进步。每天、两三天一次、一周一次、两周一次、一月一次与学生联系指导教师的各占20%。对学生的指导形式60%为设定阶段目标,20%为小组会议,20%为修改论文。由此可见,指导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一定联系,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但仍存在联系交流不密切的情况。
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中,所有指导教师均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平与先前比有所提升。由此可见,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60%的指导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非常好,40%的指导教师认为效果好。且全部指导教师皆有兴趣继续跟进项目。由此可见,不仅学生受益匪浅,指导教师也收获良多,并且指导教师愿意继续跟进项目。
60%的指导教师表示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督导,40%的指导教师表示不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督导。可以发现,近半数指导教师不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督导,教学督导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感低。33.33%的教学督导对学生及教师的考察了解一周一次,33.33%两三天一次,33.33%一月一次。教学督导均采用面谈的形式。由此可见,教学督导对学生及教师的考察了解频率达到预期效果,采用了传统的面谈考察形式。
本调查面向全国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共计7人,其中有14.29%的教师年龄在30~40岁,有57.14%的教学督导年龄在40~50岁,有28.57%的教学督导年龄在20~30岁。这些教学督导中71.43%为女性,28.57%为男性。接受本调查的全国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大部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其中57.14%的教学督导的职称为中级,28.57%的教学督导的职称为初级,14.29%的教学督导没有职称。本次接受调查的教学督导均参与到本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42.86 %的教学督导表示先前参与过1~2个项目,28.57%的教学督导表示先前未曾参加过项目,28.57%的教学督导表示先前参与过3~4个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多数教学督导在前期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想要继续参加,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对未参加过的教学督导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42.86 %的教学督导对学生及教师的考察了解一月一次,28.57%几乎没有,14.29%一周一次,14.29%两周一次。教学督导均采用面谈的形式。由此可见,教学督导采用了传统的考察形式,但对学生及教师的考察了解频率未达到预期效果,部分教学督导应及时对学生及教师进行考察了解。
57.14 %的教学督导表示先前参与过1~2个项目,42.86%的教学督导表示先前未曾参加过项目。42.86%的教学督导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为一般,分别有28.57%和28.57%的教学督导的满意度为好、非常好。28.57%的教学督导课题结题率为大部分,28.57%的教学督导课题完全结题,均有14.29%的教学督导课题结题率为一半、小部分、零。由此可知,教学督导参加既往课题后对效果比较满意,但大多数教学督导并未能完全结题,应提高教学督导的课题结题率。
所有教学督导均未中止过课题,但部分仍存在运行问题,57.14%的教学督导过于忙碌,14.29%的教学督导资金存在问题。针对项目中的运行问题,教学督导需要在教学与工作生活中获取平衡,同时学校也要时刻关注资金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
42.86 %的教学督导认为学生参与一半,28.57%的教学督导认为学生参与大部分,14.29%的教学督导认为学生参与小部分,14.29%的教学督导认为学生零参与。由此可见,教学督导认为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高,但仍存在小部分参与甚至零参与的现象,教学督导应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85.71 %的教学督导认为本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平与先前比有所提升,14.29%的教学督导认为本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平与先前比没有变化。由此可见,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42.86 %的指导教师认为本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非常好,42.86%的指导教师认为本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好,14.29%的指导教师认为本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一般。且85.71%指导教师皆有兴趣继续跟进项目。由此可见,不仅学生、指导教师受益匪浅,教学督导也收获良多,并且大部分教学督导愿意继续跟进项目。
在参加本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督导中,42.86%的教学督导觉得指导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非常好,42.86%的教学督导觉得指导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好,14.29%的教学督导觉得指导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一般。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挑选标准合理,指导教师均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创新创业能力资格化,坚持创业带动学业,创业提升就业。对于不符合创业资格的团队和不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业项目给予劝退,对于不符合双创指导教师资格的取消资格,将院校创新创业资源用到实处[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多地吸收专业知识,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4]。
学生、教师、教学督导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三方参与主体,创新创业过程是个过程,要对其进行实时追踪,以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3]。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理解,设立包括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以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内的完整教学课程体系,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问卷调查、电话沟通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学生、督导三方进行相互评价、相互监督,形成教学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即网络化、信息化为“二化”、学生、教师、教学督导为“三位”,集成一体,对评价结果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补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各环节短板,使各环节系统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监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与精神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