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利, 白庆侠
(1.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上海 200135;2.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当前,随着全球各地疫苗接种工作的稳步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回归正轨,航运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传播,使科技期刊迎来了发展新路径,为提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船舶工业,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如何使科技期刊与船舶工业的发展双结合、双促进、双提升。
实现刊与网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支撑。坚持刊为核心、网为服务的原则,精品办刊,服务在网。采用体验的方式分析用户的需求,围绕用户的需求聚合相关资源,在刊与网融合过程中为用户提供跟进式的个性化服务,使服务延伸到传统纸质刊物不能到达的领域;通过专业的学术眼光筛选更好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优选价值和增值服务,实现刊与网融合的价值提升。
对于船舶行业的科技期刊而言,采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船舶行业的信息传播速度,使船舶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得到公布,降低知识被剽窃的可能性,而且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学术论文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期刊服务科研和行业的能力。
采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透明、有激励性的评审过程,确保研究成果能进行同行评审并更有效地发布。通过应用采用这些新技术打造的出版平台,能使船舶行业建立高可信的科研评价体系,增加科研成果的分享度,促进船舶工业同行评议激励机制的贯彻,提升期刊出版内容质量,提高贡献者的出版收益。
在开展科研活动过程中,生成研究数据的时间较长,资源成本较高,采用新技术有助于缩短与同行共享研究数据的周期,避免延迟发表。
例如,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基于全球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船舶口岸查验数据和港口生产数据等基础数据,对航运数据中的多维度数据进行提取分析,自动生成船舶全球航行轨迹和港口靠离泊信息,融合各国实时的疫情登记情况,获取所有国际航行船舶的健康码,高效提供给海关、港口、码头和船代等单位,实现与这些业务系统无缝对接,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推进。船舶工业领域的科技期刊必须紧跟新技术在船舶行业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拓展其应用场景和范围,共同为防范疫情输入构筑坚强的防波堤。
期刊出版单位需建立完善的编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编校程序,坚持三审责任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通读”制度。期刊出版单位应制订各出版环节的责任目标,将实施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结合期刊的特色和人员情况,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内人员的协同和思想沟通,提升出版团队的融合与团结协作力,充分发挥团队中各成员的工作特长,激发其工作潜力。在稿件审读阶段,编辑人员应从出版专业的角度对稿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外审)和终审工作,切实检查稿件的学术性、创新性和知识性等问题。具体的编校质量控制体系架构见表1。
表1 编校质量控制体系架构
构筑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体系,运用校对软件在专业词库、高级词库等方面的精准校对能力和常用语言表达的错误校对能力,有效弥补人工校对的不足。专业词库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常用词汇进行针对性设计,收纳本行业刊物中的专业词汇,校对结果更精准,校对中发现的错误会以列表的形式呈现。高级词库包含一些相对罕见或使用率较低的易错词汇,校对更为全面彻底,用户可根据具体语境自主决定是否进行纠正。利用机器校对可以识别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的差错等,并能进行专业化分析,提出修正处理结果,还可在政治性错误方面严格把关,校对英文、标点等功能也很好。
在贯彻“三校一通读”制度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编校模式,有效应用人工校对和计算机智能校对的优点,提升编校的质量。
构筑编校人员素质质量控制体系,应从编校人员的专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船舶工业行业趋势把握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尤其是针对船舶的智能化、绿色化、大型化、高端化和极地化发展,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造船技术深度融合、产业深度整合、竞争态势不断演变等行业趋势,及时了解船舶行业高新科技的发展动态,提升专业能力,不断发掘科技论文的亮点和创新点,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的服务船舶工业的编校团队。
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文字表达更加口语化,网络语言日新月异,给校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编校人员不仅要最大程度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而且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默守陈规。编校工作虽繁琐,但编辑人员可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新理论,受益匪浅。期刊工作人员应扮好期刊质量“守门人”的角色,在期刊编校工作中,要对当前代表科技前沿的科技具有很强的敏锐力,敦促自己大力探索新模式、应用新技术、建立新体系,更好地为船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