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令生活变得有趣

2021-11-05 04:36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花哥们儿麻雀

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发来让我看。我从写景的文字里挑出喜欢的一段:“我常常在上下班路过河边时,听麻雀在树丛里拌嘴。麻雀是北方再常见不过的鸟,叫声也远称不上清脆。听它们拌嘴,好像在听饮食男女为日常琐事吵架。不过,这争吵也是好的,麻雀的架吵得越热闹,春天的温暖就更靠近了一步。”

果然,朋友说,这段文字来自生活中的观察。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细微之处,是需要“观察”的,而不仅仅是看见。冯远征在《表演者言》中提到,他上学时,有次编了一个小品,同学们看了都笑,但老师说,这是你编的吧。真正观察生活的表演,做得再差,也能看出来是观察来的。但是如果是编的,做得再好,也能一眼看出来是编的。

表演离不开观察生活。葛优老师的父亲葛存壮老师演反派是一绝,因为他从小就习惯观察人物,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年代,小时候曾和其他人被日军叫到一块空地上训话,那会儿他就偷偷观察“鬼子”的样子和说话的神情、语气。后来他演起反派人物可发挥的空间很大,活灵活现。

《山海情》里,北京长大的热依扎演西北农村妇女李水花,赢得很多赞扬,这得益于她从小到大的观察习惯。她小时候在家楼下玩,忘带钥匙,就跟哥哥在楼下看来来往往的人,看他们买菜、走路——生活中到处都是表演的素材。“水花干农活时为什么要避免手掌触碰?因为手要保持干净,她还要和面、洗衣、做饭,手不能沾土;走路的话,她是天天养孩子,腰不可能还是直的,肚子也一定会往前倾。”在记者来给种植双孢菇的村民拍合影的时候,水花拿出镜子看了一下头发,平时笑得很好看的姑娘照相却笑得不自然,因为一个人在面对自己认为高端的事物时难免羞怯。这样细微的情绪都演到位了。

影视作品中的段落不对劲就是不对劲,不合逻辑就是不合逻辑,因为我们都生活过。为什么有些小品和喜剧电影并不好笑,因为不是正常人的反应,像是硬挠人胳肢窝。让人会心一笑的常常是有真实质感的。比如有些段子,透着来自生活的戏剧性:一哥们儿喜欢上一个女孩,那女孩在饭店工作,为了接近她,那哥们儿也去做兼职。为了在女孩面前表现,每当有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几个星期后,老板把那个女孩辞退了,还给那哥们儿涨了工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写作和表演一样,观察来的、真的東西,明眼人就是看得出来。这些文字有场景有感受,更容易有共鸣。有些时候这些感受一闪而过,快到不易捕捉,有些时候它们实实在在发生又被压抑下去了,但观察到,体会到,表达出来,就会戳中一些人。我在路上见到一个发健身房传单的人,追着路人问人家去哪儿,得知对方是去医院后,悻悻地转过身,又不甘心,回头说了句:“您这身体,还真得多练练。”那个神情、语气、情绪里的层次,如果有演员能复制下来,我觉得能成影帝。

有了诸多观察的练习,文字就不再空洞,而有了温度,带着日常的体温。朋友说,写麻雀那段文字,因为是亲身观察和体验的,就是曹雪芹也代替不了的表达。她还写过家里买了三蹦子,坐在城乡接合部的三蹦子上用播放器听贝多芬的场景。那是真实发生的,文字是鲜活的,虽然听上去有些魔幻。王安忆说:“生活本身可能是枯燥的,是叙述令生活变得有趣。”经历过的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事情,再重新用一种语言方式讲述出来,等于重塑了这件事的意义。

这位朋友之前总担心写得不够好,“偶像包袱”太重,而不肯动笔。我跟她说,当你写的时候,不要想着要比别人好,也不要想着能不能发表,而是当作记录生活和治愈自己,灵感来了就动笔,“抓一个,是一个”。

想到的精彩比喻,像彩虹般短暂出现,过会就消失。当下发生的趣事,虽然觉得印象深刻,但可能一周后就跌进记忆的深谷里。有时候看过去写的文章,会慨叹:记下那样的时刻,真好啊。比如这句:“小区一小孩英语考了班里唯一的100分,他爷爷喜气洋洋,隔着老远就跟老伙伴打招呼:老李,你家孙子考得怎么样呀?”

美国犹太裔女作家娜塔莉·戈德堡有个比喻:“我们的身体是垃圾堆:我们收集经验,而丢掷到心灵垃圾场的蛋壳、菠菜、咖啡渣和陈年牛排骨头,腐烂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便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不过,这并非一蹴而就,而需假以时日。不断挖掘你生命里的有机细节,直到有些细节从杂乱无章的思绪垃圾堆里筛下来,落到坚实的黑土上。”

眼下所能做的,就是从生活的河流中看到漂流下来的事物,迅速抓住,捞起来,抓一个,是一个。练了许多兵,在某个时刻,你会有千军万马可以调用。

猜你喜欢
水花哥们儿麻雀
两个愿望
三千与水花
墙里墙外
燕子和麻雀
拆散
准来
亲一个
钱多了怎么办
麻雀与红襟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