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听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每天都被包围在各种繁杂的信息当中。
确诊数据、防护常识、一线物资困境、病人家属求救……一次又一次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柔软,让人每天都经历情绪的起起伏伏。
更要命的是,最近的新闻还动不动就出现反转。难怪有人说,自己最近一个月被“打脸”的次数,比过去十年都多。
在恐慌中,不少人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信,变成了什么都不信。无论是对待网友求助还是机构发言,都要用怀疑的目光先审视一波,仿佛患上了“谣言PTSD”。
但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却告诉我们:网上很多所谓的“质疑”只是盲目站队和恶意的情绪发泄,并不会将我们引向真相。
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仔细留意,就会发现网上的很多言论,与其说是认真提问,倒更像是在抬杠。
一位博主在微博发了一张照片,上面是江西九江市的一个街道办所谓的“防疫”标语,上面写着“湖北回来的人都是定时炸弹”。
博主本意是吐槽标语中的地域攻击,结果微博发出去以后,却引来了一大群“线上侦探”,通过分析图中细节,试图论证博主故意P图造谣。
有人研究布料的下垂的走势和透视原理;有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放大镜,比对不同角度的照片中墙砖数量的不同:甚至还有网友极其认真地在图中标示出了哪里有液化痕迹、地砖不在同一平面、字体没有向下弯折等一系列的“P图细节”。
到这里还能说是网友们谨慎,毕竟此前翟天临的学历翻车事故就多亏了网友们翻论文库、对时间线等“送锤”操作,而更早的网红“表叔”杨达才,更是因为一张戴名表的照片就被扒了个底朝天。
但这位博主后面遇到的事儿,就只能用“杠精”来形容了。
他为了证明图片的真实性,晒出了当地街道和派出所民警的聊天截图,也有网友在亲自去街道办核实后向他道歉。后期湓浦街道办还在微博上发了一个正式声明,阐述了整个事件经过并道歉。
结果依然有人在评论里指责博主是“造谣造全套”,连街道办的官博也被要求认证,否则一律视为“博主小号”。
他们大概在心里已经认定了博主是“带节奏”抹黑地方。一旦开始站队,那么只要是跟自己立场不同的证据,便都是伪造的;所有让自己难以辩驳的澄清,通通都是“阴谋”。
实际上,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由于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混乱,这种抬杠式的质疑一直频频出现在舆论场上。
无论叙事者如何摆事实讲证据,总会有些自作聪明的“福尔摩斯”,抓住一点细枝末节就声称自己“戳破了谎言”。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大年初一。
身处武汉的女孩因为父亲在医院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在微博上求助,结果却遭到评论区一水的辱骂,说她造谣,质疑她是“职业医闹”。
女孩为了证明身份在网上贴出了父亲的诊断书、处方、看病记录,然而网友不但不相信,还骂得更狠了。
就因为女孩把吸氧机说成了“呼吸机”,就被一位自称是留美的医学高材生抓住了“破绽”:“哈哈哈哈哈,呼吸机自己上的?你把插管的过程来说说吧,插管前给了多少Versed propofol?肌松药给的哪一种?插管用具是shiqblad,M graph 还是glide scope?”
求助的女孩一边为病重的父亲奔走,一边在怒骂声中试图“自证清白”。到了凌晨,她在微博上打出三个字:过世了。
诚然,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利。甚至那些如今看来冷血又伤人的评论中,真的不乏有人心怀善意。
毕竟那几天人们被网上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包围,还正好刚刚发生了眼科医生被刺事件,对于医闹的愤怒正处在极点。
当女孩在一开始就被舆论定性为“医闹”,那么无论她展示的证据多么有力,任何一点小失误都会变成“把柄”,变得毫无可信度。
在这样的情境下,所谓的质疑与其说是为了寻求真相,更像是网友发泄情绪的出口。
仔细回忆起来,对社会事件本身的讨论逐渐演变成面向当事人的网络暴力,并不是从这次疫情才开始的。
在国内最广为人知的网络暴力题材电影《搜索》中,女主角叶蓝秋因为得知自己患癌心情极度低落,在公交车上拒绝给大爷让座,被拍下视频。
随着视频在网上的迅速发酵,叶蓝秋遭遇了人肉搜索。没人听她的辩解,她的生活就此被逼到死角。
而姚晨扮演的记者,更是打着“追求真相”的旗号,开始狂挖叶蓝秋的私生活,不仅藏起了叶蓝秋的道歉视频,还把她炒作成了“小三”的形象。
在电影中,无论是记者还是网民,都在真相并未明晰的情况下,就仅仅靠着“直觉”盲目站队。
即使后续被打脸,也可以轻飘飘说一句:“我不过是质疑一下,没有恶意的啊。”
《搜索》上映于2012年,然而在此之后,我们依然看到过太多的“叶蓝秋”。
在2018年的“小凤雅”事件中,有自媒体爆料:两岁女童王凤雅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其父母在向社会募捐15万元后并未用于救治王凤雅,而是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
一时间,对于凤雅父母重男轻女、“利用女儿行骗”的指责甚嚣尘上,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
然而后续的调查却发现,小凤雅父母实际上只收到3万元捐款,且基本用在了女儿的治疗上,并不存在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