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排
衬衣洁白,西装也是崭新的;头发染过,理得一丝不乱;两腮上一团高原红,若隐若现。他很瘦,精干得像西北大漠上的一棵胡杨树。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双眼睛,不大,却晶莹闪亮,煜煜生辉。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记者无法相信,面前这位58岁的退役军人,眼睛视力只有0.01。更无法相信,他将国家给予他的伤残军人抚恤金全部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靠着内心的光明,用坚定刚毅的军人品格,在大西北一片不毛之地上,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回馈那里的父老乡亲。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甘肃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三级革命伤残退役军人张保华,就这样进入记者的视线。
1979年10月,年仅16岁的张保华走进原兰州军区守备二师炮团,别看年龄小,可他聪明能干,谁见了都喜欢。先是无线电兵,后是汽车兵,哪一个岗位都干得有模有样。就在他信心满满,憧憬着美好未来时,一场灾难悄然来临。
野营拉练。他负责运输的是部队当时的宝贝——刚刚列装的榴弹炮。晚上,其他战友都住进了帐篷,可他不放心装备,合衣躺到了草丛里。这样,汽车和榴弹炮都在他的视线中,一睁眼就可以看到。
第二天起床,他突然发现头晕乎乎的,很沉很重。他没有吭声,也没当个事,继续拉着榴弹炮向演习前线跑。第三天,他实在受不了了,请卫生员测体温,41度!卫生员给他两片退烧药,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终于扛到第6天,演习结束。张保华咬着牙,晕晕乎乎地驾驶着大卡车,感觉路边的树,像鬼魅一样,在车头上下晃动。“保华怎么见了人爱理不理的?”指导员见他判若两人,很好奇。同行的战友说了实情,于是团里、师里、军区,一级一级的医院,都束手无策。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同仁医院的专家会诊完,也摇摇头,无能为力地说,视神经已经烧伤萎缩,没有办法了。
那时,张保华的视力是0.02,世界一片黑暗。
军旅生涯戛然而止。1983年12月,当了4年兵的张保华,带着伤残军人证明,退役回到老家庆阳。
张保华组织退役老兵在少数民族地区助力脱贫攻坚
张保华被安排到庆阳市邮电局担任乡邮递员。送信送报,用眼不多。起初,他觉得能够干好这份工作。可是很快,他的麻烦来了,报纸信件的分发有一张大表,密密麻麻,他一个字也看不见。张保华的父亲拿来桌面一样大的牛皮纸,将一个个名字用毛笔写在上面,帮助他;同批退役的战友带着他,一个村一个村的分发。别人一个小时的工作,他动用了两个助手,还是五六个小时才完成。张保华隐忍着,从来没有向领导报怨过,就连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没看出端倪。直到有一天,他的自行车摔烂了,脸上和腿上也全是伤,邮电局领导才找出他的档案,大家全惊呆在那里。
考虑到烧锅炉用眼少,半年后,张保华被安排到那里。可是同样的问题又来了,锅炉门看不见,衣服上、鞋子上烧得像蜂窝煤一样,一个洞连着一个洞。更可怕的是,他挥舞的铁锹,不小心将水温表砸碎了!
一次次的危险让领导再次给张保华调整了工作岗位:当门卫。难题依然多不胜数,他看不清人。张保华有办法,他将大门关闭,只留仅能通过一人的小门,搬个板凳,五冬六夏地坐在门口。他还额外给自己增加了工作:打扫院子。虽然动作较慢,他依然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一干就是4年。
邮电局领导看中了这个非常能干的小伙子。他们将张保华调到局长办公室担任通信员。每天8:30上班,5:00整,张保华摸着楼梯爬上楼,为每位局长生好炉子,烧好水,打扫完卫生,等待局领导上班。六度春秋,风雨无阻。
在邮电局工作13年,张保华不给别人添一点麻烦,领导很满意,可是他却不满意了。他觉得自己的实际困难实在太大,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样干下去,只是单位一个累赘。“不能依赖单位,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他下定决心。
可是在那个年代,邮电局是多少人挤破脑袋也很难进去的好单位。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张保华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1998年,張保华将房产证作了抵押,贷款7万元创办了通信器材经营部。虽然只有70平方米,张保华却珍爱有加。他当过通信兵,又在邮电局工作了13年,他相信能够办好这个小小的企业。经营部主要卖电话机、电线等,客户要求试试铃声,张保华根本看不见。每天晚上,小店打烊了,他一个人摸索着,将电源连在一起。到后来,在漆黑的夜色里,他用手就可以轻巧地操作,为客户试验各种美妙的铃声。
经营部同时代销烟酒零食,正好附近有一家工厂,工人凌晨两点才下班,张保华一直守在经营部,就希望下班的工人到他小店里买包方便面。
三年后,经营部有了第一笔利润。张保华还清了贷款,将店名正式注册为甘肃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具有保密资质的通讯企业。他招聘了40多人,事业慢慢做大。到现在,他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520万元、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企业。
有了收益,张保华最想做的事情是帮助别人。小时候的他生活在农村,很清楚西北贫困的现状。虽然眼睛看不见,他却一心想着帮助生活还不如自己的人。从第一年54元抚恤金起,他始终没舍得花,一直存在银行里。1996年,还在邮电局工作的他,得知单位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立即将攒了13年的6000元抚恤金取出来,交给组织。那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辞职单干,家中除了抚恤金,一点儿积蓄也没有。家人谁也不同意。张保华却说:“咱家的难处,还能将就,那些孩子上不起学,就耽误了前程。这笔钱是国家对我的关怀,我想让它更有价值。”就这样,27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一些还考上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
抚恤金逐年提标,到2003年,张保华又取出12000元,捐给当地残障人。到现在,他的抚恤金一共50多万元,他一分也没有舍得花,还贴上公司的营余,全部捐了出去。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庆阳有31名医生支援武汉,张保华给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亲手送到他们手上。疫情中,他将当地退役军人组织起来,自己捐了6.3万元,其他退役军人也纷纷捐出36.8万元,全部送给防疫一线辛苦值班的人。记者请他算算这些年一共捐了多少,他摇摇头,回答不上来。坐在身旁的爱人柳翠娟说:“我也没细算过,至少也有150万元吧。”
杯水车薪,难成大事。长期做公益,也让张保华深感个人能力有限,需要动员更多力量参与进来。
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后,发出成立服务退役军人社会组织的倡议,张保华主动请缨。他积极发动企业和优秀退役军人,于2020年5月成立全省首家爱国拥军促进会,担任会长。
促进会没有办公场地,张保华四处寻找,租下400米的一个地方。他对工作人员说:“咱们又不是机关,不需要每个人都有固定工位坐在那里。把地方腾出来,干更有意义的事。”张保华“更有意义”的事,是把办公区改建成红色文化展厅、战友书画室、退役军人之家!
庆阳是一片光荣的红色热土,这里是陕甘红军的摇篮。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偉大的“南梁精神”,成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张保华把习总书记这句话写在办公桌前,作为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思想之魂。自此,张保华更忙了,他让儿子开着车,自费30万元,到山西、陕西、宁夏等地收集历史图片1300多幅,实物300多件,军功章90多枚,将庆阳红色历史故事一一展现。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为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部队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促进会轰轰烈烈开张后,很快发展会员单位80余家,会员700余人,他带领大家广泛开展党和政府拥军优属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书画(摄影)交流、庆八一等主题活动,引领退役军人保持军人作风,传承军人本色,宣扬爱国拥军理念;组织慰问老红军战士、两参老兵、抗美援朝功臣、身患重病和生活困难退役军人100余人次;协助开展退役军人信访接访、政策解读1500余人次;与10名困难退役军人结对帮扶,定期开展援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会先后接待团体和个人3000多人次,成为全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史学习重要阵地。为保证促进会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开展,张保华又累计投入40多万元,配备办公设备,承担工作人员工资。
起初,促进会工作人员挤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办公,感觉很委屈。可是看到很多老兵把这里当成家,小小场所实实在在为政府分了忧,很多退役军人从这里就了业,还有很多困难优抚对象得到帮扶过上幸福生活……自己办公条件差点,值了。
这些年,张保华没有挣到多少钱,但他很快乐,促进会就像孵化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扶持了60多名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有20多人从这里走出去,当了老板。还有2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一杯水,只能解决自己的需求;一桶水,要考虑家人的生存;而今我们开凿出一条河,就要让它源源不断地造福更多的人。”这是张保华的座右铭。他咧开嘴,一脸朴实地对记者说:“促进会和公司,帮助了很多人,这要比我自己挣多少钱,更开心。”
张保华,甘肃庆阳人。1979年10月参军入伍,1983年12月退役,三级革命伤残军人。双眼残障的他自强不息,打拼出一片天地后,捐款捐物150多万元,帮助27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主动请缨担任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发展会员单位80余家、会员700余人,帮助23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接待团体和个人3000多人次参观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