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歆
摘 要:轨道交通是中国新兴的交通方式之一,作为轨道交通方式之一,地铁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进而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交通方式,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乘坐地铁出行的人数日益增加,而地铁空间相对封闭窄小,发生事故时,人群极难疏散,因此,有必要针对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疏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疏散;地铁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较短,应对诸如火灾、恐怖袭击、机械故障等紧急事件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完备。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研究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承担了巨大的旅客运输流量,导致车站的拥挤状况越来越严重,这在降低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同时,还给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紧急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应急疏散风险问题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建设和大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关键。
1 城市轨道交通发生事故的原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诸如火灾、恐怖袭击、设备故障、毒气泄漏等紧急情况时,极易造成站内人员的伤亡。这是因为:第一,车站可供人员逃生的空间和通道都十分有限,出入口通过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站内人员排队时间过长,导致疏散时间增加;第二,车站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易散去,容易导致站内人员吸入过量有害气体,对身体造成伤害;第三,封闭的环境容易引起能见度降低、站内人员呼吸困难,从而加剧人员的恐慌心理,导致不理智和不合理的疏散行为,给疏散带来极大困难。表1列出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
这些事故是近些年发生的轨道交通事故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一旦发生,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造成极大威胁。这些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的同时,也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疏散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2 车站疏散因素分析
根据列车在区间停车的原因,区间乘客疏散分两种情况:一是列车脱轨、客车故障等设备故障导致列车无法继续运行、甚至不能使用其他列车救援等非紧急情况下的乘客疏散;二是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乘客疏散。
2.1 地铁车站疏散通道
地铁车站中影响乘客从站厅层疏散到出入口的主要因素是车站疏散通道的设计,其中主要与疏散通道的长度、宽度、楼梯设置等有关。国内关于疏散通道设计的规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要达到在高峰期能够将站台上候车乘客在6分钟之内疏散完毕的要求。这种方法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只能得到人员疏散时间,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我们无从得知。然而车站人员疏散是一个动态过程,运用这种方式进行人员疏散就会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
2.2 闸机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国内外地铁均采用自动售票、自动检票系统,这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重要标志。城市轨道自动售票、自动检票系统中闸机的使用明显的提高了车站应对大量乘客进出站的需求,但信息技术为地铁轨道交通运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当车站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地震等情况时,闸机会大大限制人员疏散的速度,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
2.3 楼梯、扶梯
楼梯、自动扶梯、直梯是轨道交通车站中主要的升降设施,在客流高峰时,由于楼梯、自动扶梯、直梯的通过能力有限,大量的乘客将会在楼梯、自动扶梯口及直梯处排队等候,造成乘客进出站時间延长,因此研究乘客在楼梯、自动扶梯处的等候时间情况,有利于车站运营效益的充分发挥[1]。
2.4 出入口
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不仅仅会影响交通便利的程度,还会对紧急情况下车站人员的疏散造成很大影响。首先出入口设计的位置会影响乘客从站厅公共区域到达出入口通道的长度,其次会影响发生紧急情况下乘客的疏散时间。
2.5 疏散标识的设置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中的规定。安全疏散标志标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这也是作为大型建筑物设计的必须要求。疏散指示标志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一个重要安全设施,当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地铁车站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的疏散是必不可少的,而疏散标志是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指示。
3 应急疏散方案制定
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不仅带来不利的政治影响,人员伤亡、车辆损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将十分严重。随着地铁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提出以下几点事前预防对策以及事处后理措施。
3.1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应急疏散方案,未雨绸缪,详细研究事故发生前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事故发生注意事项。1)尽量维持列车进站,或将故障列车组织到就近车站,在车站进行乘客疏散,尽量避免在区间组织乘客疏散。2)进入轨行区的司机及站务人员按照相应规定使用防护用品,携带广播及照明工具,在疏散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2]。3)非紧急情况下,列车在区间隧道迫停,预计30分钟及以上还不能到达前方站或者后方站时,在紧急情况下须立刻执行区间乘客疏散应急预案。
(2)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体系。地铁的运营涉及众多人员和设备。车辆因素、线路问题、信号标志等设备都与列车的安全运行直接相关。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行安全[3]。
(3)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事故和灾害是难以根本杜绝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预防为主”是地铁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应急备品。1)通讯工具:手提广播、执法记录仪、对讲机、喊话器等。2)救援物资:便携式扶梯、医药箱、轮椅、担架、屏风,应急照明灯,警示装置等。
(5)建立应急疏散组织机构。车站应急疏散工作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
3.2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应急方案虽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是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这时我们要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1)乘客的安全疏散問题。若疏散区间有存车线入口,非紧急疏散时,必须安排人员在存车线入口处把守;紧急疏散时,需及时调度组织列车限速运行。车站工作人员应按照就近、快速的原则,建立消防、应急等救援队伍,确保车站在进行区间乘客紧急疏散时,能够迅速提供支援。区间所有乘客疏散完毕时,区间乘客疏散应急处置结束,经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及时发布区间乘客疏散应急处置终止的命令。
(2)人员培训及安全设施。1)工作人员安全培训方面。首先要加强地铁员工的安全意识,然后要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地铁员工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对乘客应做到细观察、常提醒,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提醒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不妥的,教导乘客在地铁发生紧急事故时该如何有序地撤退到安全处,建立全民的应急防范意识。同时建议相关部门把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员工的奖金挂钩,以此来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地铁安全设施方面。第一,定期检修或更换地铁内已有的各类防灾应急设施,及时消除隐患,避免由于设备陈旧、维护不当而造成的事故。第二,合理优化站内不明确的标志,要在指示牌上明确标明站内各类设施的位置及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第三,吸收其他城市地铁的先进经验以加强自身的应急疏散能力,从其他事故中反省,择善而从,不善则改。
4 结语
总之,地铁安全意识的普及以及地铁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与支持,相关部门要能够采取有效的对策,改善工作;乘客要树立地铁安全意识,时刻注意着“安全第一”,安全事故每次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于安全抱有轻视的心态。其次就是由于地铁设备设施不够合理、设计规范不符合标准等等一系列的原因。若将以上措施有效的结合起来,做到“人员、器材、预案”三落实,消灭安全偶然论,不仅能够使地铁的综合应急疏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使我国地铁成为安全、可靠的“绿色交通列车”。
参考文献:
[1]蒋启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设施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黄贵荣,田媛媛.广州地铁1、2号线隧道内疏散乘客的执行原则和组织办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
(5):67-68.
[3]夏星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