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
2021年,是我从事心理教师这份职业的第15个年头,对于这份职业,我有着复杂的感受:时常感觉到幸福洋溢在心间,那些稚嫩的脸庞给予的回馈,让我看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偶尔感到沮丧,因为无力感;曾经,也有过一丝动摇,困惑于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当心理教师?为什么要去承担那么多的负面能量、那么多的牵挂,甚至担惊受怕,这种感觉让我想逃离。每一种感觉都曾经那么真实地流经我的身体,我努力学习与它们共处,接纳它们的来访,听一听它们想告诉我什么,想教会我一点什么。最终,我还是在这里,不曾离开,只因为热爱与意义。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好的心理医生,能做一个好的容器,给来访者的情绪、情感、感受与想法一个抱持性的空间。我的学生们在成长的路上,他们的情绪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阴雨绵绵,有时甚至疾风骤雨,在他们迷茫、艰难的时光里,我一直在努力地做一个好的容器,温柔而精准地接住他们那泄洪般涌过来的情绪、不被允许的想法和没被看到的需求。“看见”他们,深深地陪伴,而后轻轻地助推。我可能没有专业心理医生那么娴熟精深的专业技能,但我作为一个好的容器的存在,就像一张柔软的毯子,包裹着伤与痛,使这部分发生疗愈。
记得一个傍晚,我即将结束值班,正在整理当天的咨询记录,一个高一的男孩子蔫蔫地走进来,戴着口罩,眼睛泛红。我轻柔地询问他:“愿意跟老师谈谈吗?”
他摇头:“我想在这里安静地待一下。”
我把他引进沙盘室,告诉他可以在沙发上坐坐,或者玩玩沙盤。然后,我坐在一旁做事情,时不时以“让他感觉不被打扰到”的方式来默默观察他。他眼睛在沙具架子上扫了几遍,然后拿了一副棺材和几个小人,缓缓地放进沙盘,开始拨弄沙子。他先堆出一个大沙包,然后插上一块墓碑,紧紧盯着,默默不语……
这一幕,让我内心一惊,很快地,我整理了自己慌乱的情绪,走过去轻拍他的肩膀,抛出一句关切的问候,他哽咽起来,一边摆弄沙具,一边讲述沙具的故事,眼泪不时地流出来,湿润了口罩。我静静地陪伴他,倾听着这个在“酝酿自杀计划”的少年内心的伤痛……这一次咨询,我觉得自己唯一做到了的事情就是温柔地接住了这个孩子疼痛的情绪。
后面的故事是,我协助孩子找到了能够给予他爱与支撑的社会支持,还帮他找到了更多的稍微明亮点的人生支线故事。前段时间,我特意找了相关老师了解他的近况,得知他正沉迷在自己热爱的兴趣里,状态还不错。那一刻,我心里的感觉真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火花,都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心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唤醒它。
温柔地接住,轻轻地助推。当孩子的情绪、情感、感受与想法得到抱持,僵化的自我价值认知就会开始松动,积极的内在自我力量才会开始生长,生命状态才能回归正常。(感谢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周虹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