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扬烁 张小明
“这两年,学校变化特别多。就拿黑板说吧,现在换了电子白板,轻轻一点,视频、图片、文字全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聊起学校的变化,辰溪县大水田中学校长张福建笑着告诉记者。
正如张福建所言,仅仅3 年多时间里,大水田中学“变化特别多”:原本是典型的薄弱学校,校舍简陋,设施陈旧,现在全面升级改造,全部楼房化,一间平房也没有了,实现了校容校貌的“华丽转身”。
而这正是得益于辰溪县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工程。近年来,辰溪县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围绕“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的核心指标,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硬件改善,学校换了新模样
“学校完全换了模样,不管是校舍建设还是配套设备,都不比城里中学差。”站在新建起的教学楼前,张福建感慨。
两年前,学校地址还在两条溪流交界处,学校内还是一片全是平房的旧校舍,配套設施缺这少那,从来没全过。“别的不说,那时候的土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上完体育课,学生们全成了泥猴儿。”教师张玉甫说。
让张玉甫印象颇深的是,由于学校地处在溪流边,一到涨水时刻,学校经常被水淹没。“前几年发大水的时候,孩子们连课也上不了,经常被洪水‘赶出教室。”
从2019年起,辰溪县投资6200 余万元,对大水田中学进行校舍改造。2020年,可供1500 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竣工;同年,两栋教学楼建成,可容纳30 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而在今年,两栋宿舍楼与教师周转房建成,同时建设了高标准的塑胶跑道。
“以前,受硬件不足的限制,最基本的艺体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现在条件改善了,学生们有了平台和舞台。”张福建说,硬件设施的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软实力提升,造福乡村学生
硬件改善了,如何提升软实力,提高教学水平,真正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成为大水田中学面临的新课题。“提升教学水平,必须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张福建说。
在大水田中学,评价教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这种捆绑式的评价方式,让教师们抱团成长。办公室成了教研的主阵地,每个教研组还确定了半天教研日,学校里教研气氛浓了,教师的基本功更扎实了。
“从业务提升到个人生活,学校都贴心服务,尤其是教师公寓,让教师住着舒心。”教师谢小梅说。结对帮扶给新教师成长铺好了路,外出交流培训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教师公寓解决了住房难题。教师们心里暖了,干劲更足了。
师资力量增强,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作业、自习少了,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新进教师王婕说,学校推行的“基于学案导学下的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有趣了,课业负担减轻了。
提质保量,探出良性发展之路
城镇学校人满为患,乡村学校日渐萎缩,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大水田中学距县城100 公里,因为条件差,曾一度生源流失严重。“教着教着,学生就转学去了城里,老师们教得没劲头。”张玉甫说。
今年,有20 多名学生从城里学校转回了大水田中学。“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既方便,又给家里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学生李子豪的父亲李万兵说,家门口有了好学校,再不用舍近求远了。
“学校条件变好,师资力量增强,大水田中学是全县乡村学校的一个缩影。随着‘全面改薄的深入推进和义务教育均衡县的创建,县、乡两级政府投入巨资,学校建设进程加快,全县的乡村中小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辰溪县教育局局长谢伯圣说。
据了解,自辰溪县“全面改薄”工程启动以来,辰溪县累计整合投入教育资金30 亿余元,建成合格学校70 所,建成农村公办幼儿园26 所,建成小规模学校52 所,建成寄宿制学校8 所。在教师培养方面,辰溪县招聘了新教师,累计公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939 人(其中专门招考贫困户家庭子女80 名),大幅度提升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使农村教育进入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