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古城建造的嬗变史

2021-11-04 20:41刘昌宇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都城考古阶段

刘昌宇

基本信息:

书 名:《踏墟寻城》

作 者:许宏

I S B N:978-7-100-19551-5

装 帧:精装

页 数:316页

定 价:55元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许宏撰写的《踏墟寻城》,收录了作者十余篇解读早期中国“城”的论文随笔。其中,既有关于古代城市的考古学史回顾,亦有从考古材料出發对城市轨迹的探索和解析,生动还原出中国古代城市建造的发展、壮大历史。

全书从“概念方法”“学史回观”“轨迹探索”“城址解析”等5个维度,分别对城市、国家、文明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精细化的讲解。对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脉络,从整体上给予了清晰的还原。作者认为,城市,是文明时代特有的、与国家相应的高级聚落形态,是国家的物化形式。而国家,则是文明时代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存在有强制性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权力中心)的社会。至于文明,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拉丁语中,它都有着城邦、国家的含义。因此,城市、国家、文明,三者既相互关联,在内在逻辑上,又存在着某种递进。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世界各区域早期文明史的研究,许宏发现最初的古代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权力中心。中国的情形更是如此,先秦时期,许多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经济职能则不断增强。

《踏墟寻城》从“聚落”到“城”再到“城市”,详细评述了古代早期城市的形成过程。那时的城市,在考古意义上,往往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包括宫庙基址、祭坛等礼仪性建筑,还有城垣、壕等等。在政治意义上,则主要表现为,早期城市(都邑)就是人口相对集中、居民成分复杂的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大规模崛起,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文明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考察古城遗址,作者认为,“城市的出现与国家和文明社会的出现是同步的。”所以说,探究一座城市,可以从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的表现,大致了解一个国家的概貌,进而管窥那个时代的文明程度。

书中,作者结合史料和田野调查,为我们梳理出中国古代都城布局演进的精细图谱。他说,中国都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嬗变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二里头(约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20年)至西周时代,以“大都无城”为主流。所谓“大都无城”,就是庞大的都邑一般不设外郭城,且疏于设防。第二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防御性城郭兴于乱世,各国出于军事目的,纷纷筑墙建堡,彼时的都城初步具备防御功能(图1)。第三个时期,秦至东汉时代,开启了“大都无城”新阶段。为追求城市规模,彰显大国气度,各国开始把都城修得高大巍峨,而取消了外郭城的设置。第四个时期,三国至明清时代,进入到“后大都无城时代”。在那个漫长的封建时期,城郭齐备了,还建立起了纵贯整个都城的大中轴线和严格意义上的里坊制度,这与此前“大都无城”的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进一步归结提出,依城郭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史,划分为两个大阶段——实用性城郭阶段和礼仪性城郭阶段。实用性城郭阶段,城郭的建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地理等诸多因素;而礼仪性城郭阶段,则出现了带有大中轴线的礼仪性城郭,因具有权力层级的象征意义,使得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历史时期。

纵观中国古城建设嬗变史,因大多以土木建筑为主,建筑理念又是以“师法自然”为本,所以当时城市的景观很接地气,城市与自然浑然一体,少有违和感。从建筑材料的运用、建造技艺的创新等方面来看,古代都城的建设,总是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彰显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在此基础上,去考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便能明晰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考古就像侦探探案,用支离破碎的线索通过推理尽可能复原历史真实,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复原历史,但要怀有迫近真相的执着。”作者在《踏墟寻城》里,用丰富的考古语言,诠释出中国古城建造的前世今生。由衷的话语,道出了一代考古人的心声,字里行间所洋溢出的文化热情,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都城考古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考古”测一测
夏商时期都城选址简析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考古学家
东周列国都城的植物绿化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