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 彭婧
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鼻咽癌主要发病于患者鼻咽腔的顶部以及侧部。鼻咽癌患者在发病之后肿瘤细胞会快速扩展,颅底侵犯就是主要的扩展途径,加大了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1]。鼻咽癌的发展比较缓慢,最开始侵犯患者咽部旁的疏松脂肪间隙,然后逐渐向颈动脉鞘区软组织或者咽喉部的淋巴结转移,之后再向患者的颅底骨质侵犯,通过破裂孔、卵圆孔等孔道进入到患者的颅内。鼻咽癌侵犯颅底在临床中表现为颅底骨质缺损,正常骨皮质或者骨松质逐渐被肿瘤组织所取代。鼻咽癌通常会表现为浸润性生长,会使邻近结构受累,颅底破坏主要是因为鼻咽癌组织侵犯引发的,在肿瘤侵犯早期一般会通过CT 和MRI 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以将鼻咽肿瘤的病灶位置、形态以及大小等性质进行清晰显示,可以得到颅底侵犯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向[2]。患者出现骨皮质虫蚀样缺损以及骨质疏松性缺损情况,正常的骨组织会逐渐被肿瘤组织所取代,MRI 和CT 的显示大致相同。临床中一般会通过放射治疗进行治疗,治愈率相对较高,只有少数病例会出现复发。但有效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有精准的诊断。通过临床统计表明,早期鼻咽癌患者通过放射治疗持续治疗,5 年内生存率至少为65%。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对原发病灶进行随访以及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CT 检查在鼻咽癌患者进行诊断以及随访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作用。CT 检查能够有效判定肿瘤形态学,但是组织学改变情况不能单纯通过CT 检查进行判断。本次研究,作者抽取2016 年8 月~2020 年8 月本院诊治的200 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多排过螺旋CT 以及高场MRI 检查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 年8 月~2020 年8 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00 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75 岁,平均年龄(50.48±8.67)岁;低分化鳞癌患者143 例,高分化鳞癌患者34 例,未分化癌患者23 例。患者在同意书上签署姓名之后,作者上报给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得到同意之后开展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放射治疗指征患者;根据临床体征和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失访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通过多排螺旋CT 以及高场MRI 进行检查。CT 检查方法:使用联影公司64 排螺旋CT 扫描仪进行扫描,在检查前2 d 要求患者使用低脂食物,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采取仰卧位,常规平扫患者的头部至锁骨间的区域,然后再通过增强扫描。高场MRI 检查方法:使用GE 公司1.5T 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取仰卧位,对患者的鞍上池至第二颈椎下缘区域进行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扫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鼻咽癌患者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后得到的不同位置颅底侵犯检出率。颅底侵犯判定标准:CT 扫描患者的骨皮质变薄,骨质发生缺损破坏,中断缺损处被软组织取代,破裂孔或者卵圆孔的边缘比较模糊,破裂孔逐渐扩大,骨皮质变厚,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内部存在高密度斑片状影。MRI 扫描患者的颅底骨皮质在T1WI 上线样结构发生中断,骨髓组织的高信号逐渐消失,骨破坏病灶在增强状态下会出现异常强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CT 检查的翼板、蝶骨体、斜坡骨、岩锥尖以及卵圆孔处颅底侵犯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6.0%、4.5%、3.0%、10.0%、1.5%、31.0%,均低于高场MRI 检查的13.5%、11.5%、13.0%、20.0%、11.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0 例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检出率比较[n(%)]
鼻咽癌的发病率在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中属于第一位,临床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鼻塞、耳闷堵塞、听力受影响以及头痛等。据有关研究表明[3]:鼻咽癌的发病受到地域和种族的影响,在黄种人中发病最常见,白种人的发病几率最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至少2 倍,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且可能具有家族遗传史。发病早期,患者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患者会发生耳鸣等症状,也会产生皮肌炎等并发症[4]。临床中,对于鼻咽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至今无法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鼻咽癌的发病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感染等之间关系比较密切[5]。目前,临床中鼻咽癌患者一般会选择放射治疗,因此治疗前必须明确患者的治疗靶区[6]。
有关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通过放射治疗具有根治性,5 年生存率显著提升。鼻咽癌原发性病灶的控制会对放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产生影响,临床中通过CT 对患者的病灶以及淋巴改变情况进行观察。鼻咽癌患者通过放射治疗后肿瘤的敏感性会缩小,但是部分瘤体的影像学改变并不能完全替代控制效果。临床中,CT 检查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的评定研究较少;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提升,CT 和MRI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通过CT 检查能够准确定位,并且可以清楚展示病灶,同时可以将鼻咽癌患者的颅底骨质受到肿瘤细胞破坏之后的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诊断[7],但在检查过程中颅底骨质密度较高,肿瘤周边经常会出现辐射状伪影,对诊断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8]。而MRI 检查无骨伪影,肿瘤侵犯后的颅底骨髓信号变化可清晰显示,MRI 的多参数成像可早期发现骨质异常表现,正常的骨皮质MRI 表现为T1WI 及T2WI 均为低信号,肿瘤破坏骨皮质后正常的低信号消失,逐渐被T1WI 中等信号以及T2WI 偏高信号的鼻咽癌组织所取代;骨松质因为脂肪组织含量较高,T1WI 以及T2WI 表现为中高信号,当肿瘤对其侵犯之后中高信号逐渐消失,被鼻咽癌组织斑点状低信号代替;尤其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早期发现癌组织的敏感性。除此之外,通过MRI 增强扫描还可以发现鼻咽癌组织明显异常强化。鼻咽癌侵犯颅底早期,CT 检查骨小梁没有被破坏,而通过MRI 扫描发现骨髓腔已被浸润,CT 检查双侧卵圆孔正常,而通过MRI 扫描发现癌组织沿三叉神经发生浸润,逐渐向颅内侵犯。另多方位成像可全方位了解患者的肿瘤侵犯范围,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9],当然,CT 扫描后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弥补CT 定位不够精准的缺点。所以,MRI 诊断和CT 诊断比较,前者更敏感,更具优势,更有利于肿瘤的放射治疗。
螺旋CT 检查可以直观显示患者的肿瘤以及颅底侵犯破坏情况,可以更准确的将病变部位、病灶的大小、性质以及肿瘤的蔓延情况进行显示,同时,还可以将肿瘤的三维图像显示出来,有利于放射治疗定位;通过螺旋CT 可以将鼻咽部的骨质结构、自然孔道以及鼻咽癌对患者的颅底骨质的破坏情况进行清楚显示。而通过MRI 检测颅底骨折结构的显示效果不及CT,但是,MRI 可以多个角度成像,进而将局部解剖结构全面展示,比如:通过CT 检查,还没有发现骨小梁已经被破坏,而通过MRI 检查则可以发现肿瘤的早期骨髓腔已经被浸润。MRI 的多角度成像可以利于对较薄的颅窝底部骨质破坏的检查,和CT 检查相比,MRI 对颅窝底部以及蝶谷大翼的检查敏感性更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 检查的翼板、蝶骨体、斜坡骨、岩锥尖以及卵圆孔处颅底侵犯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6.0%、4.5%、3.0%、10.0%、1.5%、31.0%,均低于高场MRI检查的13.5%、11.5%、13.0%、20.0%、11.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MRI 诊断可有效提高颅底侵犯的检出率,且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韩芳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排螺旋CT 检查诊断后得到的鼻咽癌颅底侵犯检出率为34.38%(22/64),通过高场MRI 检查诊断后得到的鼻咽癌颅底侵犯检出率为73.44%(47/64),CT 检查的颅底侵犯检出率低于高场MRI 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本次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说明本次研究具有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多排螺旋CT 和高场MRI 检查诊断鼻咽癌患者,高场MRI 检查的颅底侵犯检出率更高,如果CT 检查结果无法确定颅底是否被侵犯,可以加冠状面扫描提高确诊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高场MRI 检查对患者的肿瘤组织的扩展情况进行准确显示,提高鼻咽癌颅底侵犯检出率,准确判断患者的临床分期,进而帮助临床指导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