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市生态教育个案研究及其对杭州的启示

2021-11-04 09:38:20黄扬
环境与发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德堡参观者森林

黄扬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生态功能是现代城市主要功能之一,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承担的满足人类(包括当代和后代)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由于这种作用的发挥而产生的效能。城市生态功能有两个目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个案研究指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个案研究中需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德国的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教育成就斐然。德国城市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在生态教育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选取柏林、汉堡、海德堡作为个案,探究德国城市生态教育。

1 柏林的生态教育

柏林是欧洲最环保的大都市。大面积的林地、绿地和公园,以及广泛的水网,营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自然环境。

柏林有很多绿色学习场所,如图1所示[1]。它们为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目标服务,创造出多样化的体验空间,比如Malchow农庄、设计大方的Britz花园、Teufelssee的老水厂或Spandau和Zehlendorf乡村木屋。这些绿色学习场所将校内、校外和家庭的生态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提供全面的教育和体验课程,使受教育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场所还参与景观护理、森林保护、邻里管理、动植物保护、自觉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工作。一直以来,绿色学习场所受到行业人员的建设、维护和发展,这些行业人员包括地区林业工作者、地区环境教育工作者、景观园艺师、树艺师、蘑菇专家、鸟类专家和昆虫专家等。

图1 柏林的自然环境教育场地和森林学校分布图

1.1 自然的环境教育场地

1.1.1 Berlin−Malchow自然保护中心

该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各年龄段参观者对自然和环境的理解。除了传授急需的知识外,还为参观者提供积极实践的机会。中心的自然保护站及各分站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景观保护活动和销售自家有机产品。

1.1.2 Marzahn室外实验室

Marzahn露天实验室让儿童和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发现自然,积极地与自然和环境接触,了解动物、植物和生态关系。这一目的主要通过主题规划、专家课程以及自然体验徒步旅行实现。实验室还设有草药园、树木图书馆、自然教室、小景区和草药展,为生态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支持。

1.1.3 Britz露天实验室

Britz露天实验室的生态教育方案针对所有目标群体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其重点是“城市中的自然”这一主题。Britz露天实验室还包括“绿色学校工作小组”项目、“绿色学校儿童花园”项目、Tempelhofer原野上的研究帐篷和“生态包厢”项目。

1.2 森林学校

除了自然的环境教育场地,森林学校也是柏林常见的绿色学习场所。

1.2.1 Grunewald森林学校

Grunewald为各年龄段参观者提供活动,譬如远足、专业郊游,加深参观者对森林和自然的体验,唤起他们对森林的理解和兴趣。Grunewald森林学校的其他活动还包括特别的主题日和森林假期周。在森林学校的森林博物馆里,参观者可以通过图示和互动展品了解到许多关于森林的知识。此外,森林学校还开设森林探险和森林游戏站。所有与森林相关的教育活动能让参观者思考和操作,并启发参观者的情感,全方位体验和了解森林的意义和特色。

1.2.2 Plänterwald森林学校

Plänterwald森林学校针对所有人的主题森林环境教育活动,以年龄差异化、描述性、实践性的方式开展,重点在于游戏化的知识传授和感官感知。森林学校内的“如果树多了”展览向参观者介绍Plänterwald的树木。树片拼图、触摸盒或字母沙拉给参观者提供了不同寻常的环境体验可能性。活动和展览向参观者详细介绍森林的生态关系、森林对人类和城市的意义以及柏林森林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虽然他们的工作不那么“伟大”,但却极其有价值。在清新的空气中积极锻炼,在自然环境中交流等,这些体验活动会引发参观者的幸福感。

1.2.3 Zehlendorf森林学校

Zehlendorf森林学校面向所有人开设,参观者可以在森林里探索、冒险。通过森林体验日活动,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森林,熟悉森林居民。

在体验活动的出发点—森林学校小屋,工作人员会给孩子们讲关于森林的故事,引起孩子们对森林的好奇心和向往,接着开始游览杜普勒森林。参观者会遇到各种植物和森林动物,引起参观者对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意义的参考,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意义。森林学校为学校班级和团体提供的服务范围从森林探险日、主题日、晚间徒步旅行到加工木材等。对于中学,森林学校提供团队建设课程,根据团队要求对四年级以上孩子开设项目周。森林学校还为家庭组织假日活动、森林游玩小组和森林日活动。

1.2.4 Spandau森林学校

Spandau森林学校有近30年历史,主要针对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们,为孩子们开辟体验场地,目的是向他们传递一种对森林的积极态度,以及基本的生物、生态和林业知识。

参观者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可报名参加“森林日”活动。活动以体验式教学形式进行。体验活动中,参观者观察动物,在森林中搜索、奔跑、搭建、攀爬、讲故事、闻气味、跟踪、比较、玩耍、倾听等。森林学校还邀请参观者参加全年的各种游览和活动,有项目日和项目周,项目周活动的主题如土壤、爬行动物、气候等,还有森林外展、高年级学生的团队建设日、家庭和老年人的森林日、森林教学法的进修培训、夜间徒步旅行、土地艺术、雕刻、假日周、自行车旅游等。

1.3 其他环境教育活动

1.3.1 土壤之窗

用边缘长约50cm的框架确定勘探地点,然后从上往下分层“挖”,注意观察挖到的树叶、树根、植物残体、小动物、土壤等。可以将这些样品储存在样品容器或袋子里,以便以后进行可核查的分析和深入调查。所有发现的物品必须至少存放三天以上(最好是更长时间),以防止霉菌的形成。活体动物可在杯状放大镜下观看。运用固定架,总能找到合适的土壤勘探地点。

1.3.2 土壤剧院

做一个土壤坑,把坑放在特别平整的垂直墙面上,以显示出变化的变化,这就是土壤剧院。孩子们可以作为观众,仔细观察各种探索活动中的土壤变化;孩子们还通过观察土壤动物了解生物知识,深化自己对动物生存的理解。

1.3.3 图画地板

“图画”地板是指孩子们用颜料在地上作画。地的颜色从深棕色到米色、黄色、灰色,以及赭色、铁锈色等。适当预处理后,所有颜色的颜料都可以很容易地与墙纸浆作为粘结剂混合,形成地板漆。再将它们应用到小的画布框架上,会显示出特别好的色彩效果;还可以很好地比较和组合这些颜料,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色彩对象。孩子们作品中的土壤色往往是混合后的颜色,或者是与其他材料结合起来显示的颜色。在建筑工地、花园和田间,都可以找到用来作画的地材料。

2 汉堡

2.1 生态教育项目“我的城市的明天”

汉堡的生态教育项目“我的城市的明天”于2012年启动,将气候保护和能源供应等全球性话题与汉堡及周边地区的当地情况结合,生态教育项目和地方相结合。

配合“我的城市的明天”项目活动,汉堡市推出了主题网站。该门户网站由参与公司和组织通过合作赞助的方式资助,因此,该网站不含广告费。门户网站中的材料由独立的编辑团队准备。项目活动的背景信息可以在门户网站中找到,并以各种形式呈现,如知识性文章、时间线、精选游戏、电影、采访等。人们可以在网上学习和查询信息、了解汉堡、体验汉堡。主题网站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有组织的合作。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访问权限来编制教学单元,并上传自己的教材。教师和学生分小组合作,在课堂上或在家中查阅资料。网站栏目“城市之晨”展示了虚构的24小时城市活动,将汉堡的日常生活化,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话题分类,一共指定了8个主要课题:自然、精力、生命、生活、物品、流动、思想、生活、工作。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我的日子”和“我的城市”,促进人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和看法。

在主题网站线下活动中,来自Stensen等高中学校的学生们汇报了他们使用Hochbahn股份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经验。其他合作伙伴,如手工业协会的“学校建筑与气候”项目、作为国际建筑展的一部分的易北岛教育攻坚战、汉堡应用科技大学校园和“摇篮到摇篮”协会等也参与了线下活动。

2.2 亲近自然的生态教育活动

亲近自然的环境教育活动实施非常成功,已经在汉堡难民融合基金提供的项目中证明了其价值。这表明在宣传环境教育时,需要制定适合各自目标群体的方案和方法。汉堡市在2019年和2020年各提供7万欧元的资金,用于支持此前未纳入资助范围的目标群体的环境教育措施。将利用从难民项目中获得的经验,进一步发展自然和环境教育,并面向新的目标群体,如社会指数较低地区的年轻人或家庭。

3 海德堡

3.1 “自然海德堡”平台建设

“自然海德堡”是海德堡市环保教育活动和自然体验的市政平台。该平台不仅是多样化的海德堡自然环境展示平台,也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网络学习场所。它发起、支持和联系各种项目,以便为儿童、青年、公民和教育机构提供一个联系平台。

3.1.1 平台年度生态教育活动

该平台与合作伙伴和活动项目经理一起,制定了每年约180项固定日期的活动计划,由教育机构和教育机构合作伙伴参加,如Berg⁃strasse−Odenwald地质自然公园(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公园)、Neckartal−Odenwald自然公园、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海德堡果园教育者协会、海德堡地区养蜂人协会、水果和园艺协会、地区协会等。“自然海德堡”平台提供的活动主题有“生物多样性”“体验和理解自然”“灵感、创造力和自我意识”、“使用自然产品”“积极投身于自然”“人、手工艺和历史”“在自然中移动”和“自然是健康的源泉”。提供的服务有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远足和郊游,培训参与者和活动管理人员,为日托中心、森林幼儿园、普通教育学校、技术学校和教育学院提供专业咨询和支持,为儿童提供假期活动和定期的自然体验小组,民众参与和主题周咨询活动。活动适合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加。国家认证的森林、环境、果园、野外教育工作者、地质公园护林员、地质公园护林员、地质公园现场导游和各领域具有资质的专家约50余人指导活动开展。近年来,每年有1万至1.5万人参加活动,使大量民众接受生态教育。

“自然海德堡”平台还集中利用海德堡市区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体验空间,定期在“无车”“葡萄酒大爬山”“花园开放日”“春季徒步旅行”“自然公园集市”等大型公共活动中亮相。

3.1.2 平台生态教育创新活动

为了落实教育工作和自然体验,“自然海德堡”平台创新生态教育理念,在自己的项目中发展合作伙伴,并得到大学、教育学院等专家的支持。平台举办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培训班;在户外教育的框架内,举办个人自然日或学校的定期自然日,其监督下的学校班级(如文理中学)一个学年中会固定在自然中度过一段时间;平台还通过与特殊学校的合作促进残疾人的环境教育。

“自然海德堡”平台还创建、监督和维护信息设施和学习场所网络。平台发起和创建了探险教育路线、信息板和信息出版物,在自然游玩体验区的基础上开发森林体验区。Mühl⁃talstraße森林学校配备了环境教育材料,用于参观者研究和体验自然环境。在Kohlhof的创意工作坊中,重点内容是利用天然材料,创作出美观或实用的作品。冒险小道“葡萄酒与文化”将参观者带入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人文景观;并向行走小道的人们讲述自然区的多方面发展和传统的海德堡葡萄种植业。

“自然海德堡”的主要关注点之一是促进整个城市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围绕生态教育的各种活动为此做出了贡献。其中,特别是森林、环境和果园教学法,这些教学法提供了以生态环境核心主题为重点的推动力,使人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传播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生态教育项目“生物多样性”

海德堡的“生物多样性”活动于2019年开始,是典型的、卓有成效的环境教育活动。该活动围绕“苹果”主题,详细地给民众进行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合理种植等环境教育。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如介绍果树与动物、草地护理、蚕蛾、冬蛾、苹果的收获和储存等。

4 德国城市生态教育对杭州的启示

4.1 德国城市生态教育的特点

通过采取柏林、汉堡、海德堡作为个案分析,归纳出德国城市生态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4.1.1 呈现多样化表征

德国城市开展生态教育的场所众多,有室内场所,也有室外场所。生态教育承载形式多样,如旅游、绘画、游戏等。如何选择具体的场所,确定具体的形式,由生态教育的对象和目的而定。譬如对于小学生的生态教育适宜室外,采取有趣的形式;对于学前儿童也适宜室外,采取游戏形式居多;对于成年人来说,室内或室外不做特别规定,可以采取像旅游这种有一定体力要求的活动。

4.1.2 利用当地资源

内容上没有过度追求时新、高科技资源,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生态教育。现有资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自然资源,如森林、果园;二是工业资源,如自来水厂。柏林充分利用自有的众多森林,海德堡充分利用当地的葡萄种植优势,汉堡充分利用本市科技化程度高的优势。可见,德国城市生态教育极具地方特色。

4.1.3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

德国城市推动受教育者参与生态教育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活动明白,自然不是存在于书本和其他媒介中,而是真实地存在于人类身边。如果一味破坏生态,不注意保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就将被打破,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4.1.4 强调情感培育

生态教育过程中,德国城市强调培养受教育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的情感。在喜爱自然的情感基础之上,自觉地珍惜和保护生态,自发地遵循绿色生活的要求和原则。可见,在伦理道德方面提出了生态保护的要求,情感教育要升华为道德教育。

4.2 对杭州的启示

近年来,杭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作出的“生态文明之都”和“美丽中国样本”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不断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2]。

但目前生态教育是杭州市的短板。与德国柏林、汉堡、海德堡比较,杭州任重道远。

4.2.1 丰富生态教育内容

目前,杭州生态教育内容单一、较为传统。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是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主题。实际上生态教育的内容很丰富,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相关的领域都可以关联,按照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目标,设定合理的主题,采取适当的方法。

4.2.2 延展生态教育形式

生态教育形式较为单调,场地上看以室内教育居多,形式上大多是博物馆里不定期举行的主题展览。事实上,生态教育可以结合杭州优美的风景、茶文化、丝绸文化等本地资源进行,延展其教育形式。

4.2.3 扩大生态教育对象

生态教育主流对象是小学生,缺乏更多的目标教育群体。目前,杭州主要采取“第二课堂”、假日活动、校本课程等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教育效能间接辐射到小学生家长。但缺乏明显面向中学生、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没有延续性,出现了教育断层现象。并且,几乎没有针对校园之外的社会民众的生态教育。

杭州需要建立一个立体的生态教育体系,将所有的民众都归入受教育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群体,选择不同的平台和方法展开生态教育,使最广大的民众受益,也取得最大的生态教育集群效果。

4.2.4 实施基于活动的情感教育

生态教育流于程序化和人物化,缺乏温度。应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受教育者真正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自然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

杭州需要对标短板,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采取适切的方法,从而构建一个丰富的、有情感内涵的生态教育体系。

5 小结

德国城市生态教育是德国生态教育的一部分,因为面向群体广泛,所以对德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杭州应学习和借鉴德国经验,特别是要结合杭州自身资源和特点,确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培育自然情感的生态教育,为杭州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保障[3]。

猜你喜欢
海德堡参观者森林
和名画“撞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青年文摘(2023年13期)2023-11-16 14:19:30
脑洞大开
大咖云集
今日印刷(2018年3期)2018-04-10 17:55:44
数说InnoTrans 2018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海德堡古城堡,那抹王者之气的沧桑美
华人时刊(2016年16期)2016-04-05 05:57:20
哈Q森林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