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炜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主张的德育、美育、综合素质等,都打破了以往的成绩至上标准,让更多小学生发挥优势,在知识能力、行动能力及综合能力各个方面展示自我,表达自我。所以,体育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以专业化专一化教育教学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开发学生运动潜力。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在全新的领域前进和成长。本文将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向展开讨论,希望一线体育教师能够借此开发出更多游戏活动课堂活动,让体育课堂更加充实,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学;策略实践
引言
体育课对一小部分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新时期背景下,体育课堂应当显示出良好包容性与专业化。目前,多个省市调整了基础体育课程课时,让体育运动真正走进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小学更应当引进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等,构建出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让体育教育发展专业化。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与清醒的大脑,在体育学习、知识学习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进步和成长,为今后的进一步提高做好准备,尽显新时期少年的精神风貌。
一、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兴趣指导下的行动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参与度、投入度,让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大脑才能够保持兴奋状态,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运动基本动作、比赛规则等方面快速熟悉,尽显高水平、高素质风范。而小学体育教师更应当创新教学手段,应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心理状态上做好准备,以最佳状态面对体育运动,将体育运动当作基础课程来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日积月累中进步和成长以浓厚的兴趣为指导,真正在运动中传承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韵律姿态操”这一部分内容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先组织热身训练,让大家模仿示范动作,锻炼身体关节的每一个部位,做好韧带拉伸与热身准备。接下来,体育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灵敏度和身体协调性进行教学在动作演示中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大家跟着节拍模仿示范动作,去欣赏姿态操中的造型美与节奏美、动态美。由此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其热情的参与到运动中来。由于六年级学生基础较好,仅在动作规范上有所欠缺。所以能够由兴趣的引导快速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并在实践与锻炼中有更进一步的成长。
二、实施鼓励式教育教学
鼓励式教育教学逐渐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教学手段,积极、肯定往往能够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小学生更加自信、坚定的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由此,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其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也能够从自身优势出发,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进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一步步深入学习与思考中进步和成长。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及家长都应当切实鼓励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夸奖,让小学生在今后的体育学习或学校生活中坚定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例如,在教学“花样跳绳”这一部分内容时,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组织热身活动,在上课前跳一次绳操练习。接下来,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节奏完成常规教学内容,在学生基本熟悉动作,并且能够跟着音乐跟跳时,就可以进行动作指导。同时,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动作细节,并鼓励学生,时不时的夸奖学生。让大家意识到自身的进步,从而督促学生做的越来越好。只有一次次地纠正动作,才能够把动作练齐,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的激励对学生来说十分关键,学生可能因此更加自信,更可能积极投入音乐跟练,在一遍遍练习中规范动作,提高顺畅程度。
三、运动技巧的传授教学
创新意识与运动技巧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恰到好处的灵感能够激发学生运动潜质,展现小学生独特的运动风采。体育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培养这样的意识与能力。这时就需要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知识体系差异性等展开教学。让适宜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中比拼实力。与此同时,体育教师需要做出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寻找自身的优势和长处。而交流与互动也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同样的学习背景能够交流碰撞出火花,激发学生潜力,让其在一次次尝试与锻炼中进步和成长,达到超越一般水准的运动水平。
例如,在进行“雙人合作跳绳”这一部分内容时,体育教师就可以结合双人跳绳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教学。首先,两两结组时就可以选择好朋友,保证基础的默契度。再来,还可以根据一人摇绳、两人面对面跳绳,逐渐过渡到两人并排摇绳、并排跳。这样一步步增加难度,能够让学生进行升级练习,在一点点进步中产生质变,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双人合作跳绳考验的是学生间的默契程度与跳绳技巧的运用。小学体育教师可在训练中下功夫,让递进难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默契程度,提高学生合作跳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琴. 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江瑛.基于核心素养视觉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