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佳佳
9月20日凌晨,北京通州一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引发火灾,造成5人死亡。北京市住建委于当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物业公司立即组织开展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检查。10月3日,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以涉嫌失火罪对嫌疑人张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3个月前,应急管理部发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后,记者曾就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违规充电等现象走访和调查了多个小区,发现有些小区并没有提供电动自行车的室外充电设施,其中,以老旧小区居多。有些小区虽然安装了充电桩,但很多充电桩都无法使用,也没有人维护管理,成了“摆设”。有的充电棚里停满了自行车、三轮车等不需要充电的车。还有的充电棚紧挨着居民楼旁,离一楼住户的窗户仅有一米之隔,没有相应的防火灭火设备。
同时,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住户,从中了解到小区的充电设施不完备、不合理,日常监管和维护力度不到位只是部分原因,他们的各种考虑也导致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屡禁不止,比如担心电动车电池被偷、认为充电桩收费不合理、经常找不到车位停车等。
事实上,针对充电桩设施的建设,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已于9月2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其中明确将进一步摸排充电桩设施缺口情况,把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严重缺失、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老旧小区,优先纳入年度改造计划,做到符合改造对象范围的老旧小区应入尽入。对于加强现有小区充电桩的日常管理维护的规定,目前并没有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出臺。而对于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作出的明确禁止性规定,我们却能查到不少。
9月2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车主其实明白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是存在隐患的。但“权衡利弊”后,他们仍旧选择推车入户,“道理我们都懂,但这些问题没解决,你要我们怎么办?”还有人表示,“电动自行车起火、自燃、爆炸,除了车主自身,厂家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怎么一出事,就全怪我们用户头上了呢?”
车主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相关调查发现,电池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是超过了使用年限,发生老化确实更容易引起电动自行车的起火爆炸。也就是说,仅仅是不让电动自行车入户入电梯是治标不治本的,关键在于,相关部门须加强对电池质量的认证和监管,杜绝不合格及“三无”产品进入市场,否则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哪里都危险。
根除隐患须各方通力合作,阻止电动自行车以及更为隐蔽的蓄电池入户还要一段路要走。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刘丙涛表示,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治理需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在不断排查治理盲区、重罚违法行为、加强防火安全宣传之余,各类住宅小区也应当加快配备足够数量的充电桩,提供监控防盗保护,做好维护管理的工作;同时相关部门须严查源头、严控电池流通环节和回收环节,并要求厂家提供电池检测和合理价位的电池更换业务。此外,电池研发专家也可以考虑通过增加防过充功能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手段来优化电池性能,从源头上遏制问题的出现。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从根本问题着手,用实际行动引导用户合理合规充电,大家都希望这样的人祸能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