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云
摘要: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选准整合的切入点,借助“读写绘”、绘画日记、文中插图、古诗配画、连环画制作、经典名篇中的情景再现等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术;学科融合
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融合凝聚了力量、孕育着希望。课程融合也不例外。就笔者所执教的语文学科来说,课程融合强调以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改革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而语文与美术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两者都是通过某种形象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反映,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著一定的差异——美术体现在绘画作品上,而语文更多的体现在语言文字上。两者的相通性为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找到与美术进行学科融合的切入点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尝试。
一、借助“读写绘”,让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力得到提升
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育的关键期,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另外,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语言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因此借助图画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其中,读写绘是训练低年段学生表达的很好手段,也是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的重要体现。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笔者先从课文中的语言入手,让孩子们找找文中的“我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学生经过思考、品读,不难发现文中的“我们”从小草探出头来、野花早早绽放、树木吐出嫩芽、小溪流淌等事物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并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领会拟人手法的妙处。文中诗歌般的语言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让春天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了。紧接着,让学生品读文中的语句: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从“看、听、闻、触”几个动词中,学生明白作者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在寻找春天。“那春天还会藏在哪里呢?你们细细地观察,把你们找到的春天画下来吧?你准备加上哪些文字介绍呢?”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上文学习的承接和进一步深化,又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让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课堂学习变得丰富有趣。看到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读写绘”作品,看到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语言,更让我惊叹于儿童原本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
二、绘画日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乐于表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绘画日记是一种极佳的呈现方式,同时,绘画日记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的内容。
儿童绘画日记就是儿童用语言文字配合图画,记录一天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可以从绘画日记开始,让学生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来记录生活,降低写话的难度,增加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这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方式。绘画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绘画和语言两种方式来表达思维,使图画和文字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让儿童的生活得以再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点燃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借助文中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
课文插图是文中重点情景的直观体现,很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课上合理地使用插图,就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时,笔者便从文中的插画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的发现。笔者指导学生,让他们先由画的一角开始观察,再扩充到对整幅《清明上河图》的欣赏。笔者先请专业的美术老师带领孩子进行名画欣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造型、服饰外貌、动作表情等,让学生懂得这幅画的传奇之处,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着,笔者让学生细细地品读文本,看看文中是如何细致地介绍这幅名扬中外的绘画作品的,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让学生由画到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此幅画的艺术魅力。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借助文字来介绍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这一目标。这一课的设计是语文与美术融合的典型课例,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语文与美术老师“双师同堂”授课的形式,将语文与美术的知识点进行融合教学,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古诗配画,让学生的理解力与鉴赏力得到提升
“诗画同源”,诗与画本来就是相通的,区别之处在于两者采用的符号不同,诗歌以文字语言为符号,绘画以线条和色彩为符号。苏轼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诗情画意总相宜,文人喜欢吟诗作画,诗画相配更能显示出文人墨客的雅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将两者相互融合,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想象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寒食》一课时,在品读第一、二句古诗时,笔者以“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怎么样的画面?”展开,让学生去寻找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通过抓住关键词的方式想象诗歌的画面。《寒食》不仅写出了京都长安城美丽的春景,它还是一幅浸润传统文化色彩的风俗画。学生抓住了“传蜡烛、轻烟”等具体的意象,重温了有关寒食的习俗。之后,笔者说:“如果让你们用画笔画下来,你们行吗?”就此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进行绘画,通过色彩、构图等去展现诗歌的意境。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孩子眼中的“寒食”,意境更加丰富了。
五、连环画制作,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激发
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艺术的结晶,经过历史的沉淀,这些经典作品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牛郎织女》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特别喜欢。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对于情节很长的故事内容,我们要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出线索,帮助学生记忆。其中,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也直接提示学生可以将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成连环画。此处的设计正是语文与美术融合的切入点:绘制连环画除了要熟悉故事情节,配上合适的文字,还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的加工、想象、还原。可以说,绘制连环画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之后的形象输出,是再创作的过程。从学生呈现的作品来看,学生的选择非常丰富多样,其中,“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鹊桥相会”等场景被学生描绘得非常生动。看到学生的绘画作品,我们都会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美术邂逅文学经典,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激发。
六、经典名篇中的情景再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力
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很多来自名家名篇,教师应该借助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应该为学生的阅读奠基。如何从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整本书的阅读?课本中的文本就像一个引子一样,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教师要让学生更深入地领略窗外的风景,看到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美术元素,将经典名篇中的情景再现,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让经典的画面定格。例如,在教学《景阳冈》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阅读完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画自己最喜欢的画面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运用绘画的方式,可以让阅读之旅变得更加美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各种手段将美术元素引入语文课堂,创造性地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宇.浅谈美术元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5(01).
[2]李娴.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19(09).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