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摘 要:目的 分析妇科临床治疗中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淄川区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开展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在妇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与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妇科临床;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052-02
子宫切除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非常常见,许多妇科疾病需要进行切除子宫方能彻底治愈[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针对子宫切除的手术包括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2]。腹腔镜切除术对于手术条件要求较高,微创式的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由于具有创伤小、不易感染、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受到了妇科疾病患者的欢迎[3]。本研究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淄川区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中,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为(47.35±5.86)岁;其中4例为子宫癌、14例为子宫脱垂、12例为子宫肌瘤。参照组患者中,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为(46.82±6.15)岁;其中5例为子宫癌、10例为子宫脱垂、15例为子宫肌瘤。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妇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子宫肌腺症疾病或子宫肌瘤等疾病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②均知晓本研究的性质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者;②心肝肾功能疾病者;③重度糖尿病者;④恶性肿瘤者;⑤妊娠孕妇及有盆腔手术史者。
1.3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术中的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成功后开始手术,在患者腹部正下方实施开刀,切除子宫后进行止血,缝合刀口。须严格遵循基本规章制度开展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TVH。手术准备:术前给予患者盆腔彩超等基础性的妇科检查,以对盆腔阴道状态、子宫附件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掌握。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后,阴道拉钩充分暴露阴道,金属导尿管导尿,为减少术中出血,将稀释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浓度为1∶1 200)注射于宫颈阴道黏膜处,然后开始手术。借助电刀将阴道前穹窿切开,分离膀胱与宫颈间隙,电刀切开阴道后穹窿,分离阴道直肠间隙,然后逆行向上切断骶韧带及子宫主韧带,暴露子宫血管,钳夹切断缝扎,打开子宫前后腹膜,将圆韧带、子宫附件彻底切断后取出子宫,然后将盆底腹膜和阴道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术毕使用无菌纱布填塞阴道后结束手术,将T型管与引流袋连接进行盆腔引流,手术结束24 h后将纱布及T型管取出。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腹胀、切口感染、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作组间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26.6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妇科众多开放性手术中,微创手术目前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因为手术本身具有微创的特点,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低,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促进预后,手术效果较为理想,受到妇科患者的认可和欢迎[4]。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也可以将病灶切除,具有手术视野比较清晰、操作较为便利的特点,但存在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难以控制术中出血量、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容易留下腹壁瘢痕的弊端,并且手术过程中容易对腹腔脏器造成损伤,手术风险较大[5] 。腹式子宫切除术恢复速度过慢,使术野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安全性降低。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对来说可以通过术前B超和相关的妇科检查对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周边血运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手术的精准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术中大出血情况的发生,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切开阴道黏膜的深度和位置,将对直肠和膀胱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范围[6] 。而且阴式子宫切除術将结扎子宫静脉的牢固性在术中进行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术中血管残端滑落现象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对60例患者分组实施手术治疗,以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TVH在妇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与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玲,王小燕,黄昊.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101-102.
[2]朱其舟,舒宽勇,龙生根,等.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2):104-106,110.
[3]白睿敏,李玥,袁琳,等.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3):3288-3289.
[4]郝崔培,白桂芹.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8):71-72.
[5]赵有仙,吴大保.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575-2577.
[6]高坤炀,张永贤,周高东,等.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2016,6(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