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2021-11-03 15:40李永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庐江县问题

李永

摘 要:该文简述了庐江县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据此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农作物自然生存空间;修改现行规章,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条例》;加大政策扶持,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庐江县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对策;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 S3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82-03

庐江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余脉,地跨117°01′~117°34′E、30°57′~31°33′N。县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素有“东丘、南岗、西山、北圩”之称,大体是“山圩各两分,一水五丘陵”,最高的是柯坦镇牛王寨,海拔595m,最低的同大浦海拔5.8m。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显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县共辖17个镇和1个农业园区,有180个行政村、49个社区,7702个自然村。总人口12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7万人,国土面积2343.74km2,耕地面积12.4万hm2。庐江素有“地下宝库”“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和粮油生产百强县[1-2]。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资源中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人类食品、衣着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重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快速流失,若不加以抢救和保护,必然会给今后的农业生产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3]。自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庐江县此项工作于2020年由庐江县种子管理站和安徽农耕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1 普查与征集结果

庐江县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历时8个月,对全县范围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共收集了农作物古老、特有地方品种和野生植物近缘种质资源46个,其中地方农家作物品种资源28个、野生作物资源12个、培育作物资源6个。

1.1 粮食作物19个 苦荞麦、野绿豆、野大豆、蛋黄薯、野生小蚕豆、黄鳝籽、猪耳朵扁豆、小绿豆、大红豆、老黄豆、肾形黑豆、小黑豆、小豌豆、西瓜红、紫香薯、庐江小红稻-1、庐江小红稻-2、黑珍珠、鸡血糯(玛瑙红)。

1.2 蔬菜作物17个 王井水芹、野小黑豆、野菱角、老品种金坝芹芽、灯笼椒、大番茄、锥形胡萝卜、红根韭菜、白皮冬瓜、花菜瓜、无搭架黄瓜、日本蘘荷、百花菜、野百合、爆竹节花香藕、老品种花香藕、杨柳荸荠。

1.3 果树作物5个 野葡萄、野生猕猴桃、野枸杞、野毛桃、野柿子。

1.4 经济作物5个 野生黑芝麻、变异龙井43、群体中叶型早茶01、群体中叶型早茶02、槠叶种(万山33)。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存繁衍区域逐年缩小 1949年之前,庐江县农作物种植分区不明显,以土壤土质区分,所有农作物品种呈不规则自然分布状态[1]。至2020年全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时,农作物种植品种逐步由不规则“网状”分布变成了“带状”“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庐城、白湖、冶山、万山、汤池、柯坦、矾山镇等山区和丘陵乡镇,北边的盛桥、白山、同大、石头、金牛镇等镇几乎成为农家品种的“空缺地域”[4]。

2.2 种质资源数量快速流失 据1981年庐江县农业区划专业调查,全县有水稻品种143个、小麦品种38个、油菜品种12个、棉花品种9个、茶叶品种17个、绿肥品种7个、瓜果蔬菜作物品种50余个,其他农作物品种31个。2020年庐江县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到的农家作物品种种质资源共有28个,分别是水稻2个、小麦品种0个、油菜品种1个、棉花品种0个、茶叶品种3个、绿肥品种0个、瓜果蔬菜14个、其他作物8个。由此可见,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数量巨大。

2.3 种质资源繁衍“后继无人” 调查走访发现,农作物农家品种因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很多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都不愿种植,只有少数年龄偏大、留守在家的老人因农家品种口感和品质好而还在少量种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老人因年龄逐年增长到丧失劳动能力时,农作物种质资源繁衍就“后继无人”了,全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繁衍保护前景堪忧。

3 原因分析

3.1 为解决饥荒而大肆开垦土地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庐江县粮食缺乏,广大城乡居民不能实现温饱。从1954年开始实行大开荒到1957年,全县共开辟荒地近6700hm2;1952年对庐江县境内的白湖镇流域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建设了白湖农场,共造田1.3万hm2,导致白湖镇流域周边的水域和湿地基本消失;县域内的黄陂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围湖造田,湖面从最初的42.5km2缩减到现在的26.6km2;20世纪50年代全县各地大办食堂和60年代因“文化大革命”毁林近1万hm2;20世纪60~70年代的以粮为纲、毁林造田,使得乱砍滥伐屡禁不止[1]。因大肆开垦,大面积的野生种质资源生存区域被破坏殆尽,众多野生种质资源快速、逐渐消失。

3.2 为发展经济而大量占用耕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庐江县城迅速扩张,各乡镇小城镇加快建设,各地工业园区的兴办、大规模路网工程的兴修、疏河筑坝、矿产资源开采等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形成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生长繁衍区域的挤压和割裂,让种质资源流失加剧。

3.3 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品种更新换代 早期的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选择适合自身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化的经营。这種方式改变了农村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5],让一定区域内多种植模式向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效益差的作物给效益好的作物让路。此外,品种的快速更新换代让众多种植品种给单一品种让路,产量低的品种给产量高的让路。经多年筛选,如今只剩下少数几种种植品种,许多农家品种被农民弃种,大量珍贵的遗传基因就此消失。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庐江县问题
小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金牛山上“春笋”绿:记庐江县金牛小学关工委副主任吴文生
『孩子的事无小事』:记庐江县泥河社区关工委主任邢晓红
一个和雷锋握过手的老兵:记庐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