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片里讲好文物故事

2021-11-02 02:18
东方企业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博文物摄影

除了像张志刚这样的民间文博达人,文博从业者的队伍里也有不少用自己的摄影让文物从“火起来”走向“活起来”的专业人士。比如80后文博工作者三三,有着十年文物摄影经验的她目前负责陕西省文物宣传工作。用平面而静态的照片,深入浅出地讲述生动而厚重的历史故事,是她始终不忘的初心——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自古有着“八水润长安”之美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中国历史里的“长安情结”。

和所有地道的西安人一样,三三以自己古都人的身份为荣,博物馆也是她从小最爱去的地方。毕业后,她如愿入职陕西文博系统,负责新媒体账号的管理,根据本名的谐音,她给自己的社交账号起名“三三”。

能把爱好和工作牢牢结合在一起,三三无疑是幸运的,日日围绕“文物+媒体”开展工作,爱上文博摄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十年里,她走遍全国各地好几百家博物馆,通过文物拍摄,来向大众做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科普。在她的运营下,“汉唐网”等陕西文博新媒体账号收获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不仅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十强文博新媒体”称号,更是连续六年获得陕西省政务微博“最有影响力奖”。

三三所摄的秦陵铜车马气势雄浑,栩栩如生    图/三三

相比普通爱好者,文博人的专业让她的摄影作品多了一份摄影之外的别样视角。

1980年,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的一个陪葬坑里,出土了两乘大型陪葬铜车马,一前一后排列。该国宝经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历时8年才完成修复,复原后的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其制作年代至晚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10年之前。秦代工匠成功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将其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

在三三的镜头之下,这件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不仅有着雄浑的皇家气势,四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亦在诉说着秦代工匠和现代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跨越千年的智慧与付出。

“青铜器、玉器、金器、拍摄需要微距镜头,可以更好地拍细节。佛造像、书画用50mm镜头或百微都可以拍局部和整体。”一旦聊起文博摄影,三三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在众多文物类型中,她最喜欢拍摄的是金银器、陶俑这些有着浓重汉唐色彩的器物。

“金银器上面有很多唐代的汉字与生活场景,见到它们就好像是穿越千年,领略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比如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四幅男子狩猎图与四幅仕女游乐图分布在外壁的八瓣内,相间排列。

银杯的造型虽然是取自粟特器型,但纹样却是典型的唐代本土特点,取材自唐人的真实生活,因而乍看之下似乎是个外国器皿,细细看来又是纯粹的中国风。这件器物一方面再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唐代金银器的纹样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以供人欣赏为目的,充分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开放和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图/三三

兽首玛瑙杯    图/三三

赤金走龙 图/ 三三

又如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的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在高清相机的拍摄下,其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的刻划皆细微精确,不愧为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再如唐代的赤金走龙,个个身材纤细、步态飘逸,正是唐代道教外丹术兴盛的反映。此外,这组最高2.8厘米,最矮2厘米的小金龙,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片片翘动的鳞片,大小均在毫米之间似用钎尖插点而成,足见盛唐风貌。

日己觥  图/三三

在博物馆参观者年龄跨度越来越大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播文物的文化内涵,除了要展示文物之美,也要展示文物之“萌”。这一点上,陶俑和一些青铜器往往都能“出圈”。对此,三三也深有同感:“陶俑大多有着独特的表情,几乎每一个都是‘行走的表情包,所以总能经由它们脑补出一些有趣的故事。”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日己觥去年也因其“激萌”的模样成了网红。觥出现于商代中期,流行至西周中期,为盛酒器,因而日己觥在“体型”上就已经有了成为萌物的优势,加上全身布满兽面、夔龙、鸟、虎纹等多种多样的浮雕纹样,以现代审美来看,有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憨态。但三三和她的伙伴们并未让日己觥停留在网红层面,而是以此为契机介绍了日己觥身上的18字铭文,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是一件天氏為亡父日己铸造,意在庇护子孙万代的祭器。

文博摄影现在虽然热闹非凡,但它曾经并不是一个非常“出圈”的摄影题材。不过从2017年以来,动脉影、柳叶氘、陕西虎牙等诸多热爱文博摄影的网络博主用他们充满巧思、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摄影作品让大众得以从鲜活而不刻板的新角度重新认识、欣赏这些承载中华文明的古物,甚至因而爱上这些古物背后的故事,这让她由衷感到欣喜和动力。

所以,三三还格外爱拍游览博物馆和古迹名胜的观众,尤其是小观众,“那个场景,总让我有种古今对话的感觉”。当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惊艳的目光聚焦在文物身上,当他们悠然走在古都西安的一砖一瓦中,中华文明正在以这种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三三镜头下身着汉服穿梭于大明宫的小朋友    图/三三

猜你喜欢
文博文物摄影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9月举行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基于太仓文博资源的地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与研究
文物失窃
WZW—bewell摄影月赛
文物掉包案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