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乐迪
我发现许多人在尝试说服别人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去说服他,而是尽己所能逞一时口舌之快,靠伶牙俐齿想方设法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破绽,好好的讨论最终演变成了气势逼人的辩论。
在一段说服性的对话里,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你是为了传递自己的观点,还是反驳对方的观点?是希望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是希望他肯定你的想法?当你发现有些天儿聊着聊着就气场沉重起来,多数说明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現了问题。
人们被指出错误时之所以会恼羞成怒,主要是因为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被全盘否定,或是没有提供足够有信服力的理由,或是在不当的场合被指出错误,让对方感到伤了自尊。这也是现在比较提倡“三明治聊天法”的原因,即在指出他人的错误的时候,可以先肯定一下他人的正确部分,然后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大家都处在平级的时候,即使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千万不要得理不饶人,以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口吻去训导别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犯了错,绝对是也不会喜欢听从别人用“上帝口吻”颐指气使的。
为了让别人能够听进自己的意见,“想你之所想”,我们可以先主动示弱。在心理学上,让对方在某一方面胜过你,会让对方放下很多,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
另外,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也可以多用不确定的语句缓和语气。比如,当别人说了错误的观点时,可以用“我们来探讨一下”来引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坚决打断别人。时刻问问对方的想法(“你觉得呢?”),让对方感到受了尊重。
还有一些缺点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比如吃饭吧唧嘴,说话分贝总是很大,室友作息很奇怪导致自己白天也只能悄悄行动,每次总会迟到那么一会儿……我们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挑明,这是讲究“面子”的中国人长久以来习得的礼貌。
对于这些事情可以在比较轻松的场合,比如一起吃饭或散步的间隙、好友聊天的玩笑中提出来,向他诉说自己已经因他而受到了困扰。不过最最重要的,是要给对方时间和空间,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为了维护正确,而不是为了赢,要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整个人身上,更不能以一概全地攻击。而对于那些无伤大雅的分歧,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彼此宽容。毕竟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非对即错的,在没有触碰到自己的红线的前提下,用更加包容的方式去看待存在的每一种世界观,才能让彼此相处得更加和谐轻松自然。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