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芳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文化遗址会这样美丽,这样的水草丰美,这样地搭配匀亭。五千年以来,她一直是优良的栖息地,一直没有改变过。”这是余秋雨对良渚文化的评价,良渚,历史悠久,距今约5300-4300年,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为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的使命的良渚博物院于2008年10月对外开放。
良渚博物院前身是1994年建成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博物馆,也是余杭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对外展示窗口之一。良渚博物院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17年8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升级,于201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
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建筑非常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建筑荣获由知名杂志《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审的“最佳公共建筑奖”。
院内共展出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600多件(组)。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传播方式多元化,将博物馆传统展示与数字化展示等手段相结合,合理使用大型油画、场景复原、数字多媒体及3D打印等新技术,加强观众在实体文物中参观的感受,扩展了博物馆的有限展示空间,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展示服务。
不变的目标定位和建筑布局
良渚博物院建筑是英国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的作品。新展陈在平面和展线安排上充分尊重建筑精致干净的风格特点,对建筑外立面和展厅格局不作改变,2018年改陈后的展览仍含一个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陈列。此外,良渚博物院依旧是以建成“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为基本遵循,以“服务申遗、展示成果、解读遗产、再现文明”为已任,以建设“专家叫好、百姓叫座、全国领先”的考古遗址专题类博物馆为目标,力求科学、立体、全面地呈现良渚文明新高度。
变,在于六个“新”
考古新成果
良渚博物院首次开放是2008年,改陈前的基本陈列反映的主要是十几年前的考古认识。而最近这十几年恰是良渚考古理念革新、进展最快的时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等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现都见诸于近年。因此,此次改陈把有效解读和展示、傳播最新考古成果作为重要任务,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们的指导下,若明若暗的古遗址和专业生涩的考古成果以尽量准确、简明、直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文物新整合
以改陈为契机,汇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和余杭博物馆等四家馆藏,遴选更多、更典型、更能反映良渚价值的文物充实到展线上,共展出文物600余件(组),比原展陈扩充近一倍。
展陈新风格
此次改陈大胆尝试,一改博物馆在公众心目中的传统形象,所有展厅全部辟为大空间并布局相对自由开放的展线。除三展厅因展示文物的需要光线相对较暗,其他展厅均使用高光,以敞亮、明快、开放、现代的风格基调增强展览的亲和力和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努力使博物馆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甚至更酷,进而展示良渚文明的辉煌。
技术新应用
努力实践传播方式多元化,用好博物馆传统展示与数字化展示等手段,合理使用大型油画、场景复原、数字多媒体、3D打印技术等,力求立体全面地讲清楚良渚遗址是什么、良渚文明有什么。尤其是19项数字多媒体展项,形象展示了环太湖流域气候变迁、良渚时期水稻栽培种植以及陶器、石器、玉器制作、刻画符号及原始文字、良渚古城和水利系统发现、城墙营建等方方面面。
展陈新组合
围绕“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这一主题,第一展厅展示良渚遗址的地理位置、时间序列以及古气候和环境、一脉相承的文化谱系以及良渚时期的生产生活。第二展厅展示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第三展厅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的系统展示。临时展厅是良渚遗址保护特展,全面展示中国政府保护良渚遗址的决心和举措。展线从整体上揭示良渚王国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
文创新空间
开馆当天,良渚博物院的博物馆商店也同期运营了,以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也通过良渚主题文创产品的展示和销售,营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让观众可以把参观记忆带回家,加深对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理解,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打造一个服务型的文化休闲空间。
良渚博物院常设展览
博物院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水乡泽国
地点:第一展厅
水乡泽国讲述了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王国的崛起与发展。七千年前太湖的形成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种植水稻、养殖栽培,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体系化,此外还出现了一套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文明圣地
地点:第二展厅
2007年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经过八十多年的考古历程,显示出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具有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三重向心式结构。宫殿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土建及建筑基址,内城的王陵、作坊区、纵横水路及临水而居的江南生活模式,外城众星拱月,围合的人工营建台地上居住着村民。远郊有大型村落、祭坛墓地、环壕聚落、大规模的水稻田等。良渚古城西北的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组成,是中国最早的经过科学规划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良渚古城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规划合理、营建考究、结构完备、工程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玉魂国魄
地點:第三展厅
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玉器文明。玉器是良渚时期权力、礼制、信仰的物质载体,用以标识身份、区分等级。
本展厅的陈列设计以器物和重要遗迹为核心,实际上是良渚博物院收藏的遗存精华所在,重点是以琮、璧、钺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为核心,充分彰显以玉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并与玉琮、玉钺、玉璧为代表的神权、军权、王权形成良渚社会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良渚玉琮传播四方,延绵至今,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