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涓,潘臣炜,郑唯韡
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2.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批禁用的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此类化合物是一组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化合物,共有209 种同系物[1]。由于PCBs 具有致癌性、免疫毒性和神经毒性,世界各国已禁止生产和使用。然而,我国PCBs 存在非故意泄漏的现象,且PCBs 具有长期残留性,这些因素造成当前我国环境和生物样本中仍然可以检测到PCBs[2]。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以PCBs的6 种同系物作为PCBs 污染的指示物,即PCB28、PCB52、PCB101、PCB138、PCB153、PCB180[3]。
膳食摄入是人类暴露于PCBs 的主要途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人[4]。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PCBs 具有免疫毒性[5-6]。此外,孕期PCBs 暴露可影响血液学指标,抑制胎儿早期免疫应答[7]。由于血常规中多项指标对机体的病理变化敏感,而目前尚缺乏PCBs 暴露对老年人健康危害的相关研究,故本研究以江苏省某社区为研究现场,探索性研究PCBs 内暴露与老年人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旨在为评估该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江苏省某社区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官方数据记录60岁以上的老人为6 030名,排除调查时已从当地迁出、在当地居住少于6个月者,有5 613人符合纳入条件,其中4 611 人于2014年8月—2015年2月进行了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最终有4 579人完成了1 份结构式调查问卷并提供了血液样本。本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样本编号,选择了一段150 人的连续样本,获取其临床检查、血脂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并根据结构式调查问卷采集其基本信息。从调查对象采集血样后随即分离血浆,尽快转入-80℃冰箱保存备用。本研究经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IRB#2017-TYSQ-03-30)。在本研究的招募阶段,所有参与者都自愿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
结构式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社区老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2)生活方式:是否吸烟,包括主动或被动吸烟。主动吸烟是通过询问目前和终生的吸烟习惯获得,包括当前吸烟和前吸烟史。当前吸烟定义为定期吸烟(持续时间大于6 个月),前吸烟史是指有超过6 个月的吸烟史且目前(在调查期)没有吸烟。被动吸烟定义为参与者童年期或成年期家庭中有吸烟者,每周被动吸烟超过1 次且持续超过1年。近期饮酒定义为近3 个月内饮酒。每天运动定义为每天进行散步、跳舞、太极拳或其他运动。3)疾病史:即是否有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如果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则进一步获取其是否正在使用慢性治疗药物或抗炎药物。
1.3.1 主要仪器与试剂TSQ8000 EVO 三重四极杆气质配Trace1300气相色谱系统(Thermo Fisher,美国),Cobas 50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瑞士),XP105 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瑞士),CT15RE台式微量高速冷冻离心机(Hitachi,日本),TG-5MS 30 m×0.25 mm×0.25 μm 气相色谱柱(Thermo Fisher,美国),6 种PCBs标准品(PCB28、PCB52、PCB101、PCB138、PCB153 和PCB180)(Dr.Ehrenstorfer,德国;纯度>98.0%),正已烷、乙酸乙酯(Sigma-Aldrach,美国;色谱纯),浓硫酸(国药,中国;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南化一厂,中国;分析纯)。
1.3.2 样本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按照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方法[8],建立血浆中6 种指示性PCBs(PCB28、PCB52、PCB101、PCB138、PCB153 和PCB180)的分析方法。取200 μL 血浆与3 mL 乙酸乙酯/正己烷(V/V,1∶1)混合,提取上清液,重复提取2 次。将上清液合并后40℃水浴氮吹至干,与400 μL 正己烷充分混合后,与400 μL 的浓H2SO4混匀,提取上清液过装有硫酸钠的有机滤膜,将200 μL 滤液移入内插管置于进样瓶中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气相条件: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 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80℃,进样量1 μL。进样模式为脉冲不分流,不分流压力276 kPa,不分流时间1 min,分流出口流速50 mL·min-1。色谱柱为TG-5 MS,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50℃(维持时间1 min),以20℃·min-1升温速率升至200℃(维持时间0 min),以8℃·min-1升温速率升至300℃(维持时间5 min)。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为280℃,传输线温度300℃,碰撞气为氩气;利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
1.3.3 PCBs检测的质量控制以0.05~5.0 ng·mL-1PCBs混合标准溶液200 μL测定色谱峰面积,得到各PCBs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在该范围内,6种PCBs的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9 9。以样品质量浓度(后称浓度)低于标准曲线下限0.05 ng·mL-1的60%,即0.03 ng·mL-1的测定值视为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加标回收率在68.40%~135.00%之间。血浆中脂肪含量来自血脂检查,血浆PCBs 水平用脂肪校正,单位为ng·g-1(以每克脂肪计,下同)。
问卷数据运用EpiData 3.1 采用双录入。使用R软件(version 4.0.2)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纳入人群和总体人群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以最小值(Min)、P25、P50、P75、最大值(Max)和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来描述老年人血常规指标结果,并与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9-11]。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将参与者血常规指标进行对数转换(log10)。用几何均数±标准差(GM±SD)以及Min、P25、P50、P75和Max 来描述老年人血浆中PCBs 水平的分布情况。对检出率超过70%的PCBs 同系物进一步分析,低于LOD 的PCBs 水平用LOD/ 表示。PCB28、PCB52、PCB101的氯原子小于等于5个,为低氯代PCBs(lower chlorinate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LPCBs),PCB138、PCB153、PCB180 为高氯代PCBs(higher chlorinate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HPCBs)。分别将3种低氯同系物之和(Σ3LPCBs)和6 种同系物之和(Σ6PCBs)纳入分析。因PCB28、PCB52、PCB138、PCB153、PCB180 和Σ3HPCBs的检出率低于50%,故未单独纳入分析。
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以对数转换后的血常规指标水平为应变量,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条件下,比较社区老人血浆PCBs 水平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同时,计算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值、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值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并分析社区老人血浆中PCBs 水平与不同比值的关联。由于血常规指标与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和服药情况等因素关联[12-14],主要纳入的混杂因素除老年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人均月收入水平外,还加入了是否主动或被动吸烟,过去三个月内是否饮酒,是否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每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用于共线性诊断,VIF>5 诊断为存在共线性问题[15]。回归结果以社区老人血浆中PCBs 每增加1 个IQR,相应血常规指标变化的百分比及其95%CI表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本研究共纳入了150 名社区老年人。参与者年龄为(68.44±6.65)岁,男性71 名(47.33%),女性79 名(52.67%),70 人(46.47%)未接受过正式教育,85 人(56.67%)已退休;98 人(65.33%)主动或被动吸烟,32 人近期饮酒(21.33%),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慢性病人数为77 人(51.33%),服用慢性病治疗药物或抗炎药物的人数为74 人(49.33%)。为阐明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将纳入人群的基本特征与总体样本进行比较。与所有4 579名社区老人相比,纳入人群中过去一年处于工作状态的老人的比例更高(43.33% vs 34.40%,P<0.05);此外,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主动或被动吸烟、近期饮酒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江苏省某社区老年人的基本特征[n(%)]Table 1 Baselin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Jiangsu Province [n (%)]
续表1
92.67%的社区老人至少检出一种PCBs 同系物。6 种同系物中PCB101 检出率最高(72.67%),其次为PCB28(24.00%),PCB138和PCB153检出率较为接近(分别为16.00%和14.00%),PCB52 和PCB180 检出率较低(分别为0.00%和2.00%)。Σ6PCBs的质量分数中位数为33.68 ng·g-1,Σ3LPCBs的质量分数中位数为18.96 ng·g-1,而Σ3HPCBs 的质量分数P75为16.66 ng·g-1。在6 种同系物中,PCB101的质量分数中位数最高,为9.38 ng·g-1,PCB138和PCB153质量分数最大值最高,分别为215.90、207.50 ng·g-1。见表2。老年人血浆中低氯代PCBs 同系物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0.18~0.26,P<0.05)。
表2 江苏省某社区老年人血浆中6 种指示性PCBs同系物检出率及暴露水平分布(n=150)Table 2 Positive rates and plasma levels of PCBs of selected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Jiangsu Province (n=150)单位(Unit):ng·g-1(以每克脂肪计,calculated by lipid)
社区老人23 项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的中位数(IQR)分别为5.16×109(1.90×109)、4.56×1012(0.53×1012)、157.50×109(61.25×109)L-1。所有指标的中位数均在成年人参考值范围内。但除嗜碱性粒细胞数外,其余22 项指标均呈现最小值低于或最大值高于参考值范围。见表3。
表3 江苏省某社区老年人的血常规指标分布(n=150)Table 3 Distributions of routine blood indicator levels of selected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Jiangsu Province (n=150)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PCB101、Σ3LPCBs和Σ6PCBs对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估计效应如图1所示。
图1 社区老年人血浆中PCBs暴露水平(每增加1个IQR)与其血常规指标的估计效应(变化值百分比及其95% CI)Figure 1 Estimates of blood routine indicators (percentage change and 95% CI) associated with PCBs levels in plasma(per IQR increase) in selected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随着社区老人血浆中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白细胞相关指标中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值具有下降趋势,而中性粒细胞比值具有上升趋势。Σ6PCBs 每增加1 个IQR(12.3 ng·g-1),淋巴细胞数的变化百分比为-4.77%(95%CI:-8.53%~-1.01%,P<0.05),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百分比为-3.57%(95%CI:-6.42~-0.72,P<0.05),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变化百分比为1.97%(95%CI:0.24~3.71,P<0.05)。
随着社区老人血浆中Σ6PCBs暴露水平的增加,红细胞相关指标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具有下降趋势。Σ6PCBs每增加1个IQR(12.3 ng·g-1),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变化百分比为-0.52%(95%CI:-0.99%~-0.05%,P<0.05),平均血红蛋白量的变化百分比为-0.62%(95%CI:-1.16%~-0.09%,P<0.05)。
随着社区老人血浆中PCB101 和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血小板相关指标中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压积具有下降趋势,而血小板分布宽度具有升高趋势;而随着社区老人血浆中PCB101、Σ3LPCBs 和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大型血小板比值均具有升高趋势。PCB101 和Σ6PCBs 每增加1 个IQR(8.8、12.3 ng·g-1),血小板数的变化百分比分别为-2.93%(95%CI:-5.58%~-0.29%,P<0.05)和-3.60%(95%CI:-6.90%~-0.30%,P<0.05),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百分比分别为-3.17%(95%CI:-5.48%~-0.85%,P<0.05)和-3.58%(95%CI:-6.48%~-0.69%,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27%(95%CI:0.35%~2.19%,P<0.05)和1.53%(95%CI:0.38%~2.67%,P<0.05)。PCB101、Σ3LPCBs和Σ6PCBs每增加1个IQR(8.8、7.7、12.3 ng·g-1),大型血小板比值的变化百分比分别为3.17%(95%CI:0.50%~5.84%,P<0.05)、3.50%(95%CI:0.32%~6.68%,P<0.05)和3.99%(95%CI:0.68%~7.31%,P<0.05)。
分析PCB101、Σ3LPCBs 和Σ6PCBs 对反应指标不同比值的影响,仅发现随社区老人血浆Σ6PCBs水平的增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Σ6PCBs每增加1个IQR(12.3 ng·g-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变化百分比为16.44%(95%CI:1.41%~31.48%,P<0.05)。见表4。
表4 社区老年人血浆中PCBs 暴露水平(每增加1个IQR)与两种血细胞比值的估计效应(变化值百分比及其95% CI)Table 4 Estima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lasma PCBs levels (per IQR increase) and two hemocytes ratios in selected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percentage change and 95% CI)
机体的病变会引起血常规指标的异常[16]。既往研究中,PCBs 对血常规指标的效应并不一致[7,17]。本研究发现,随着社区老人血浆中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受到影响,表现为在白细胞相关指标中,社区老人血浆中Σ6PCBs暴露水平的增加与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值的下降相关,与中性粒细胞比值的上升相关;在红细胞相关指标中,社区老人血浆中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与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的下降相关;在血小板相关指标中,社区老人血浆中PCB101 和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与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压积的下降相关,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升高相关,而社区老人血浆中PCB101、Σ3LPCBs 和Σ6PCBs 暴露水平的增加均与大型血小板比值升高相关。
与我国其他地区非职业暴露和非垃圾拆解区人群的PCBs 内暴露水平相比,如2014年潍坊市、陵水市、怀化市一般成年人血清中6种PCBs质量分数中位数(11、14、10 ng·g-1)[17],本研究社区老人血浆6 种PCBs质量分数中位数(33.68 ng·g-1)略高于我国一般成年人指甲中6种PCBs质量分数中位数[农村6.59 ng·g-1(干重),城市2.74 ng·g-1(干重)][18],这可能与PCBs的脂溶性有关,其更易富集于血液样本中。与其他国家非职业暴露和非垃圾拆解区人群的PCBs 内暴露水平相比,本研究社区老人血浆PCBs质量分数中位数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2005—2007年一般成年人血清6 种PCBs 质量分数中位数为(444.90 ng·g-1)[19],日本2012年一般成年人血液中PCB153暴露质量分数中位数为(21.00 ng·g-1)[20],略高于黎巴嫩2018年一般成年人血清中6种PCBs质量分数中位数(18.90 ng·g-1)[21]。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细胞是贫血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血小板是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凝血能力的指标。与前期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23]和格陵兰出生队列“适应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饮食转变”(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ietary Transition,ACCEPT)[7]中孕妇的研究结果相同,本研究也发现,随着PCBs 暴露浓度升高,红细胞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比值下降,随着血浆PCB101 和6 种PCBs 的浓度升高,血小板数降低。前期体外实验也表明血小板活化程度与PCBs 的氯取代模式存在直接关系[24]。但与前两项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中PCBs 暴露水平对白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年龄不同、基础健康状况不一致和样本量不足有关。另外,本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比值随PCBs 暴露水平升高,这可能由于中性粒细胞对PCBs 暴露比较敏感。随着PCBs 的浓度升高,血小板分布宽度升高,血小板压积降低,大型血小板比值升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作为机体常见的炎症反应指标[25-26],本研究首次发现,6 种PCBs 暴露与LMR 的变化存在关联,但目前尚无研究表明PCB 可引起炎症反应,因此该关联可能仅为统计学关联,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选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导致难以较好的衡量抽样过程中的选择偏倚;其次,问卷调查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容易产生回忆偏倚;同时,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仅有一次血常规指标的检测,存在测量误差或其他未调查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造成信息偏倚。因此,未来需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控制研究过程中的回忆偏倚,并使用多次检测的血常规数据控制信息偏倚。
综上,本研究发现,该社区老人PCBs内暴露水平可能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改变有关,但其机制需进一步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识别以及防控可能造成社区老年人血常规指标改变的PCBs,从而为降低其潜在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