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钰蕾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扇子本是生活中用来纳凉、收藏玩赏之物,但在舞蹈中扇子既可以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特定人物身份的象征,不同形式的扇子在塑造人物形象、传情达意、营造意象、渲染意境、突出舞蹈主题、延伸肢体等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在舞蹈中扇子的种类、样式繁多,但在中国古典舞中最常用的道具扇子大致分为团扇、绸扇、折扇、羽毛扇四大类,每类扇子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舞蹈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据编导的构思、需要,可以在这四类扇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形处理,使之符合舞蹈的需要。
团扇——也称“宫扇”“纨扇”,多以竹木为架,以扇柄为轴,近似圆形,也有六边形、八角形等,扇面多画仕女图。团扇作为一个符号性的舞蹈道具,一枚圆形有柄的团扇,是古代女子最中意的物品常常被视作代表定情信物、诉说衷情、儿女情长之物。人们常常会不经意地把团扇和女性联系起来,似乎美人和团扇有着天生不可分割的联系,美人手执团扇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有象征性的形象。因此在中国古典舞中常用来塑造娇羞婉约、婀娜多姿、活泼轻盈的古代年轻女子的形象或是传达女子内心一定的情感意绪。
折扇—在舞蹈中的折扇,一般是用竹木为扇骨,扇面可以用纸、绢等质地,打开呈半圆形,材料质地不同的折扇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舞台效果和人物的特定身份,如唐伯虎用金面折扇,塑造诙谐逗趣、潇洒豪迈的书生形象,或塑造温润儒雅、气宇清隽的书生形象时可选用白色纸扇。
绸扇——在折扇的基础上加长扇飘,编导可以根据舞蹈所要展现的环境氛围来选取不同长度扇飘的绸扇,通过扇子的幵合以及其在平圆、立圆、八字圆等“圆”形态上的运动轨迹,构筑出不同的意象与意境,或柔美、灵动、缥缈,或刚劲、流畅、奔放,增加舞蹈的形式美,让舞台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准确强烈,也更加具有表现力。
羽毛扇——用禽羽制成,花色品种繁多,也是极具历史感的扇子之一,在古典舞中常常使用绒折扇和诸葛扇这两种。绒折扇可以塑造闭月羞花、高贵典雅的古典美人形象;诸葛扇常用来展现具有高瞻远瞩、儒雅智慧的人物形象,如孔明、周瑜等形象。
扇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扇子能够凸显人物身份,丰富人物形象的表达。团扇是古代仕女们装饰性的用具,不论是在诗词还是画卷中总能看到女子持团扇的一些装饰性动作如扇风、遮阳、扑蝶、遮羞等等。而看到折扇,我们常常与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在明清时期,手持折扇视为身份、品位的代表,也是儒雅的标志、风流的象征。因此在古典舞作品中常常通过折扇来刻画文人、小生的形象,展现文人身上的诗文气韵和翩翩风雅以及读书人的气节和不屈的精神。而团扇则塑造端庄柔美、矜持含蓄的女子形象。如作品《纸扇书生》通过纸扇象征舞者们文人的身份,一群翩翩少年手持折扇,通过抖扇、转扇、盘扇、收扇等扇子与身体配合,动作时而柔润圆滑、时而潇洒舒展,手中的纸扇在吟诗作画、切磋文字之间盘转翻飞,展现了时而温润儒雅、雅情雅志,时而挥斥方遒、豪放逍遥的意气书生形象。又如作品《佼人寻春》中一群女子三指捏扇,扇子拂于面前低头含颚,时而以扇掩唇婉转含羞,时而半遮眉目如同画卷中的走出的仕女,将优雅、温婉、素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通过对扇子运动方式、轨迹、姿态、呼吸、动静对比关系的处理,能够加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反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出更为丰富的人物形象特征。如在舞蹈《彩蝶飞舞》中,与《佼人寻春》同样是团扇,但对其运用的方式不同塑造出的形象也大为不同,手持团扇本应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美人儿,但在作品中当女子看到蝴蝶时,触动了女子那青春少女的本性,本来象征温婉贤淑的团扇,在她手里反成扑蝶的工具,具象生活化动作与艺术化动作在舞者与“扇子”的玩转交流中,把她平日里紧紧禁锢在封建礼教枷锁里内心对美对自由的向往,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少女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在她身上完全的表露出来。然而,又在扑蝶过程遇到有人经过时,将扇子遮面以展示女子的羞涩之意。背对整理服饰、又假装看景惬意的扇扇子表现女子优雅矜持而又古灵精怪的一面。在扇子的运用下使人物的性格显得更为丰满,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举止娴雅而又烂漫活泼的少女形象。
扇子作为道具在舞蹈中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扇子不仅仅是生理功能上的肢体延伸,也是内在情感的外延和拓展,它不仅能够完成人体所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使身体动作的线条更修长,幅度空间感觉更大,也能作为舞者情感表达的手段,通过对其不同的运用方式来刻画人物心理,外化出角色的内心真实情感、展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精神与内涵。如《彩蝶飞舞》从春日里少女初到园中、扑蝶嬉戏、遮面偷看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过程,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巧妙的借助道具——团扇表现出来。“初到园中”时,主要以捏扇、夹扇为主,用扇面轻轻地去触碰蝴蝶。“扑蝶嬉戏”时,女子置身花丛中,愉悦的将双手伸开与蝴蝶嬉戏,随后用扇去扑蝴蝶,先是单手持扇去扑,紧接着又双手一起去扑,手上扇花翻转,一个转身又小心翼翼地用团扇再去扑落在花上的蝴蝶。“遮面偷看”时,仿佛听到有人过来了,女子惊到便赶紧用扇面挡住脸,又好奇向后偷是谁,随即害羞地继续用扇子遮面边后退边偷看,直至背身,匆忙上下整理自己的头饰衣服,假装惬意的摇扇乘凉,转身遮面悄悄地去看那人是否走远。这一段舞者利用含羞扇、偷看扇等动作将女子扑蝶时怕被人看到失了大家闺秀的端庄、矜持羞涩的心理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中国古典舞受儒教和道教文化思想影响,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方式,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内敛,借助某一物品表达某种情感、寓意某种精神追求,如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或是对于内心情愫的表达都融入在缘物寄情的所缘之物中。扇子作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载体,此时的扇子的作用已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与纳凉的器具,而是一件被倾注了作者的感情与心绪的灵性之物,凝聚和寄托着人物角色的情感。例如作品《梨园一生》表现的是梨园弟子舞台生涯从辉煌到落寞的时光。舞蹈以道具扇子为媒介,不仅肩负着戏曲人物身份的象征,也是舞蹈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物内在的情感与心绪。在舞蹈的高潮部分,通过扇子与舞者眼神以及一系列技术技巧动作下,展示了梨园艺人高超技艺的同时将作品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传递出艺人最辉煌时期的激情与热血,之后扇子的突然掉落,是人物在舞台生涯上的转折,是技艺的力不从心,用颤抖的双手一把捡起落扇并紧抱,表达着内心对演艺生涯的不舍,那眉头紧锁着托扇子走圈传递着内心不甘与挣扎,随后山膀亮相接着一系列的技巧翻转是内心的释然与坚定,大掖步上缓缓合扇倾注内心对梨园的热爱与痴狂,在舞台上继续沉醉的表演,舞者凭借扇子表达了梨园艺人精神上的追求与寄托。
因此,扇子在舞蹈中是连接着观众与角色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扇子的运用,观众能够更好地感知角色的内心,清晰地看到舞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不仅帮助演员强化情感,丰满人物形象,对舞蹈作品中来说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
在舞蹈中道具可以将编导的意图具象化,除了道具本身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外,还有衍生出来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典舞中常常借用扇子的象征性功能生成意象,通过扇子与舞者动作姿态的相互配合将无形的、难以言表的思想情感通过意象的表达方式含蓄地展现出来,或是在流动变化中形成造型整体构筑一个情景交融、以虚拟实的艺术形象,引发观众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醉春风》是一个表现少女游春、怀春、惜春、陶醉在春风中的情景和不同情态的群舞,舞蹈以橘色折扇为道具,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创造了多种不同的意象,将道具运用得十分巧妙,舞者手中转动的橘色小扇时而化作蝴蝶扑扇着翅膀,时而化作春日里的花儿,时而又是手中的镜子,利用扇的形态特征以及扇与身心的结合统一营造出春风习习、蝶飞花开、春意盎然的意象,并以扇为媒介,以身为载体表现小家碧玉的秀丽与灵动、也将少女俏、羞、媚、喜等情感情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扇子在与舞者的肢体动作组合中,发挥了不同的表现功能,扇子在由“物”到“象”再到“意”的转变过程中,超越了自身物象性质的特点,随着作品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是形成《醉春风》中舞蹈意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中国古典舞是典型符合意境之美的艺术,对意境美的创造是其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舞蹈意境营造中往往通过利用扇子形成的各种意象以及空间调度、队形流动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组合,在舞台空间构成表现性极强的造型结构以及环境氛围,创造出丰富的表现形式,营造出诗化的意境,从而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使舞蹈更加具有观赏性与审美价值。在舞蹈《如烟》中运用黑色渐变长绸扇,绸长约2.5米,舞动起来给人一种柔软,且灵动的效果,如灰色的烟雾弥漫在空中,合扇下细长的绸扇在舞动中将缕缕轻烟线性形象予以动态呈现,通过动作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配合扇子上的“绕、抛、洒”的方式将缥缈的曲线感夸大,碎步的流动与扇子的抖动呈现出动态上“如烟”的波动,在一系列的旋转配合扇子8字圆的运动轨迹中营造出烟雾缭绕的氛围。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或浓或淡、或隐或现的青烟便在身与扇迂回婉转、行云流水的动作间产生了。又如女子群舞《春江花月夜》中巧妙地采用绸扇来表现诗中景色的丰富性以及层次性,突出诗词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舞台上淡蓝色的水帘后,舞者持绸扇一个个轻轻地挥动升起像水波纹由下涌上来形成此起彼伏的波浪,集中跃起开扇落舞姿,形成花儿绽放的意象,横排上扇子的传导如波浪的起伏,扇子的舞动由慢到快再到平静随即散开,营造出春江潮水明月共生的景象,伴随着古琴声,在队形的流动中扇子与的舞者身形、步伐荡漾地融为一体,表现出动态下潮水涌动,或急促或温婉或长远,从江水的潺动,过渡到江河的流动,直到最后的奔流不息、波澜相叠。通过提扇、盖扇、穿扇、盘扇等技法的变化表现各种意象,时而是花蕊时而是江水,时而是月下当中的一股微风,人与扇在动静的巧妙结合中,以虚实相接的方式,将诗词的意境再现,展现出灵动幽静、悠远缥缈的景象,引发观众的想象,让舞蹈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舞蹈主要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扇子的合理运用能够延长舞蹈演员的线条,突破人类肢体的局限性,让肢体的幅度、空间得到充分的夸张和解放,还可以遮掩自身的不足,使舞蹈语汇更为丰富,强化演员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使情感得到外延,通过肢体的各部位与扇子在快慢、动静、大小、强弱的起伏变化、层次分明的力度、节奏中拓展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语汇和情感张力,充分发挥舞蹈本体语言自由与延展性,使人体无法直接表达的意蕴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施展。在《彩蝶飞舞》中,舞者踏着轻快地步伐翩翩而来,初到花园,扇子仿佛是舞者手臂的延伸,一个转身后用扇尖去轻触远处的蝴蝶,在蝴蝶受惊飞走,女子继续园中寻蝶,发现蝴蝶先是用手中的团扇触碰蝴蝶,继而又跳出去以扇盖蝴蝶、接蝴蝶,随后经过大跳、旋转、点扇控后腿,扇子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将舞者的线条延长并且将接蝶、点蝶、看蝶,追蝶的形象完美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在嬉戏扑蝶遇到有人时,舞者用团扇遮面偷看、背后整理衣饰、假装看景惬意扇扇子,让道具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舞蹈语汇更为丰富,肢体语言更加形象真实,引导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扇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舞蹈的表演中,无论演员的肢体、技术技巧多么的娴熟,有时如果不借助道具,总是略感单薄,也难以充分拓展表演的空间,扇子在中国古典舞中对于人物的形象塑造、情感表现还是意象意境的营造都有着充分的表现力,当某种情感和仪式难以靠肢体完全表达的时候扇子在这里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道具扇子的运用以及舞者表情、肢体结合,能够使作品中角色的内在情感得以自然表达,展现出人物角色的精神气质,环境氛围和空间的呈现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舞者和场景、动作和时空融为一体,增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更好地烘托主题,营造独特的情感氛围,自然地将观众带入了舞蹈所渲染的意境中,感知到舞蹈的所表达的思想,所带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