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
当前,随着农村务工人员向发达城市的流动,特别是年青务工人员外出量的不断增多,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在这种中国乡村的背景实际下,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成了刚性之需和时代趋势。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针对当下农村的背景实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育人?我认为寄宿制小学应该从家庭育人、学校育人、社会育人相结合的思路进行,从情境、时段、内容、形式、指向、浸染六方面去思考,从而破解农村寄宿制小学育人的实施路径。
一、如家文化的育人情境
家是一个儿童心灵的港湾,家是一个儿童情感的摇篮。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第一个面临缺失的便是亲情,打造家一样的温暖校园,营造家一般的温馨校园,让儿童的心灵靠港,让儿童的心灵栖息,是寄宿制小学首要考虑的育人路径。
二、24时文化的育人时段
寄宿制学校不同于城镇的小学,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学习全部在学校。作为我们学校就要从24小时进行全时段、全方位育人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么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和城镇学校的通校儿童相比,和正常家庭的通校儿童相比,24小时,作为我们学校应该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这是给我们寄宿制学校提出的宏观命题。
24小时育人文化就是要把时间进行合理的切割,把文化浸润到24小时中,设置24小时文化育人的时间表、内容表、规划表、路线图、情境图。
24小时文化可以分为课前文化,课上文化,课后文化三大时段,根据侧重有意向的对儿童进行文化浸染。24小时课前文化重在儿童习惯养成、规范培养、纪律约束、制度建立等方面,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其中。
三、厚重文化的育人内容
知识要宽厚,文化基础知识的宽厚不是死学知识,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叠加。宽体现的是面广,厚体现的是涉猎的多。如何做到宽厚呢?在学校首要的就是要让儿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通过读书导读课,读书推荐课,读书展示课、读书汇报课等对儿童进行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养成。也可以利用闲散时间进行校园读书,开展校园内林间晨读、课后服务读书,走廊读书屋读书、电子阅读器读书,移动电子书屋读书等进行大量阅读。同时结合读书按照学段开展读书手抄报大赛,书签制作大赛,读书笔记大赛,读书卡制作大赛,自编自制活页图书大赛等活动,拉动儿童阅读的兴趣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能力要深重,人民网曾谈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能力的深重不是机械能力,不是死记死背能力,更不是应试能力。而是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自主能力,科学探索能力,学习方法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关键能力。
四、灵动文化的育人形式
灵动文化的本质在“动”,在“动”中富于灵性。要让儿童运动起来,律动起来、韵动起来,情动起来。让儿童的身体富有灵性,让儿童的眼神充满灵性,让儿童的内心丰盈灵性。
灵动文化育人的形式与途径很多。我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活动。可以设置大课间韵律操,体操,律动操,军操,武术操等,通过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拉练学生的体能,熏染学生的灵性。
五、情怀文化的育人指向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我们培育人才的标准和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樹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学校,要把情怀文化浸润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可以依托现有资源,东北抗联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传颂的英雄事迹,遗留的红色基地,红色物品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抗联红色文化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读红诗,唱红歌,讲红色故事,跳红色舞蹈,将红色文化根植到我们儿童的血液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儿童的艰苦耐劳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红船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抗联精神,长征精神等,以此滋植红色情感,厚植家国情怀,根植民族情结,培植人类情谊。
六、社会文化的育人浸染
社会是每一个儿童都要参与实践的大平台。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缺失的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作为学校就是要为儿童搭设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搭建儿童社会实践的跳台,搭架儿童社会实践的展台。可以开展养老院敬老活动,乡镇小小志愿者活动,体验农民种植采摘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售卖员体验模拟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填补本该在家庭中应该得到的机会,为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补贴。
拥有本该拥有的幸福,补贴本该拥有的缺失。用如家文化,24时文化,厚重文化,灵动文化、情怀文化与社会文化去浸润乡村小学的寄宿留守儿童,用文化的丝丝暖阳照射进每一个乡村留守儿童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