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走在前端,但是在绿色金融发展的进程中又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例如缺乏共享机制平台、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备、监管难度大和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征,可以应用于绿色金融体系,并且可以解决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区块链技术对实现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作用,使区块链技术成为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支撑。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将通过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大数据风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智能化合约提高效率等方面,从而对促进江苏省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金融业;区块链;江苏省绿色金融
一、引言
2020年11月,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表明,未来五年全省区块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普遍构建。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提高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水平和能力。江苏省在发展绿色金融处于全国领先位置,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绿色债券的发行量为195支,其中江苏省为23支,占比为11.79%;绿色债券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规模2827.6亿元,江苏省为221.04亿元,比重为7.82%。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如缺乏共享机制平台、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有鉴于此,所以要利用新技术来创新完善,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分布式账本、可追溯、智能合约等技术特征,从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大数据风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智能化合约提高效率等方面来完善江苏省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从而对实现推动江苏省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理论支撑。
二、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共享机制平台
由于江苏省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平台,造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环保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十分严重。因此,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从而导致了效率的大幅下降。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项目发放贷款时,企业绿色信息的确认只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之间传递,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缺少准确、实时数据的条件下,容易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接收环保部门发出的关于绿色信贷的信息时间较晚甚至没有接收到信息,绿色企业的信用评级、融资审批、授信管理以及业务环节等风险难以评估,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知晓关于环保企业的全部信息,增加了金融机构在进行相关的绿色金融业务时所面临的风险。并且不同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评估绿色项目时都需要进行独立考察,这将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从而导致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比较高、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了部分绿色中小企业没有及时获得信息、资金等支持,降低了江苏省在污染预防和控制方面对绿色金融服务的监管效果。在江苏省现行的信息保护机制内,与其他機构间进行企业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信息披露后的所有权归属不清,信息提供者的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损害。
2.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备
从金融的总量和金融机构的数量上来看,江苏省在发展金融领域位居全国领先位置。但江苏省现有绿色金融服务主体单一,绝大部分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仅有极少数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中缺乏创新,以江苏银行为例,2018年绿色信贷余额为796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18.8%,余额占全行对公贷款的12.86%。从资金的投放比例来看,主要集中于垃圾处理、绿色林业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绿色金融缺乏在资源循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运用,不能顾及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江苏省的市场投资者对绿色金融关注度较低并且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少。一方面,江苏省以政府为主导对象发展绿色金融,大部分金融机构依旧没有认识到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江苏省绿色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然没有建立起具体完备的服务体系和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在产品规模方面,江苏省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针对大型投资机构,缺乏针对中小型投资主体的绿色金融产品,因此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所以仍然需要积极主动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适应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各种融资需求。
3.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江苏省缺乏相关的环保信息披露的制度,导致投融资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绿色项目比传统的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更大,所以加大了江苏省对绿色金融项目的监管难度。缺乏有效监管,一方面使得企业的商业信息可能会被泄露,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绿色信贷发放时,编造绿色项目从而获取政府支持绿色项目的优惠政策,将骗取来的资金用于非绿色项目的开发,或者将一个绿色项目拆解分成几个较低的小型项目多次获取支持绿色项目的资金,也间接导致政府等部门对真正的绿色项目缺乏充足的政策和财力的扶持,阻碍了江苏省发展绿色金融的进程。
4.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
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和促进江苏省金融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早在2014年,江苏省政府已经颁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推广PPP模式在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等项目方面的实施。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已入库的131个环保类绿色PPP项目,总投资超过1280亿元。2018年,环保厅等九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针对各领域、各种性质、各类规模的绿色金融项目,给予减免税收、风险赔偿、保费补贴等资金扶持政策。江苏省虽然发布了许多关于绿色金融方面的帮扶政策和制度,但是由于绿色金融项目技术门槛较高以及绿色金融要与其他相对于绿色金融风险较低、利润较高的行业的竞争,江苏省人民群众对于绿色金融缺乏相关专业的认知,参与度较低,从而导致公众将资金投向其他行业。较之传统项目的融资,绿色项目的投资金额更大、投资回收期更长、业务流程也更为复杂,项目的不确定性较高。基于此,江苏省的企业不愿承担过高的风险,将项目资金投资于其他行业,这必然不利于江苏省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区块链助力江苏省绿色金融的流程再造
1.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
针对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可追溯、智能合约、不可篡改、安全性高的特征体系,可以利用区块链所具有的分布式账本的功能解决企业、環保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的绿色信贷框架中,绿色企业分别提供信息给环保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会提供两份不同的文件,由于环保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和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使得“伪绿”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放贷严格,造成真正的绿色企业融资困难,进而阻碍了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的进程。
区块链的创新和优化可以表现为: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环保部门及中介机构等都可以作为联盟链的节点机构以联盟链的形式运作,以便社会各界的监督。可以将企业、环保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关企业绿色信息方面全部储存在区块链账本中,对比传统业务模式,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第一,降低业务成本。区块链所具有的分布式账本功能,使得绿色金融业务在不同的政府部门或者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各部门不再需要对绿色项目进行反复验证,大大降低了绿色项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较为精准地识别出绿色企业或项目。
第二,降低业务风险。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绿色企业向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发放贷款的时候,将绿色企业的相关性信息等数据储存,通过分布式账本,可以实现绿色项目信息在相关部门之间的共享,同时也方便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项目的审批与审核,降低了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业务风险。
第三,安全性得到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后,利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性质,可以将项目的审查审批情况、贷款的用途、经营状况等所涉及到的信息全部都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中,以便对绿色贷款项目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绿色金融业务的各类风险。所有信息都可以追溯源头,进一步明确了数据的归属权,保障了绿色信息数据贡献者的权益。并且有关部门对绿色项目专项贷款的用途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贷款人用于非绿色项目,立即停止贷款并进行调查和追究企业责任。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分布式账本的功能,以及所具有的不可篡改、安全性高、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征,为更好地实现江苏省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2.大数据风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地区相比,江苏省发展绿色金融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产品服务体系。可以借助区块链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宽绿色金融发展途径,促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包罗万象,从而促进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网罗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用户反应,分析用户行为,从而准确判断用户需求,进而可以推出用户喜爱的产品。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风控,对适合中小型企业风险与收益的绿色金融投融资产品进行创新,扩大绿色金融项目的融资途径。区块链与基金、期货等相关金融产品结合,有助于推动江苏省绿色金融领域产品种类的创新。
3.智能化合约提高效率
目前,江苏省开展绿色金融相关项目的流程还较为复杂,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等,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效率低下,从而制约了江苏省绿色金融的发展。而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减少授信审批等中间重复不合理的环节流程,提高绿色资金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绿色金融项目的成本。例如,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之前,用代码的形式把参与绿色金融活动所涉及的各方之间的合约提前输入到联盟链系统中,一旦满足事先协商好的合约条件时,智能合约即可自动执行交易流程。整个过程减少了人工干预,自动执行,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当而带来的风险,提升了工作效率。在贷款的回收阶段,将还款协议写入区块联盟链中,一旦到达约定的归还时间即可自动归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权益,解决了时间滞后和企业信用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江苏省绿色金融的参与度,促进江苏省绿色金融稳定发展。
四、区块链技术促进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尚未完善有关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等部门关于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只是通过发表一些政策和指导意见,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权利和义务尚不明确。江苏省应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制定《绿色金融法》,明确规定绿色金融业务的从业标准、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以及金融机构对其进行监管的内容等多个层次方面的内容,把实施政策性金融监管的体系提高到规章制度的层面,有效预防了信用风险和金融服务的市场风险。同时,江苏省在修改或者制定《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法律中,也应体现绿色金融原则,使得绿色金融规范发展有法可依。江苏省应对于违反绿色金融交易原则的行为和主体加以处罚罚金和市场禁入等约束手段和惩戒措施,从而降低了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概率。江苏省应出台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税费、风险补偿等措施,加大对企业、金融机构等绿色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提升市场主体参与江苏省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扩大江苏省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空间添砖加瓦。
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区块链技术促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人才资源是生产力的第一大要素。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重视才能保证人才队伍的逐渐壮大,并且建立区块链人才梯度培养机制,从而实现区块链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战略转型。江苏省应加强企业、高校等与国外区块链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高校开展区块链相关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区块链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提升学生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认知,壮大技术和研发人才队伍,为区块链技术促进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3.依托区块链技术,再造绿色金融信用流程
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打造的绿色金融平台体系,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技术平台等多方之间依托物联网组建成平台,并且融合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依托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所储存的交易记录可以保障江苏省在绿色金融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跨机构、跨主体、跨时间的信任机制。通过强化数据管理,精准完善江苏省绿色金融体系进而实现绿色金融共享化和信任化。坚持以标准化流程吸引各江苏省绿色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扩大多层区块链的受众覆盖范围,降低绿色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本,实现江苏省绿色金融的高效审核、融资等,鼓励受众群体积极探索并共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金融体系,助推江苏省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光正能,特别关注|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ER/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13/15/35570950_ 935424939.shtml,2020-09-13/2021-05-04.
[2]张咪,杨璐,刘熠哲,等.以“绿色区块链”技术突破绿色金融发展瓶颈[J].中国集体经济,2020(07):95-96.
[3]刘宏斌.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部金融,2017(05):80-83.
[4]张伟,吕雯.借助区块链技术推进绿色金融发展[J].清华金融评论,2017(12):95-98.
[5]靳景玉,赵瑞.区块链技术在绿色金融中的研究动态[J].财会月刊,2019(013):172-176.
[6]董珂.互联网金融助力绿色金融发展[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1):40-40.
作者简介:戴佳琪(2000- ),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