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国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出口日本的影响

2021-11-01 08:37郑素娟杨广青王燕燕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成品东盟国家汇率

郑素娟,杨广青,王燕燕

(1.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一、引言

2019年日本是我国的第四大贸易合作伙伴,2019年中国与日本商品贸易总值达3149.93亿美元,其中中国向日本商品出口总值1432.3亿美元,占中国商品总出口额5.73%。日本也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2018年东盟与日本商品贸易总值2317.15亿美元,其中东盟向日本商品出口总值1148.33亿美元,占东盟商品总出口额8%。中国与东盟均属于外向型的发展中经济体,贸易方面都依赖美日欧市场。[1]中国与东盟在出口商品上存在较大相似度,日本又是双方共同的重要出口市场,双方在日本市场会形成竞争关系。[2]

竞争国汇率指在同一出口目的国市场,与出口国出口相同商品的其他国家汇率。[3]双边贸易除了受到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外,还受到竞争国汇率因素的影响[4],竞争国汇率普遍存在“以邻为壑”的经济效应[5-6]。中国汇率变动将影响与其存在竞争的发展中国家对第三方市场的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将带来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加。[7]

日本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出口市场,对东盟国家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其竞争国汇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主要货币保持了长期单边实际升值趋势。2015年8月11日,央行调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经济常态。[8]那么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否会对东盟形成“以邻为壑”的经济效应,影响东盟对日本的出口情况?若有影响,该影响是加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竞争关系?

二、文献回顾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力

关于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的现有文献较为丰富,且主要采用传统的或改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多数研究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相似度较高,中国在制造业产品出口中处于优势地位,东盟在农产品、采矿业等资源性产品出口中处于优势。李星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现状,认为中国、东盟在世界及主要细分市场出口相似度较高,竞争性明显,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呈现产业间特征。[9]吴海文通过改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力,发现中国在农产品、采矿业和服务业出口中处于劣势,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中处于优势地位。[2]田开兰、乔小勇认为,与东盟相比,中国竞争力优势部门仍集中在纺织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门的比较优势虽然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被传统的指数高估。[10-11]

(二)竞争国汇率

国外对竞争国汇率的研究较丰富。如,Betts和Devereux认为市场定价的存在与出口国的名义价格粘性会使得竞争国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出口定价[12];Gopinath等也指出竞争国汇率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出口定价和汇率传递[5];Pennings认为竞争国汇率存在“以邻为壑”的经济效应,竞争国汇率与双边汇率呈正向相关,且竞争国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超过双边汇率的影响程度[6];Mattoo估计了中国汇率变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市场出口的影响程度,认为在不同特定商品、不同出口目的国、不同时间段,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程度存在差异,并指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将增加1.5%~2.5%[7]。国内学者也证实了竞争国汇率的汇率传递,曹伟指出中国同东南亚五国双边贸易受双边汇率与邻国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且邻国汇率波动对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不同[13];王胜等从竞争者价格效应和要素成本效应两种机制研究了竞争国汇率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提出竞争国汇率传递程度与市场份额呈“正U型”关系[14];李保霞指出竞争国汇率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呈驼峰型,且商品技术复杂度和质量越高,企业应对竞争国汇率变动的能力越强[3]。

综上可见,国内关于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学者们均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相似度高,但双方各自在制造业行业与资源性行业分别拥有比较优势。关于竞争国汇率的国内文献相对较少,已有的文献主要侧重于竞争国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但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竞争国,人民币汇率变动将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尤其是对出口相似度高,且具有共同出口市场的东盟国家。客观看待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为我国制定汇率政策推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力求能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贡献:(1)通过考虑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的竞争性,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影响。(2)鉴于中国与东盟在不同的商品贸易的竞争程度不同,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与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不同影响。(3)根据东盟各国收入水平差异,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高收入水平东盟国家与低收入水平东盟国家制成品出口的不同影响。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日本市场上制成品竞争关系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日本市场上制成品出口结构与竞争关系分析

为了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①由于老挝与缅甸两国的数据缺失年份较多,考虑数据完整性,最终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柬埔寨、越南8国作为分析对象。出口的制成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情况,本文选取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 Rev.3)中的第5、6、7和8类②一般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的第5、6、7、8类商品划分为制成品。第5类商品是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第6类商品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7类商品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商品是杂项制品。的商品作为分析对象,计算各国每类商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增长率,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关系分为不存在威胁、部分威胁、逆反威胁、直接威胁和共同受损5种类型。具体如下:(1)当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市场份额均上升,且东盟国家上升幅度更大时,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产品不存在威胁;(2)当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市场份额均上升,且中国上升幅度更大时,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产品存在部分威胁;(3)当东盟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上升,中国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反而下降时,表明东盟国家并没有受到中国的威胁,而是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威胁,称为逆反威胁;(4)当中国出口的制成品的市场份额上升,东盟国家的市场份额下降时,则中国的出口产品对东盟国家构成直接威胁;(5)当双方市场份额均下降时,表明双方共同受损,二者共同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相互之间不存在竞争。

通过计算2002—2018年期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柬埔寨、越南、中国等9个国家的制成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③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Comtrade Database)统计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柬埔寨、越南、中国等9个国家制成品出口日本的贸易数据,计算得出各国制成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增长率,从而判断中国与东盟的制成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关系。由于篇幅关系,具体的计算数据不在此赘述。,发现2002年中国对东盟的制成品出口在日本市场普遍存在直接威胁、部分威胁,但随着时间推移,该竞争关系逐渐减弱,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制成品出口日本市场更多表现为不存在威胁,逆反威胁、共同受损。

(二)研究假设

日本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历史久远,早在东盟成立之初,日本就已经与部分东盟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2008年日本与东盟签订了“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了日本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15]中日建交40余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日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日本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与中国都是外向型发展中经济体,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存在着相似性,贸易方面对日本市场的依赖度均较高,都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双方制成品出口相似度较高,在对外经贸方面存在竞争关系。[1][16]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中国与东盟的制成品出口在日本市场存在竞争。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最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竞争国汇率变动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出口结构与出口定价两个方面。[3]出口结构方面,人民币汇率升值提升了存续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低质量产品相对高质量产品更多地退出市场,提高了留在市场上的整体产品质量[17],还会促进中国出口企业有动力增加研发,引入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18]。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也会引导资源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降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使得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表现更多差异化,缓解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的竞争关系。出口定价方面,竞争国汇率会通过竞争者价格效应影响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3],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出口向日本的商品价格提高,在竞争者价格效应作用下,日本对东盟国家制成品需求增加,东盟国家对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增加。综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人民币汇率升值会缓解中国与东盟制成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关系,增加东盟对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

汇率变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程度不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需求弹性大,对汇率的变动更为敏感。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低质量产品相对高质量产品更多地退出市场,提高市场上的整体产品质量[17];企业有动力增加研发,引入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18],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加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比重。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东盟国家出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影响程度不同。

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东盟出口日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 Rev.3)中的第5、6、7和8类的商品作为工业制成品进行分析,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出口到日本的制成品的影响。按照研究惯例,将第5类和第7类商品列为劳动密集型商品,第6类和第8类商品列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从而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的影响情况。将人民币汇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综合考虑影响出口贸易的其他因素,设定具体模型如下:

具体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二)基准模型检验

考虑到一国的出口贸易会受前期出口情况的影响,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将存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阶,即解释变量存在内生性,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来估计,将模型中的外生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模型的Sargan检验P值显著大于0.1,说明工具变量选择有效,残差二阶自相关检验AR(2)的P值显著异于0,说明扰动项无自相关。具体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全样本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2可知,在全样本东盟国家估计结果中,滞后一期的工业制成品、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系数均接近于1,表明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滞后一期对当期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说明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量存在自我加速效应。2008年日本与东盟签订了“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了日本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15],东盟与日本的外贸合作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

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总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成负相关,说明CRERt减小(人民币汇率升值),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总额增加,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东盟制成品出口日本市场起正向调节作用,与研究假设H2相符。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资本密集型商品总额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存在负向影响,与研究假设H3相符。CRERt减小(人民币汇率升值),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总额增加,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东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日本市场起正向调节作用。原因是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存在着相似性,造成双方日本市场上存在较强竞争性,而人民币升值将从产品、行业、企业三个维度优化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降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使得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表现更多差异化,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促进双边共赢,符合研究假设H2。

(三)不同收入水平东盟国家的异质性分析

由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本文借鉴世界经济论坛按照人均GDP水平划分经济体发展水平的标准,将东盟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其中文莱、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为高收入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为低收入国家④按照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划分标准,发达经济体17000美元以上;中高收入经济体6000~16999美元,中低收入经济体1320~5999美元,低收入经济体1320美元以下。2017年东盟国家的人均GDP,文莱26493美元、新加坡52963,属于发达经济体,泰国6034美元、马来西亚9464美元属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印尼3600美元、菲律宾3017美元、越南2138美元,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柬埔寨1266美元属于低收入经济体。。

从表3回归结果可知,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不同收入水平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影响存在异质性。(1)人民币实际汇率对高收入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日本市场存在负向影响,表明CRERt减小(人民币汇率升值),高收入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总额增加,中国与高收入东盟国家竞争关系减小,与前文的竞争关系分析结果一致。(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高收入国家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高收入国家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影响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CRERt减小(人民币汇率升值),高收入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总额增加。(3)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低收入东盟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影响不显著。

表3 不同收入水平东盟国家的估计结果

五、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不仅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对东盟国家产生“溢出效应”。中国汇率政策成为影响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已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本文选取2001—2018年中国与东盟与日本工业制成品贸易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第三方市场效应,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制成品出口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有助于缓解中国与东盟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关系,对东盟制成品出口日本市场起正向调节作用;(2)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总额增加,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日本市场起正向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东盟国家制成品贸易影响的异质性,本文将东盟国家划分为高收入东盟国家与低收入东盟国家,模型估计结果发现:(1)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时,高收入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工业制成品总额增加,中国与高收入东盟国家竞争关系减小;(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高收入国家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高收入国家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存在负向影响,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时,高收入东盟国家出口日本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总额增加;(3)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低收入东盟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影响不显著。

基于本文的研究发现,建议:(1)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随着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需求增加,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信心,人民币汇率稳定,将给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带来双赢的结果;(2)减少外汇市场干预。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动态调整汇率政策,逐步放宽汇率浮动区间,让汇率在一个较大的区间内双向波动,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制度将提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更加有利于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发展。

猜你喜欢
制成品东盟国家汇率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