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生物学教材中与“酶”有关实验的整合和优化*

2021-11-01 03:12李素婷余景耀
生物学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褐变过氧化氢试管

李素婷 余景耀

(1 广东佛山高明沧江中学 广东佛山 528000 2 广东江门教育研究院 广东江门 529000)

生物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生物学实验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重要概念,形成科学态度与习惯,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以下简称“人教版”)和美国教材《生命的动力(上册)》(以下简称“美国教材”)中有关酶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并在课堂中实践了实验的重组和优化,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希望能以该实验为例,为今后更多的实验设计、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及实验拓展等提供参考。

1 中、美教材中有关酶的实验的比较(表1)

表1 中、美教材有关酶实验的比较[1-2]

在实际开展实验过程中,人教版的实验①用时短,约15 min,常由教师演示代替,或与其他实验合并开展。美国版的实验①用时约15 min,旨在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酶促褐变,研究减缓酶促褐变的发生,初步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这2 个实验都涉及对变量和对照原则的控制,所用材料可相互借鉴,自然过渡,有效整合为第1 课时。人教版的实验②、实验③与美国版的实验③虽然用材和问题的设置有差异,但都力求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制定方案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一般程序,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可在第2 课时开展。

2 有关酶的实验重组优化后(第1 课时)的实验设计

2.1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能说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实验设计的变量控制和对照原则。

2)验证茄子和土豆切片含有过氧化氢酶,能指出过氧化氢酶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事实,具有稳态与平衡观。

3)研究酶促褐变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发现现实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及对结果交流和讨论。

4)观看毒莲藕视频,能结合本节实验内容关注社会热点,提高社会责任感。

2.2 教学过程

2.2.1 创设情境,引入实验探究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过氧化氢,细胞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为氧和水。实验1尝试在体外不同条件下探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表2)。

表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方案设计表[3]

设计意图:重视教材经典实验的价值,该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融合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可帮助学生理解酶的作用机理,可通过两两对照加深理解 “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例如,试管1、4 对比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4 对比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试管4、5 对比证明酶具有专一性,试管1、4、6 对比可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为第2 课时的授课埋下伏笔。

虽然该实验使用的猪肝研磨液味道浓,4 号试管也会因为水气多的原因个别出现卫生香难以复燃的情况,但笔者认为生物学课堂本应让学生感受身边不同的生物材料,允许实验的失败,因为学生会在失败中分析原因,通过重复实验操作积极思考,从而取得进步。

2.2.2 发散思维,深化生命观念 通过实验1 学生对实验所用猪肝研磨液含有丰富过氧化氢酶印象深刻,其他生物材料是否也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2:学生动手将实验材料(土豆、茄子)切成薄片,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存在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该验证实验简单,用时约5 min,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而不是仅来自于教材,学生通过生物材料产生的气泡,加深了对过氧化氢普遍存在的认识,反思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的意义,深化稳态与平衡观。

图1 土豆(左)和茄子(右)滴加过氧化氢后表面产生气泡

2.2.3 创设新情境,经历科学探究 实验2 所用材料切片后,颜色变褐发黑。创设新情境:茄子被切片后,其软组织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氧化过程是化学反应。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切片中的某种酶能加快该反应,使其产生变色发黑的物质,该现象称为酶促褐变。如何减缓酶促褐变的发生?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详细方案见表3。

表3 减缓酶促褐变发生的科学探究过程

该情境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生非常感兴趣,实验能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物学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开展本实验还可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和对照原则,并初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2.4 发展理性思维,激发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节实验能理解过氧化氢酶的意义,酶促褐变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培养学生正确的物质观。播放“毒莲藕”新闻视频[4]:有些商家为了将容易褐变的生物材料以低成本、高售价、好卖相出售,会用重金属超标的工业柠檬酸进行泡制,以不法手段减缓酶促褐变,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激发学生针对新闻事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关注食品安全,可主动向他人宣传酶促褐变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教学反思

开展本实验,应进行预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笔者发现购买的苹果、土豆、莲藕切开暴露在空气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生褐变。查阅资料发现,苹果褐变程度与品种有关,土豆和莲藕因被商家用酸处理很难出现褐变现象[5],最终选择茄子。经过实验,从超市、市场等渠道购买的茄子都会很快发生褐变(图4)。

图4 不同材料褐变快慢对比

融合后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3 个实验能自然过渡,衔接合理,层层递进,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体验应用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师生可有效互动,避免学生按着教材步骤“动手不动脑”的现象。

猜你喜欢
褐变过氧化氢试管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快速评估过氧化氢酶的方法研究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ERK/CT-1通路对氧化应激致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
10个山东主栽石榴品种果实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比较
试管难题
影响牡丹石榴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分析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