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岩 王秀梅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然而,在高校信息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作为思想活跃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以信息化为基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关从业者也要结合大数据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选择合理的方式走一条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的道路,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本文分析了大数据下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2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也对传统的互联网构建模式提出极大挑战。对社交网络和移动交互网络而言,高校信息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在新的领域不断开拓,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深度与广度的新探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在大数据时代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制定相关对策,保证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学生信息的安全。同时让学校在调取学生相关信息时,能够采取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如下特征。首先,大数据容量相对较大,已经超出了传统定义尺度上的数据,这就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有效数据管理和分析。同时,在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认识到大数据数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在地理位置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的分析过程中对数据实现有效管理。其次,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对学生信息和相关数据进行管理时,要认识到数据类型的丰富[1]。由于数据类型层出不穷,因此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对学生信息进行妥善处理与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大量数据信息中提取到有效的信息。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分析效率,滿足多个领域的日常工作需要,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性发展。
二、大数据下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管理教师要善于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数据的处理量进行规范,推动信息处理工作的多元化和创新性[1]。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分析和观察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与判断,深度挖掘学生信息,并对此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大数据在对学生信息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日益发展完善的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都能够充分发挥基础的数据分析作用,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实践方式,对人们的工作产生巨大帮助。
与此同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也必须认识到,要从传统经验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合理应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分析效率和决策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及完善。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例,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进行考量时,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和形式的丰富,充分利用多元化信息网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传统的纸质化报告模式进行颠覆与创新,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借用数据实现科学分析与系统总结。
(二)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体现愈加明显,而大数据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他们更应当结合学生的情况,确保高校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不断完善,促进大数据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创新。相关人员也要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将大数据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数据的归纳整理与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合理判断,制定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相关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实现有效的分析与信息检索,因此,在大数据的帮助下,相关管理者能够给不同需求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此外,从学生就业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大数据相关工作者能够实现对学生就业相关状况的分析。借助这样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招聘单位的需求联系得到了有效分析与汇总,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工作指导,实现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化,实现高校就业效率的提升。
(三)组建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学生管理团队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专业化人员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化学生管理工作团队,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逐步完善,效率不断提升。为此,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团队的水平,组建一支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既要对学生管理工作有足够了解,也要对学生的实情况有系统分析[2]。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大数据分析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高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此外,在对高校学生管理团队进行培训时,高校管理者要选择合理的培训方案,帮助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理论与工具,并最终实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
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校园内部网络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踪与交流,掌握其最新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确保学校热点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关注。还能对突发事件进行舆情引导和舆论控制,从而保证学校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安全。另外,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平台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新闻发布和师生互动来体现。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大数据有着不同的作用。大数据能够助他们实现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也能够让他们对自身的信息进行监控,实现信息安全。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在高校信息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大数据到来之际,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挖掘大数据的奥秘,将其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确保制度体系的完善,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可靠。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从具体的行为对学生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学生信息被不良系统和不良人员侵害。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管理信息网络进行实时监控,设置相关的登录口令,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性[4]。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相关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做好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工作,避免非法者入侵,保障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也能够促使大数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合理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愈加完善,高校信息化水平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这不仅为学生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完善管理信息系統的构建,不仅包括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性,也包括不断推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应用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案之一。作为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性能稳定和迅速便利,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相关人员也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调查,确保在大数据时代随时调取学生的各项信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大数据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三、结语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认识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重要价值。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也要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引入多元化人才,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在充分发挥大数据意义与价值的同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4],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在弘扬中华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同时,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完善,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谦.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探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5-57.
[2]杨阳,苏力,王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讨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01.
[3]王鑫家.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撑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47-50.
[4]丁文刚,朱阳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35-136.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