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10-31 02:50郭艳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思政渗透小学语文

郭艳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落实国家教育目标的要求,是由语文课程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小学语文课渗透思政教育的主要有效途径有:增强语文思政观念,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构建思政隐性课程;创设生活教学情景,注重语文思政的自然性;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目标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思政;路径

一、语文课与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语文学科含有十分丰富的思政课隐性教育资源,落实思政教育具有自然性和重要性。语文课中的思政教育,简言之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党、爱国、爱家乡、团结互助等情感与品质。

二、小学语文课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

新时期,党和中央非常明确又坚定地提出我们培养人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语文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们做真善美的人。

(二)发挥语文课程的特殊功能

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是开展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最优素材库。小学语文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开展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阵地。

三、小学语文课渗透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增强语文思政观念,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语文教师是语文思政课堂的组织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思政教育观念,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在传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我们尤其要注重用整洁的板书设计、标准的普通话、端庄的仪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二)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构建思政隐性课程

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的,含有非常丰富的思政素材,但是它们通常是隐性的,没有直接说教,需要老师钻研、挖掘内涵,有机渗透。如一年级上册开篇《我是中国人》,课文只有五个字:我是中国人。课文展示了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大合照,他们穿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展开着笑脸,背后是天安门和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老师应该结合这些图片,使用展示图片、录播视频等媒体技术,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名字叫做中华民族。我们应该相亲相爱、共同进步。祖国的标志是天安门,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另外,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至两次的“综合性学习”,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为语文思政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作为一个学习单元,分为《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老师可以把汉字的演变和表达形式用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让孩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趣味,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汉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为中华民族而自豪。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景,注重语文思政的自然性

老师创设生活情景,自然而然地把思政教育融于知识的讲授之中,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政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然后请他们做一个对比:现在我们生活在城市里,你觉得乡下的景色、生活和我们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这些问题读课文,指导他们圈点课文的主要信息、读后交流乡下景致的特别之处。再读课文时,我让他们一边读段落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在班上交流,引导他们感受自然、和谐、快乐的乡下生活,让他们通过品读文本,感受乡下人家的勤劳、朴实。我还播放了一段乡下人家一天的劳作生活视频,让他们通过视频的直观画面感受乡下人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自然渗透了勤快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人生观,以及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情感。又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升国旗》,我播放了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人员的服饰、表情、动作等,直观感受升国旗的严肃庄严的场面,领悟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每个中国公民都要尊重和爱护五星红旗。在板书课题《升国旗》时,我不仅展示了国旗,还展示了国徽、国歌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保护国旗、爱惜国徽、会唱国歌。我还播放了天安门第一次电动升旗的记录片、中国工程师林治远叔叔的感人事迹,让他们直观感受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目标

语文思政不能只局限在课内,应该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口语与交际”《我们与环境》,我提前收集有关全球自然环境出现的危机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和播放,引导孩子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我还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例如垃圾要分类、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循环使用等。然后让他们把活动过程中的所做和感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再通过图文组合在班里宣传栏或学校橱窗里展示。我还通过微信群或者家访,深入了解他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完成情况,然后在班里进行评比和奖励,做到了有安排、有落实、有评比、有激励。这样的综合社会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大局意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字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找到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OL].“求是网”微信公众号.

[2]曾海文:浅谈微课在道德与法治SACE-R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综合,2020(8).

猜你喜欢
思政渗透小学语文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