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
【摘要】美国作家戴维·威斯格特说过:“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可见,信任是沟通与交流的开端。信任是教育的基础与合力。信任是相信并敢于托付。 信任的意义就是在一起能快乐。
【关键词】信任;班级管理;教育教学
在教育体系中,通常教师扮演着威严冷静的形象。教师穷尽自己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在教育生涯中,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和观察学生积累到的丰富人生哲理,教予学生;在学生犯错时,教师通常或严厉批评,或循循善诱,但是学生们的接受意愿还是普遍不高,在教育中成果不明显。在我看来,在教育中,需要一种合力,一种连接教师和学生心灵的合力,使教育教学中,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而这种合力来源于信任。学生信任老师,合力自然就产生了。
一、信任是形成班级合力的奠基石
有这么一个“游戏”,规则很简单——放松身心往后倒下去,爸爸在后面准备好在孩子碰到地面之前扶住孩子。乍一听,很多人都会主观地觉得这个游戏很危险,万一后面的爸爸分了神,动作慢了一步没接住孩子就坏了。但请细想,那个是你一生都能依靠的父亲,你不信任他吗?如果不信,你又信任着谁呢?由此可见,信任是何等重要。无独有偶,我自己很成功地教育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在很开心很快乐地配合我学习这样那样的,这不也是信任吗?信任是教育的一种合力!因为信任了,所以向你学习,配合你的要求,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并做得很好。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就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因此,我认为信任的建立是在一个老师接到某个班后的首要任务,要在班里建立学生對老师的信任,要用教自己孩子的方法教自己的学生。先有爱然有信任。先让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的爱,用行动去感化他们。例如每天温和地跟他们交谈聊天、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走进他们的内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处理班里的大事与小事都要公开公平公正……我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知道这个班上的某某同学很喜欢偷别人的东西,在上一学年里偷过很多次。我可不希望这孩子再这样继续下去,于是我在班上说我们班最近有好几个同学不见了东西,因此我就在教室安装了四个针孔摄像头。结果,那个孩子还是继续偷东西,我又不想直接告知家长,因为他家就是开小卖店的,说了家长也不信,会起到反效果的。我只能找他出来聊聊,说班里多次发生了偷窃事件,问他有什么好方法;而他本来就是成绩优秀的孩子,所以也热心的给了好几个建议。最后我就顺着他的话说:“你真聪明,那么我想任命你为班里的小警察,专门保护我们班的财物,不要让它们被小偷光临,好吗?我通过查看班里的摄像头,知道是我们班的某位同学所为,但是我想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悔改。你愿意帮助他吗?”他好奇地问:“怎么帮?”“如果你当好了这个小警察的角色,你就会无形中帮到他了。”他果断地答应了。可是班里还是发生了盗窃事件。于是我又找他来聊天:“小警察,你有没有什么线索?你知道小偷是男还是女吗?”他得意地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我知道:我说出了他的几个特点,详尽的信息令他很惊讶。我说:“我暂时不对外公布,因为我相信这孩子肯定不是有意的,我愿意给他机会。你能好好保护班里的一切吗?包括不让同学们误入歧途。”他低头思考了好一会,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很多天,他在课上不敢抬头正视我。我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于是我在课后常找他闲聊,都是轻松地聊我孩子的事和班里孩子的事。慢慢地他知道我不会对他有恶意,就开始开朗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任命他为班干部,并对他所作的好事大力表扬。如今他已经完全信任我了,没有再偷了。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力,依靠的纽带就是信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及:“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翱翔的空气。”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教育的合力由此产生。
二、让学生信任是形成师生合力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让学生产生对你的信任非常重要。一个班里有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受着不同背景的家庭教育,思想形形色色,如果班主任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整个班就会如同一盘散沙。因此,班主任就要在第一节课上建立威严和让孩子对你产生好感,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带着威严的耐心倾听者。在刚开学的那一两周,班主任要多在教室,可以做到一下课就到班,让孩子知道你与他们同在;同时你也可以在课间好好了解这些孩子从而因材施教。你想:你想了解你自己的孩子在校的事吗?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了解班里的孩子,你就能得到对付不同的孩子的不同的状况的了。课间在教室的你不能带着威严的脸孔去和孩子聊天,相反要温和。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感觉到温暖,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你给予他们的爱,慢慢地孩子们就会对你产生好感与信任。信了,所以愿意跟着你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班的中心力量就会围绕的班主任的话去做。
三、信任学生是形成师生合力的纽带
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上,也可因为信任而放手给孩子去做。了解了孩子们各自能力就安排不同的班干部让他们去担当。做好每个班干部的分工合作的职责,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要其他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听班干部的话,为什么要完成班干部吩咐他们要做的事,做好每个孩子的思想教育后就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去管理自己负责的方面,有不足的就给予指导。班主任在放手后每天只需让每个班干部每天汇报情况就好。因为你信任了班干部,所以班干部们也会相信自己!因为你相信同学们能听从班干部的指挥,所以同学们也会不想自己掉队!因为你对孩子们的信任,换来的是孩子们对你的更加信任。班级的凝聚力就有了!
四、信任是凝聚教学合力的内驱力
因为学生对教师信任了,就乐意跟你学习,那么学习效率就搞高,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孩子们学得开心,老师也教得开心。从心里开始想学就是最大的内驱力,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加强。这不是每一位教师所希望的吗?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对小学生而言,谁可以进入他们的内心,他们就喜欢上谁的课,喜欢做谁的布置的作业,喜欢听从谁的教导,喜欢完成谁下达的任务。为此,我们要从心里出发,以心换心,用心去与他们相处,用心对待孩子们,他们会还你翻倍的心。
五、结语
中国一著名学者说:“信任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信任这扇窗户,温暖的阳光才能洒满心田。”师生相互信任,教师信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放飞梦想,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学生信任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让他们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苦心,主动接受老师,敞开胸怀,拥有学习的动力。每天处于这种信任的环境中,师生纽带增强了,班级管理内驱力、向心力增大了,教育自然也就成功了。信任,是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合力。
【参考文献】
[1]路世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7(05):32
[2]焦晓骏.每天,面带微笑走进课堂[J].教师.2011年36期
[3]朱永新.致教师[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8
[4](美)尼尔森,(美)洛特,(美)格伦著;梁帅译.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社公司,2014.4
[5](美)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社公司,2016.7
[6]李镇西.做做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