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英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学子已成为教育行业的共识,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适龄段学生所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类科目,其不仅要发挥培智、增识的效果,更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助力。为此,德育的渗透融入就显得十分关键,而相关教学大纲中更是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作用与价值。本文就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一、案例分析
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有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性格比较“暴躁”,遇到事情后往往不会选择平静、正确的处理方式,容易气急上火,“怒发冲冠”般地将过错归咎于他人。在日常相处过程中不难发現,其自尊心强,喜欢“赢”,赢了之后会沾沾自喜、居高自傲,但却不能以一颗平静、内敛的态度去面对“输”,“输不起”已经成为他的又一代言词。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深度分析,该学生有着好面子的明显特征,实则是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认可。
虽然他的数学学科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热爱数学,但不刻苦、不踏实,可以说,他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孩子”,可贪玩的心、张扬的个性使其无法在学科知识学习中促成新突破。为此,我们除了在数学教学中寻找有效办法外,通过必要的德育渗透引导其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以数学学科教学满足学生必要的心理需求
案例中的学生渴望得到关注,而数学又是其优势学科,尤其是升到小学高年级后,在数学学科难度提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背景下,该学生依旧能维持在中上游水平,这种“偏科”现象背后不仅有其天分和一定的努力成分在,更有着对数学学科本身的热爱。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案例中的学生在做对一道题之后喜欢和身边人炫耀,喜欢问他人做到哪一步、有什么不会的地方,看似简单的关心与问候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填补自信与自尊空白。既然他爱表现,且有能力表现,教师何不顺势而为,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其夯实自尊、自信,使其明显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体会到数学学科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所在,助于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越走越远。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多边形面积》一课中,笔者会以微课+课堂教学的方式呈现,在微课学习过程中,用语音通话的方式与该学生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其是否能根据微课内容大致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并提出问题:“是否能用纸张进行面积公式推导演示?”他快速且自信地回答:“能!”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便让他与笔者进行视频通话,在屏幕的另一头对他的实践探究过程进行远程指导,在他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后及时给予帮助,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同时监督并有效保障其操作方法正确、推导过程正确、表达无碍、解说正确。随后,当该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公式推导方法后,对其认真观看微课、热衷于探究及课下积极与教师联系沟通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进行充分肯定与表扬。在整个德育渗透过程中,首次让他感受到教师对其自身的关注与认同。第二天上课时,笔者会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推演实验为引,在未提前告知该学生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谁能上台用老师准备好的工具实验推演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同时用眼神望向该学生的方向。经过昨晚的耐心引导,他已经有了充足的信息,对于爱表现、好面子的他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此时,他的手已经举到了“天上”,表现出极其兴奋的状态。这时,笔者便顺势让其上台演示。从他聚精会神、绘声绘色的讲解中,笔者看到了属于他内心的快乐与自豪;随后,笔者顺势在全班学生面前给予他十足的肯定与鼓励。在整个德育渗透过程中,第二次让他感受到教师与全班同学的关注与认同,并获得来自其他同学的钦佩目光,以此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进行思想扭转,更加相信自己。
三、以数学学科教学改变学生错误认知
该学生没有耐心,不知道该如何退让,有点小成就容易沾沾自喜。可见,一方面他需要肯定与表扬,一方面他又需要挫败与教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像老话说的那样“打一巴掌喂颗枣”“打一巴掌揉三揉”。这样,才能让他在挫败中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缺在哪里、该怎样去努力,并且不会因教育方式过度刚猛缺乏阴柔之力而导致其直接对数学学习丧失自信,以至于出现走向教师的对立面的不利后果。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其成绩属于中上游水平,他和优等生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在于: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做题粗心大意容易出错,三是在课下所付出的努力远远不够,四是尚未掌握正确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笔者会先选出班级内数学成绩好、学习态度好、全科发展且脾气性格较好的一名学生作为该学生的“学习榜样+竞争对手”,常常以对抗比拼的方式让其与优等生进行对决,基础题比速度、准确率,拔高题比谁能做得出。在比拼的过程中,该学生能明显地意识到自己与优等生之间的差异,无论为失败寻找怎样的借口,在优等生的“绝对实力”面前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任何怨天尤人依旧无法拉近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除此之外,每一次比拼结束后,笔者都会和该学生谈心,去听一听他失败的理由,当他的一个能接受其负面情绪的好朋友,且会在他抱怨完后“有意无意地”告诉他:“那位优等生每天放学后都会自主学习几个小时。”“我看到他在课间偷偷做练习,他无时无刻不在丰富自我。”先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进行暗示,在该学生摆正学习态度后,笔者便会在私下交谈中“下意识”地告诉他:“那位优等生将我所讲过的重点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并做成了知识框架写到了小本子上。”“我看到他把错题、有趣的题、有难度的题都记录在了一个小本子上,自己错在哪里、解题的具体方法都标注得十分清晰。”以起到教授学习方法的作用。总的来说,笔者遵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性格优势(耐心、踏实等)→做人方法(遇事找自己的责任、积极帮助他人、谦虚等)的顺序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教育方法,让该学生以数学基础夯实、能力提升为主线,循序渐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在被打败、被点拨、主动反思、思考对策、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改变原先不合群、不自觉、不爱学、好张扬的性格,使其逐步走向正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融合心理学知识且符合学生性格特征的方式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并进行针对性引导后,大概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该学生已经成为数学优等生,且浑身充满正能量,他不再暴躁易怒,取而代之的是虚心接受、自我反省;他不再骄傲自满,取而代之的是谦逊温和;他不再纠结于是“赢”还是“输”,取而代之的是微笑从容面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手段,为其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朱霞.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43-144.
[2]黄秋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45-146.
[3]李维霞.运用网络平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效能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21(7):2-3.
[4]任伟平.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4):71-72.
[5]熊智强.有心浇花花更艳——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