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陈玉荣 李惠蓉
[摘 要] 深化高校創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并基于创业教育理念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及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会计专业学生;创业理念培养;会计专业教育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181
1 引言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更要不断深化人才创业教育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处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践学习关系,实现知识传授和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
近些年,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就业难成为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从就业需求、专业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2 会计专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根据文件精神,创业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全面推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地方和高校对创业教育关注度不够
不少高校尚未完全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也尚未将创业规划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落实。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设限较多,影响学生创业积极性。普遍存在创业教育起步迟缓、平台匮乏、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2.2 创业理念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往往更倾向于在校能力,忽视社会发展能力。不论是创业教育课程,还是相关教材建设,都存在严重滞后性。目前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中会增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或是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业比赛,但不少比赛项目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付诸实践。
2.3 师资力量匮乏,针对性不强
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等相关课程,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对于经济实力一般的高校,这类课程往往由辅导员授课,由于自身创新创业经历相对缺乏,对整个创业过程了解不多,仅通过案例教学过于浅显,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创业难以起到引领作用。
3 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可行性分析
3.1 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的关系
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第一,目标一致。两者的培养目标都是服从高等教育的总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质量人才。
第二,专业教育是基石。创业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首先应具备专业技能,如行业认知、经营管理、财务税法等相关基础知识和经验,这是一种显性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智力能力、社交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隐性能力。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能有效发掘行业发展契机,为创业提供可能,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
第三,创业教育是强化剂。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与素养,自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创业教育完全可以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否则创业教育便失去依托,成为空谈。
3.2 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创业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融合模式也不尽相同。根据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专业特点,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研究两者的融合模式。
第一,教育理念要融合。秉承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将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教育理念与创业教育理念相融合。正确认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既要强调专业教育,也要强调创业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理念,在创业教育中引入专业教育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第二,人才培养目标要融合。会计学专业教育有其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管理岗位的合格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开创型个性、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可见,两者有着良好的融合基础,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更高。
第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融合。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又取决于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还要设置创业课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第四,师资及教学管理要融合。创业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现身说法,使学生感性认识。只有撇开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才会得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才会真正形成。因此,学校不妨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引进来、走出去,引进优秀的企业家或创业实干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团队。
4 会计专业学生创业理念培养研究
4.1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第一,构建创业个性结构。受专业自身特点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谨慎有余,个性不足。故发展学生个性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平等、和谐、开放的施教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辨和主动创造的创业理念,使学生个性得以尽情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