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百年的皖北涌现出众多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从皖北萧县走出,立足于相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取向,展开了各有特色的艺术实践。他们的艺术和思想成功地反映出民族、文化、地域和个人艺术追求和谐共融的当代价值,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皖北艺术名人群。王肇民和朱德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王肇民;朱德群;皖北;艺术名人;艺术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皖北近现代艺术名人社群研究——以王子云、刘开渠、王肇民、朱德群为例”(AHSKY4016D87)研究成果。
近百年的皖北,经历历史的风云变幻,涌现出众多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早年留学海外,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以世界文化大潮流发展的眼光,审视本土文化,走中西艺术融合之路,形成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皖北萧县籍艺术家群体。其中,代表人物除了有美术史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王子云和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刘开渠,还有水彩畫家、美术教育家王肇民和巴黎先锋派画家朱德群。他们的艺术思想颇具地域特色,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相同的皖北籍身份与求学经历
从地域文化的层面审视王肇民和朱德群,会发现他们都出生在皖北萧县,黄河故道独特的人文传统为他们赋予了吃苦耐劳的品性。
1908年,王肇民出生在皖北萧县西乡张庄村,少时曾受王子云的美术启蒙。1929年就读国立杭州艺专,在校期间主要受到林风眠现代艺术思想的影响。当时,国立杭州西湖艺专采用的是法国学院式艺术教学观念,写实素描的学习使王肇民激动不已,加上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融入,这一时期的学习为王肇民日后水彩画创作理论“形是一切”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王肇民在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教学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将水彩画从轻盈秀润的小画种转变为浑厚庄重的大型创作门类,开创了水彩画创作与形式语言的新样式,使广东地区的水彩画艺术创作和画家群体日趋繁荣,并走在全国前列。
1920年10月,朱德群出生于皖北萧县白土镇,童蒙时期酷爱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这段经历使朱德群一生的艺术创作都深得传统文化的滋养。1935年,朱德群考入国立杭州艺专,时任校长的林风眠在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拓展了朱德群的艺术视野,并开启了他艺术人生的第一阶段。1955年,赴法国考察时,朱德群感慨地说:“我到欧洲看到西方的抽象画后,感到这非常接近中国的文人画。欧洲到了浪漫主义之后,才慢慢接近中国的绘画思想,其实,东西方走的路子是一样的。”[1]朱德群在巴黎多年的艺术话语实践最终为中国人赢得了艺术上的一席之地,成为法兰西艺术学院“艺术院士”。
总结来看,因共同的萧县籍贯,王肇民和朱德群共享着一份乡土情感。他们相继走出萧县接受艺术教育,在中西艺术碰撞的文化视野中,走出了壮阔的艺术之路,不仅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相交融的可能性,也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奠定了皖北籍艺术家群体的最初格局,为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书写增添了一个新的篇章。
二、艺术观念的建构与话语实践
(一)王肇民:“形是一切”的理念与水彩艺术语言
在绘画题材和表达体系的探索过程中,王肇民艺术思想的核心就体现在“形是一切”的命题之中。在他生活的时代,水彩画被视作一门次要的画种。从材料和媒介上看,它简便易操作,不需要过多的经济支出和时间投入,在有限的空间内即可展开艺术创作。正是在这门精微的艺术语言的基础上,王肇民对于艺术问题的自觉思考和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可探究的学术命题,也是他超越艺术的人格理想的体现[2]。
1958年,时年50岁的王肇民从武汉来到广州美院任教。尽管受制于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依旧在居家生活、日常教学和艺术创作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平衡,并自然地选择了便宜易得的水彩颜料。因此,他开始了水彩画形式语言研究,并为日后广东地区水彩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彩画贯通了东西方两类不同的造型手法:一种是强调写实与再现的西方造型方法,另一种则是源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以“水”为媒介的写意手法。它们与王肇民东西方造型观念兼具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理想相契合,“形是一切”的基础正是西方的素描实践。同时,王肇民将“气韵生动”与“传神写照”的中国画学理想纳入水彩画创作实践,创造出一种由精微至广大的艺术理想。
王肇民总是将日常生活中极不起眼的事物纳入水彩画表现的范畴之中,将石榴、苹果、水蜜桃、香蕉、梨、水仙花、荷花、玉兰花、盘罐等一连串的物象勾勒成图像。王肇民水彩画写实是对物象本质的表达,而不是简单写实形式的外化,是“小画种,大风格”的艺术再造,如《石榴》就呈现出物象秩序的重叠和彩性衍生的视觉化张力。“王肇民先生不是画主旋律的题材,但是他的精神是主旋律的。”[3]王肇民在中国绘画的语言系统中始终坚守着人品愈高则画品才愈高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艺术批评史上的一个范式。
在“形是一切”的艺术理念下,王肇民进行了多重艺术门类的融合性探究,发掘出水彩画现代图像意识在造型与色彩方面的实验性价值,超越了水彩画单一的视觉边界,使广东成为全国水彩画创作的重镇。
(二)朱德群:东方审美情结与绘画意象表达
1997年12月17日,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是二百多年来华裔艺术家首次获得此项殊荣,堪称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事件。
在赴法留学前,朱德群深受林风眠推崇的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他遵循“中西调和”的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尝试吸收印象派与野兽派的视觉语言。他曾撰文称:“我的绘画作风在那个时期是后印象派、野兽派,受塞尚、马蒂斯诸家之影响。”[4]在培养西方视觉意识的同时,朱德群也逐步回归中国文化情感。他始终离不开“水”这一特殊媒介,因水而生的审美体验刺激着艺术家水墨图式和语言的实践。当水与颜料在纸面上碰撞和扩展时,水的流动性主导着全画的视觉效果,令画家的理性创作趋于一种自然的非理性状态,成为朱德群抽象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他的图像结构中,书法笔法、传统山水图式和西式点线面均发生着激烈碰撞。
在1956年,法國画家尼古拉·德·斯塔尔的回顾展给朱德群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巴黎现代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自由精神相契合,给朱德群带来了新的启示。自此,他开始从自然物象的“有形”转向“无形”的抽象空间。“朱德群的画笔所表现的不是纯粹的抽象结构,而是对应于大自然的心灵感动。”[5]如《深处的微光》就将狂草式的得意忘形、野兽派式的大胆用色结合起来。西方现代派艺术家对平面和色彩的探索为朱德群的创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开启了中国文化陶冶下诗性与写意图景的交融。
该时期的代表作《复兴的气韵》反映的正是朱德群在西方远眺故土的一种艺术情思。他试图透过抽象的表象重新探寻和表达自身所承载的中华血脉。艺术的情思超越了时空阻隔,推动了艺术观念的交融,也映射出中国艺术百年的现代发展之路。
朱德群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源自于出生地萧县朴素的民风与早期乡土文化的启蒙,在国立杭州艺专时期融入了林风眠倡导的现代艺术理念。到了法国留学期间,印象派与野兽派艺术观念的影响逐步增强,扩展了他的艺术视野。朱德群的艺术作品最终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完美地诠释了中西文化互动的深刻影响。
三、专诚的艺术理想与教育实践
王肇民和朱德群是20世纪上半叶从皖北萧县走出的艺术家,他们认为艺术具有社会意义,并能够发挥独特的社会功能,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将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实践紧密相连,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
王肇民的艺术实践集中于水彩画领域之中。水彩画原本被视作无关紧要的小画种。在有限的历史情境中,王肇民选择将水彩画与素描相融合,探索形与色如何塑造日常屡见不鲜的小事物。进入20世纪80年代,王肇民的水彩画开始获得关注,他在《话语拾零》中提出的“形是一切”的主张也逐渐为人接受,从而推动了民族艺术语言与形式的实验性探索,并影响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与创作实践。
朱德群的艺术鲜明地诠释了中西文化与思想彼此贯通的可能性。1935年,朱德群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时,深受林风眠、潘天寿、李苦禅、吴大羽和方干民等大家的影响。他们一方面重视中国文化语境中“神似重于形似”的观念,认为“传神写照”在于从自然中提炼出可供描摹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从西方实证主义观念出发,重视造型基础。“林风眠校长不仅设置了西画和中画的‘双螺旋课程,而且,为这‘双螺旋配备了一流的教授。”[6]这两种做法直接指向“中西调合”的时代性问题。国立杭州艺专的教学体现了中西文化艺术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对朱德群艺术思维空间的扩展和艺术思想的生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地处皖北黄河故道的萧县,民风淳朴,有着丰厚的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王肇民和朱德群在20世纪上半叶紧随王子云、刘开渠从这里走出去学习绘画,他们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模式和前卫艺术思潮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之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立场,他们的艺术实践、艺术成就和育人成果存在着超越历史和超越文化的持续性影响,他们共同铸就了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精彩的一页——“皖北艺术名人群体”。
参考文献:
[1]余熙.朱德群:壮游艺术人生[J].中外文化交流,2003(4):33-35.
[2]李公明.王肇民的寂寞之境:思想与艺术的另一种解读[J].美术研究,2007(4):4-7.
[3]周遐.百年王肇民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J].画刊,2007(9):33-40.
[4]朱德群.我的绘画历程[J].文艺研究,2000(5):102-106.
[5]水天中.朱德群和他的画[J].文艺研究,2000(5):110-114.
[6]祖慰.朱德群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36.
作者简介:
潘勇,硕士,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油画、水彩画创作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