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龙(山东省沂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八百里沂蒙山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畜牧业发展迅速,黑猪养殖事业世代传承、历史悠久,却未形成独立的品种,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形成著名地方品种。沂蒙黑猪养殖事业在沂蒙山区人民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默默地滋养着这方水土和这方人,从而为弘扬沂蒙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作为当代沂蒙山区从事畜牧业的业内人员,我们一定要记住党的恩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将沂蒙黑猪事业做大做强,从而为发扬沂蒙精神、传承百年红色基因贡献应有的力量。
沂蒙山区养殖黑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坚实基础,起初沂蒙黑猪主产于沂蒙山区,中心产区位于沂水县、沂南县、莒县三县交界地区,主要分布于沂水县、沂南县、莒县、费县、平邑县、兰山区、郯城县等地区。该品种为肉脂兼用型,在经济困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均广受消费者追捧。
以前,沂蒙黑猪又被称作莒南黑猪、沂南二茬猪等,称呼杂乱,其优良性状未被固定下来,当时遵循自然选择的原则,勤劳质朴的沂蒙群众养殖着黑猪,虽然在具体生产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也经受着遗传变异、突变等因素引起各种损失。从1976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领导下,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人力,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广大沂蒙山区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经过反复实验、精心培育,不断提高猪群性能,固定了沂蒙黑猪优良性状,使沂蒙黑猪养殖业硕果连连。2014年8月7日,原农业部发布了2014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对41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沂蒙黑猪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加入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列,沂蒙黑猪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入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历史上八百里沂蒙山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黑猪养殖虽然历史悠久,受地域限制,沂蒙黑猪发展一直非常缓慢。1976年以前,为适应当时人民群众对脂肪类猪肉产品生活所需,当时生产的沂蒙黑猪脂肪率偏高、瘦肉率偏低。那个时代沂蒙山区地广人稀,耕作粗放,饲料来源较丰富,黑猪养殖采取了放养、半放养模式,逐渐形成了春买仔猪,夏吊架子,秋催肥,入冬出售的习惯,这样的生产模式节约了50%的养殖成本,短时间内催肥又能满足当时人民群众脂肪类猪肉需求,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为黑猪养殖事业争得了一席之地。
1976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猪肉的品质也出现新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沂蒙人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积累新的黑猪遗传性状,培育出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亚型,例如在保留沂蒙黑猪优良性状的前提下,培育出适合做“红烧肉”“烤全猪”等亚型商品猪。
面对沂蒙黑猪虽然耐粗饲、繁殖率高但是生长速度相对慢问题,为提高沂蒙黑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各级政府组织专家专题研究、逐条分析传统养殖沂蒙黑猪利弊,培育出新的亚型适应时代和市场竞争需求,采取激励和扶持沂蒙黑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各类奖励、扶持资金优先用于沂蒙黑猪饲养场的标准化改造建设,特别是圈舍的环保改造、防疫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等,以增加养殖规模,改善饲养条件,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业效益,提高沂蒙黑猪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规模化沂蒙黑猪饲养场生产能力提高30%,粪污无害化处理100%,饲养条件显著改善,沂蒙黑猪养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沂蒙黑猪生产实现优质高效稳定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又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同时兼顾丘陵、山区与平原的条件差别,因地制宜发展沂蒙黑猪优质性状订单式养殖、自然放养、环保养殖、生态养殖等新兴养殖模式。创新养殖模式培育的商品猪既符合消费者对沂蒙黑猪的性状需求,又克服沂蒙黑猪因饲料和环境因素引起生长速度相对慢问题,增强了沂蒙黑猪市场竞争力。
沂蒙精神要点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群众和沂蒙畜牧业一同趟过了历史长河,经历了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洗礼。在动乱年代生活虽然困苦,刚毅的沂蒙群众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有保障、为了代代有肉吃,一粒粒节省出粮食养殖黑猪,做实了黑猪传种工作,从而保障沂蒙黑猪在动乱年代没能绝种。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勤劳勇敢的沂蒙山区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受住了历次历史考验,走上了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中国共产党关爱沂蒙山区群众的冷暖,持续关注群众的吃穿住行,为了提高沂蒙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了沂蒙山区群众顿顿都有肉吃,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沂蒙黑猪地方品种的建设。沂蒙黑猪地方品种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当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彰显沂蒙群众紧跟党的步伐,攻坚克难,努力发展地方生产,稳定地方畜牧品种的伟大品质。
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再次承担起领导沂蒙山区人民群众不断创新和改革养殖沂蒙黑猪生产方式及方法的重任。在具体生产实践中,沂蒙黑猪养殖成就斐然,年均盈利额度数5.6亿元,沂蒙山区沂蒙黑猪养殖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推进“种养”结合、田园综合体和高效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标准化沂蒙黑猪规模养殖、家庭牧场和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养殖模式。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创造性发挥沂蒙黑猪龙头企业优势,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带动207个贫困村和4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现阶段,沂蒙黑猪养殖业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全力以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的道路中继续努力拼搏,再创佳绩。例如沂水县组织发动山东白领乳业有限公司、沂水御膳香有限公司、金锣牧业有限公司等畜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县域内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建设沂蒙黑猪特色畜牧养殖基地,通过项目引导和扶持,鼓励当地群众参与沂蒙黑猪养殖,有力推进了沂蒙黑猪抗风险能力。
沂蒙山区当地的政府打破地域限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优质畜牧产品销售为抓手突出市场导向,抓好沂蒙黑猪商品猪销售。将市场销售作为畜牧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抓紧抓好,市场引领销售,销售促进加工,加工带动基地。积极培育农村畜牧经纪人,提高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销售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提升沂蒙黑猪产品加工能力,为深加工企业和市场提供优质畜产品,帮助养殖基地和群众畅通销售渠道、增收增效,沂蒙黑猪养殖迎着党的政策春风蓬勃发展起来。
作为新时代的沂蒙人和畜牧业从业人员,要责无旁贷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大胆创新,反复实践,努力提升沂蒙黑猪的世界知名度。当前,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沂蒙山区群众的持续努力下,沂蒙黑猪正以其高品质的猪肉、优良繁殖及极高的耐粗饲性能等特点,在各类种猪繁育场担任着不可取代的角色,为生猪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沂蒙山区群众、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类生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