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书生 李粉玲(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秋季来临,天气转凉,畜禽生理进入由应对暑热到适应温寒的调整期。一方面,外界环境的变化,克影响畜禽的机能代谢,机体在适应外界温度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散户畜禽集中免疫抗体水平进入临界期,再加上正值畜禽出栏的高峰期,加剧了病原微生物传播。以上客观因素易引起秋季畜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秋季是养殖场户的收获季,也是畜禽繁殖和出栏的黄金季,抓住秋季畜禽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控,对畜牧业十分重要。
夏季畜禽饲料能量物质成分含量相对减少,蛋白质物质相对较多,这是预防畜禽夏季消化增热的一种措施。秋季畜禽养殖既要满足机体生产营养需求,又要抵御外界寒冷,因此需要畜禽自身产生更多的热量来应对温度变化。在饲料中应适当提高玉米等能量物质成分,增加氨基酸等蛋白浓度,可提高畜禽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同时微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除现用现配外,还要考虑贮存期损耗问题,应适当提高相对比例,为畜禽提供有效营养,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牛、羊等反刍动物应抓住秋季秸秆收获时节,做好收贮、调制工作,备足越冬的饲草饲料。
养殖场应营造一个闭环的生产环境,确保外界疫病不输入,内部防控无漏洞。一是落实消毒措施,完善人员、车辆、物资消毒设施,确保进入养殖场的物资及人员,能实现彻底消杀。二是管控内部流动,养殖畜禽应实行“全进全出”,畜禽流转采用专用通道,人员及栏舍工具流动互不交叉,阻断交叉传播概率。三是预防虫媒传播,特别关注老鼠、蚊蝇、蜱虫等,这是引发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预防蚊蝇应做好粪污、散料、污水、周边环境的卫生治理,确保养殖舍内外清洁干净;及时封堵畜舍墙体、地面缝隙,消除寄生藏匿地;定期驱杀老鼠,并集中销毁。在山区还应增设野猪管控预防设施,可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发生。四是定期对养殖场饮用水质进行监测,确保质量达到饮用水标准。
畜禽养殖生产潜能的发挥与畜舍小环境及舍区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噪音等。一般情况下雏鸡温度控制在21~27℃、成鸡10~24℃,仔猪27~32℃、成猪11~17℃,牛10~15℃。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风速对改善畜舍空气质量十分重要,雏禽应在0.5米/秒、成鸡0.8米/秒,仔猪0.4米/秒、成猪1米/秒,牛1米/秒。光照系数应为雏鸡50勒克斯、成鸡30勒克斯,仔猪50勒克斯、成猪30勒克斯,牛50勒克斯。灯光应错列设置,灯距为高度的1.5倍,一般换算1勒克斯大约为0.2瓦/平方米。舍内氨气、硫化氢浓度分别控制在雏禽10毫克/立方米、2毫克/立方米,成鸡1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猪舍2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牛20毫克/米、8毫克/立方米。
养殖场户推行畜禽规模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户集中免疫两种免疫方式,确保落实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疫病的全面免疫,猪、牛、羊按照规定实施畜禽标识,实现畜禽免疫抗体均合格。在疫苗免疫接种时,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疫苗采购渠道正规合法;二是车辆运输全程冷链、场户疫苗分类、冷藏冷冻、入场免疫携带保温包,确保疫苗效价;三是按照说明书要求稀释、消毒、注射,注射剂量不超量也不少量;四是疫苗免疫废弃物,如废弃瓶、一次性针管等集中消杀销毁。同时,特别关注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净化、预防。养殖场户发现不明原因畜禽死亡,按照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
养殖场户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病死畜禽必须执行“五不准一处理”制度,采取掩埋、化制等方式,严禁病死畜禽销售、运输、屠宰、食用和乱抛乱扔,坚决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病死动物,应在24小时内向辖区官方兽医报告并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养殖场户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实施固粪槽式堆积发酵、密闭发酵罐发酵等工艺,加工形成有机肥,液粪通过厌氧沼气、好氧发酵等方式实现肥水还田,粪污设施应有防雨、防渗、防溢漏的措施并保证正常运转,禁止畜禽粪便露天堆放、污水直排河流。
严禁使用“三无”饲料和瘦肉精等违禁兽药,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猪,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积极配合落实瘦肉精、抗生素残留等监测工作,确保出栏动物及产品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一是符合饲料及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的色泽、味道及组织形态特征均符合要求,而且满足生长阶段性饲料质量标准规定,能够适应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等营养需求,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不受虫害、化学、物理、微生物的污染。二是坚持兽药使用准则。兽药应选择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而且兽药应在职业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忌随意加大用量或改变使用方法,严格执行说明书的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药物,必须用药时,在药物残留期间的畜禽产品不应作为商品出售,应按规定停药处理,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或已经淘汰的兽药,一律禁止使用。三是猪场在使用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应做好使用记录档案,并且保存2年以上。
调运动物应严格执行动物疫病区域防控措施规定,出栏畜禽采取申报检疫制度,获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销售,需货主代为检疫申报的必须提供委托书。县外购回畜禽应执行报备手续,在24小时内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向辖区官方兽医落地报告,做好现场查验监管,进行隔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