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诚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在新余县(今新余市)北岗公社卫生院工作,那时卫生院的条件十分简陋:3间平房,3名医护人员(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位老中医),医疗器械只有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
那时农村的经济条件非常落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看不起病,有病也不敢去看。最让我父亲揪心的是,在偏远农村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因承担不了医疗费只能消极等待病死家中。
1972年的一天,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可我迟迟不见父亲回来,母亲叫我去医院喊父亲回家。我远远就听到医院里传来一阵阵悲痛欲绝的哭喊声。见到父亲后我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父亲说:“一个32岁的男性患者抢救无效去世了。患者腹部疼痛了10多天,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拖到受不了了才送到医院治疗,经诊查为阑尾炎脓肿,引发败血症,耽误了治疗时机。唉!患者正值壮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及时治疗,也不会就这样走了,太可惜啦!”父亲说着眼眶就湿润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宏诚啊,你现在上中学了,将来考大学就学医吧,可以帮帮偏远地区看病困难的百姓们。”在我心目中,父亲一直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我从未见过他落泪。眼前的场景和父亲的嘱咐深深触动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就立志学医,决心努力实现父亲的心愿。
1978年,我如愿考取了江西省卫校宜春医师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的观巢公社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走上岗位后,我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还被选调到区卫生局从事管理工作,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的日益重视。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2009年,新余市渝水全区基层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鼓励当地群众参保新农合,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2013年,为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全区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在每个村委设立一家一体化村卫生室。一体化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连偏远的农村老百姓也可以在自家门口看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更快了: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面实现了城乡统筹,城乡居民更加公平享有医保权益;大病保险待遇的提高、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谈判药品的实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2020年,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得以发挥,分类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保,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医疗事业发生了日新月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能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十分欣慰,并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父亲,我想对您说:“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