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未达标

2021-10-30 02:40林洋
百科知识 2021年20期
关键词:物种报告生物

林洋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类社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开始重新思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也因为这次疫情,原定于2020年在我国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延迟到2021年。这次大会将审议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履约机制,绘制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

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让我们认识生物多样性,看看它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怎样重要的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正面临哪些巨大的挑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这一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于 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一书中首先使用,是Biology和Diversity的组合,即Biological diversity。此后的十多年,该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直到20世纪80年代,“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缩写才由罗森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上,自此,“生物多样性”才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给出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以及食物、原材料和生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生活着超过1000万种形态各异的动物、植物、菌类和微生物。人类每天消费的食物、服装或药物等,仅使用了约4万种动植物,至今仍有成千上万个物种尚未被人类发现。据估计,饮用水、新鲜空气、热吸收、森林与海洋、粮食与授粉等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年度价值高达125万亿美元。仅以授粉这一项服务而言,假设我们需要以人工授粉(人工和技术)代替昆虫授粉,每年的成本就可能高达1530亿欧元。

在国家层面上,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程度、国家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社会层面,生物多样性对于2015年通過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巴黎协定》都至关重要。例如,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要的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大约30%来自“基于自然的解决办法”。联合国于2010年制定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直接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许多具体目标中。例如,它是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与提供清洁水的一个关键因素。所有粮食系统都依赖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授粉、虫害控制和土壤肥力可支持农业生产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还能保障供水和水质,防范水害和水灾。因此,可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视为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基础;反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亟待保护的生物多样性

当前,生物圈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指出,1970——2016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消亡了68%,且这一趋势并未放缓,地球生命力指数平均下降超过一半。大自然提供资源和服务的能力正被严重削弱,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支撑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的关键。

201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196个成员国在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了旨在拯救地球的一系列目标——“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项10年计划——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行动《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以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系统。

每隔几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就会根据各国提交的国家报告和其他来源评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全球进展情况,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这也是针对全球自然现状的权威评估报告。2020年,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出炉。鉴于大多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都将2020年作为最后期限,因此,本次报告实质上对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情况逐一进行了最终评估。报告采用了各缔约国提供的第六次国家报告、更新后的指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评估报告和科学文献中的信息,还参考了两份补充报告,即第二版《地方生物多样性展望》和2020年版《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报告。

在第五版报告中,通过分析、总结生物多样性状况和趋势的最新数据,发现在2011——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行动期间,各国围绕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许多根源问题进行了努力;但是这些努力不足以实现2010年制定的大多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全球在2020年前仅“部分实现”了20个目标中的6个,没有一个目标“完全实现”。报告强调采取行动减缓并遏制进一步损失的紧迫性,并重点列举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助力世界到2050年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物种报告生物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