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意彩

2021-10-30 19:23宋长江
中国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五色工笔中国画

工笔画在中国画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它与“意笔画”平分秋色,占据了中国画的半壁江山。不同于意笔的水墨淡逸,工笔多为青绿重彩。如果仅以墨来画工笔,又非单纯白描,且能从中发现云舒霞卷般的色彩,似乎有悖常理。徐智川的工笔绘画作品恰恰突破了此常理,自出手眼,不囿颜色,却也构造着颜色。

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概括徐智川作品的特色,“墨韵意彩”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他的作品在无色中求色,靠墨本身微弱的色彩倾向,在搭配之间形成有色的效果。也即是说,在作画的过程中,以纯墨作画,后期偶尔加入一些其他种类的黑色。传统画论有“墨分五色”之说,分别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严格来说,这里的“五色”由水分的多少决定,强调墨的深浅变化,而非墨之颜色,因此中国画多以水墨为宗。但在徐智川看来,不同的墨,颜色实有不同,如油烟墨偏暖,松烟墨相对较冷,不同形态的墨,如墨汁、墨碇、墨膏,在颜色上也有差异,甚至不同地区的墨汁在色彩呈现上也会各不相同,如中国墨、日本墨。作品《欲·迷》虽是纯墨晕染,但仍能从中看到人物面部的温润红色、莲花的娇嫩粉色。画面整个背景有种青灰的冷峻之感,烘托出人物徘徊于欲望与迷茫之中无所依、无所从的主题。这种微弱的色彩感在《生命之树组画》中表现得更为明确:右边父亲衣服的红色与紫色、背景石的褐色分明可见,左边母亲的衣服则偏青绿色,背景点缀浅粉色的小花。此外,连中国画、书法中常见的红色印章在这里亦不用彩,改红印为银白色,材料为丙烯银,画面融洽而协调。

“墨分五色”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其中有言:“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这里的“意”有“自然”之义,以墨运五色谓之自然,反之强行用五色状物,反而会与现实相背离。从创作层面来看,徐智川的绘画创作深得中国传统画理之意,得意而尽象。在接受层面,张彦远“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与西方哲学中的现象学有内在契合之处。胡塞尔认为,“事物”并非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而是泛指所有可能存在的对象:物质的或精神的、存在或不存在的东西,现实只是意象世界的一个维度而已。人的意识不是容器,而是灯塔。人认识事物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生成。徐智川墨彩作品中的人物、景物色彩是观者的主动生成,在其“意象活动”之中建构出一幅“意彩”绘画。此时真正的作者是观者,而非绘制者,绘制者只提供给观者一个意象活动的对象。质言之,徐智川工笔绘画作品的基调偏冷,色彩在“有与非有之间”,创作中不赋物象以具体颜色,需赏鉴者调动自己的主观意向填补。

由于对墨的执着,徐智川先前并不十分着意作品的主题,如《欲·迷》《呵护》《兰隐图》《江山·美人》等,均是以美人为载体来感悟生活中的纯真与静穆,也仍在着力于探索墨彩的运用。这些作品意蕴的切近与形象的纯明,构成了审美形态中的优美,而且画中个体既不指向抽象的普遍,也不炫耀抽象的独特。之后,徐智川尝试融合一些宗教意象入画,如《生命之树组画》形制为三条屏,分别为三个人物:父亲、母亲、孩子。左端母亲神态优雅而庄重,双手交于腹部,一腿弯曲,造型取自古希腊绘画及雕塑作品中人物的经典站姿,又似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右边的父亲则糅合了西方古典时期绘画中基督教的圣徒形象,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霜的沉稳;中间孩子坐于莲花之上,取意圣洁、清纯。“莲花童子”是中国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之后演化成为民俗版画,其所代表的生命繁衍之意深入人心。在此画中,徐智川取东西元素为己所用,关于“生命”的主题跃然纸上。近几年,受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启发,徐智川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选择“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宏大主题创作了《梦回凿空路》,极为细致地展现了张骞西行的壮举。该作品为画幅较大的重彩壁画,仍以色、墨为主,线条隐于绘画的主体中。2018年,徐智川带领学生前往云南考察,在腾冲瞻仰了中国远征军纪念馆,感受到了抗战的惨烈,为抗战英雄大无畏的精神所深深折服,因此决定绘制表现“丰碑”题材的系列作品。《丰碑之付心德像》便是其中之一。该画以金字塔形构图,凸显英雄的悲壮与崇高,形式是一以贯之的墨韵“意彩”,体现出徐智川对墨的耽嗜。

“意彩”一词并非笔者自逞臆说,实有根据可依。徐智川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皆师从首都师范大学韦红燕教授。韦教授工作室提出工笔“意彩”的创作观,主张“艺”形写“意”,尊重客观对象,又具作者主观创造因素,有明显的浪漫性和表现性特征。韦教授的工作室目前尚未明确界定“意彩”的内涵,但笔者妄断它似乎不离张彦远之“得意”、现象学之“意向”,囊括了创作与鉴赏两大层面。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徐智川的画风传承了“京派”绘画的神韵。“京派”一般是指民国初年活跃在北京地区、受北京文化与艺术生态影响、有着“国粹”倾向的中国画团体,代表人物有徐燕孙、管平湖、刘凌沧、吴光宇、任率英、潘絜兹、刘福芳等。“京派”上承宋院画的严谨工致、明清工笔的清润秀丽,又吸收西方绘画的造型、光影,形成“镂金错彩”与“浑厚工整”的审美趣味。徐智川在此基础之上,探索着个人的笔墨情调、图式精神,且有着出蓝之妙,目前已取得令人心羡的艺术成果。

徐智川从本科、硕士再至博士,每一阶段皆受到严格的学院美术教育和技法训练,在“技”与“道”的层面均有其过人之处。他是“80后”艺术家群體中的生力军,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正值壮年,无论用墨的探索抑或是主题的撷取,他都有着充分的时间与精力从容面对。鉴往知来,徐智川凭着对绘画的勤勉与悟性,必能在当前的业绩之上踵事增华,大显身手。

(宋长江/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五色工笔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工笔花鸟画
我家的五色梅
李文慧作品
书画名人汇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五色人小组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