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繁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
对于220 kV高强度电缆的安装,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活动时必须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明智地选择施工工艺,其次要充分了解高压电缆的特点,充分把控施工质量,保证高压电缆主体施工的质量,为后期运行的电力系统提供稳定保证。
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某处新建的220 kV电缆线路,本项目1环路敷设的电缆总长为4 km,使用的单根线缆长4.22 km,需要放置11圈蓝线总长度为3.95 km。一根电缆的长度约为4.2 km,该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活动由电工和电缆终端设备进行。
电缆结构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电缆机构特性
(1)电缆输送机在电缆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电缆输送机的传输速度、电缆外径的使用范围等都是重要参数。输送速度一般固定,均在6~8 m/s之间,建议选用。进口设备的价格普遍偏高,约为70 000~80 000 元/台,因此一般在本土厂家进行选购,价格在20 000 元/台左右,所以本项目选用本土产品。
(2)220 kV电缆一般单根长度500 m左右,最长600 m。一般每30 m布置一次输送机,考虑弯曲道路和坡形路段的布置较少,运输车辆的数量也应相应增加。经过分析,每25 m布置1台,同时还应加备用机,综合统计大概需要24台,在施工要求方面基本能够满足。但目前强光缆一般位于市区和隧道,施工井往往设计在500 m以内,每个井口的施工成本较高(约20 000~30 000元),为减少施工进口数量,需要增加26个机器,满足地下1 000 m运输要求。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少机器维修周期,降低地面施工成本。
(3)输送机型号主要有81-151、71-190等,最大直径的光缆外径一般为81~151 mm,小于81 mm的光缆不需要使用增强机,外径大于151 mm的光缆目前本土厂商没有制造能力,结构一般采用两条平行电缆。
运输范围为80~150 mm,以满足一般施工要求。隧道式输送机的运输范围为70~180 m,特点是体积小、易于放置。如果井口直径较小,户外型输送机无法进入隧道,可以选择此机型。
主控箱数量多也会带来一定弊端,如控制难度增大、需要增加投资等。如果总控箱设置过少,压降导致传输电压较低,供电不能顺利到达,输送机走线,造成电缆损坏。实践证明,8个电气箱各设1个主控箱,每条输送机设1个小控制箱为宜,控制多种不同电源的不同控制箱更为稳妥。
所有的小控制箱和主控制箱之间都有电缆,如果电缆截面不足,压降会增大,影响传输的同步性。控制电缆可以选择铜质3 mm×1.5 mm电缆,总长1 550 m,主控箱的电源线为4 mm×50 mm铜芯,小控制箱间的连接线为4 mm×6 mm铜芯线。
滑轮种类较多,按材质分为铝滑轮和钢滑轮,也可以按照功能分类,分为直滑轮、转弯滑轮、井口滑车等。滑车多采用全铝滑车,具有轻便耐用的优点,根据电缆建设规定,滑轮根据重量每5 m放置一次,如果有坡度,需要考虑增加,一套输送设备大约需要120个,转弯滑轮需要配备20个。井口安装2个四轮滑轮,用于固定缆索,防止缆索与渠壁碰撞,方便运输。无须使用无特定位置的拖拉机,可手动控制电缆末端方向,电缆充电电缆为五液式,起重质量应达到20 t。
电力线路首次采用25 mm2铜质三相铜缆,26台运输设备仅安装2个接入点。试验发现,头端输送机的转速比端部输送机的转速快,容易导致高压电缆的拉拔和运行。由于供电点太少,供电线路断面小,电压下降。为此,安装的铜底座不小于50 mm2的四相电源。每200 m即每8次出货,施工电源箱与主控箱相连,作为载体电源,使载体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隧道软段每30 m安装1个电缆箱,电缆小车4 m左右放置1个。在弯道和陡坡上,电缆和电缆滑轮可能更密集。传输设置完成后,将电源线连接到控制线。每条输送机的小控制箱相互成排连接。每7~8包都配有一个主控箱,与每个控制箱、电源和控制线相连。如果输送机关闭,主控箱可以切断电源,暂停整条线,避免电缆损坏。电缆安装工具连接到位后,必须由先导操作通电,检查电缆和机器是否正常。
在室温控制下,电缆护套和绝缘层变脆,导致护套和绝缘层损坏。此时严禁铺设电缆。12月初铺设第一条项目电缆,温度为0,为防止电缆损坏,井内安装电缆室,棚内安装电加热器对电缆加热24 h以上,保证电缆本体温度不低于5 ℃。保持洞内温度,采取隔热措施,如在井内放置取暖设备、防风等。设定温度时,需要注意空气流通,通风设备应放置在电缆隧道内,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铺设电缆的过程中,拖运机的启停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和执行,因此必须保持良好沟通。信号存储在隧道内,主要部件如电缆卷筒、传输控制箱等关键部件,均配备通信设备,制定统一的命令信号和动作规则,安装在2个主电源箱上。此外,应确保每根电缆放置整齐。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的固定是关键,对于电缆的接入和使用具有特殊意义,施工人员应针对不同的电缆敷设方式采取不同的固定措施。垂直敷设电缆时,施工人员需要固定电缆和每个支架相互接触;水平敷设电缆时,应固定在弯曲位置和电缆头端和末端;若电缆敷设距离过长,应结合电缆实际敷设长度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
施工单位在正式铺设电缆时,应控制安装速度和电缆弯曲程度。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电缆敷设作业时,应严格控制安装速度,安装高度不得超过15 m/min。
电缆制造商在出厂前应优先考虑电缆前面的电缆拖环。避免线缆损坏和拖拽电源,拉线开启时拉力控制在3 kN/m2以内。在转弯过程中,电缆的转弯面积不能过小,避免在转弯过程中电缆绝缘损坏。电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问题,敷设电缆时,施电缆接头位置和电缆终端位置、长度必须严格把控,且应保证电缆敷设整齐。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如表2所示。
表2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 单位:N/mm2
(1)瓷套式终端头安装。
安装电缆瓷套式终端头时,施工单位应明确终端头的电缆端头及基准,此外还应测量瓷套的高度。安装瓷套终端头时,应考虑终端头和电缆的尺寸要求,剥下电缆的外保护层,刮掉电缆的石墨层,进行加热工作。
一般由施工人员对电缆包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80 ℃左右。连续加热2 h后,应消除电缆的机械应力。根据端子尺寸要求,将电缆导体剥离,使用砂纸打磨导体台。安装瓷套端子头时,将端子柱插入电缆内芯,使用压模将二者完全结合。二者结合后,打磨接头处压痕,保证表面光滑。
(2)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
安装预制中间接头时,应将电缆放在接头井的最终接头处,在中心线处切断,按照预制中间接头要求的尺寸加工电缆,类似瓷套终端接头。
剥离电缆外保护层,刮去电缆石墨层,进行加热,正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将对电缆包进行加热,温度应控制在80 ℃左右。连续加热2 h后,电缆的机械应力将被消除。根据接头安装的尺寸要求,在电缆绝缘屏蔽层端部进行标记,使用刨刀刮除电缆的绝缘屏蔽层,注意电缆末端的过度倾斜。将预制中间接头的端子套入缆芯内,使用压模连接,用砂纸磨掉两连接部分的压痕。此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应在两者连接处安装均压套管。以上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将电缆表面清理干净,放入预制件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资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电力资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为了满足个人和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保证电缆安装活动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充分结合施工环境,采用合适的安装技术。安装电缆终端时,必须根据终端类型仔细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未来电缆的安全使用,奠定基础。施工人员必须坚持电缆敷设原则,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