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证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1-10-30 07:37顾秀云宋秀梅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症候汤加减黄芩

顾秀云,宋 振,宋秀梅

1.盐城市滨海县中医院脾胃科,江苏 盐城 224500;2.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湿热蕴结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极高,主要是指机体直肠或结肠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明显发生变化,据调查显示,UC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UC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UC[3],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仍然偏高,且如果停药容易复发。由于中医药的成分复杂,相比于西药,具有针对病症点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治疗作用[4],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优势巨大,但目前对于中西医联合治疗U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UC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以及对应激指标水平进行分析,以其为临床治疗UC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盐城市滨海县中医院就诊的U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2±6.78)岁;病程0.8~15年,平均病程(6.8±3.2)年。联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0.5±6.82)岁;病程0.9~16年,平均病程(6.9±3.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西医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5]中关于UC的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拟定中医症候诊断标准[6],属于湿热蕴结证者;(2)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可正常沟通交流者;(3)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患者;(2)伴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3)已经接受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给于西药美沙拉唑肠溶片、抗生素及抗感染药物治疗。

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天枢、曲池、合谷等穴位,采用长约32 mm毫针立即直刺穴区,当穴区出现麻胀感即为得气,之后行泄法,将毫针留在其中30 min,10 min后行针一次,共5次作为一个疗程,2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黄芩汤加减治疗,方剂:黄芩8 g,大枣8枚,炙甘草4 g,白芍6 g;其中脓血便者加败酱草6 g,金银花8 g;腹泻严重者可加乌梅8 g,五味子9 g;腹胀、腹泻严重者可加枳壳4 g与厚朴8 g,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至200 ml。每日1剂,每日口服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测指标

1.3.1 临床疗效观察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标准[6],(1)显效:治疗后,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后可见黏膜病变明显好转,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有效:肠镜检查后可见黏膜病变有所好转,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可见黏膜病变、主要临床症状均未发生改善甚至加重。

1.3.2 中医症候评分 中医症候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症状按照0、1、2、3分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症候评分一次。

1.3.3 应激指标检测 采用比色法检测GSH-Px、MDA和SOD指标水平。

1.3.4 安全性观察 对所有患者从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有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头晕+四肢乏力)/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中医症候评分、应激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定性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42,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中医症候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症候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s) 分

注:对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b P<0.05。

组别对照组(n=30)联合组(n=30)腹痛腹泻脓血便治疗前2.92±0.36 2.89±0.38治疗后1.42±0.43a 0.58±0.38b治疗前2.55±0.42 2.53±0.44治疗后1.50±0.45a 0.72±0.23b治疗前2.25±0.38 2.27±0.35治疗后1.38±0.46a 0.62±0.29b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GSH-Px、MDA、SOD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GSH-Px、SOD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MDA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H-Px、MDA、SOD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H-Px、MDA、SOD指标水平对比(±s)

注:对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b P<0.05。

组别对照组(n=30)联合组(n=30)tP GSH-Px(mg/L)治疗前90.18±9.25 90.25±9.32 0.029 0.976治疗后98.32±8.29a 121.45±12.13b 8.623 0.000 MDA(mmol/L)治疗前10.12±0.87 10.36±0.98 1.003 0.320治疗后7.35±0.84a 6.25±0.75b 5.35 0.00 SOD(U/ml)治疗前80.35±8.45 80.38±8.56 0.013 0.989治疗后90.12±9.23a 103.25±11.32b 4.924 0.000

2.4 安全性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且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略低于联 合 组(73.33%VS 80.00%,χ2=0.373,P=0.761,P>0.05)。

3 讨论

UC是一种以炎性反应为主的肠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脓血便等症状,传统中医学认为UC在中医中属于“肠癖”、“久痢”等范畴[7],主要与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UC主要的发病基础为脾虚失健,其发病的主要诱因为饮食失调,古书《景岳全书泄泻》中记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古籍《内经》中记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则食不化”[8-10],故治疗UC主要应调气活血、清热祛湿,另外加以涩肠止泻。

黄芩汤是由白芍、败酱草、黄芩、大枣、厚朴、乌梅、炙甘草、枳壳各、仙鹤草、五味子、三七等制成的药汤,其中白芍味苦、性温,属胃经,主要用于脾胃气弱、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有学者研究[4]发现白芍中的总苷可改善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黄芩味苦、性寒,归属胆、大肠、肺、小肠经,主要用于胸闷呕恶、肺热咳嗽、湿温、湿热痞满等症状的治疗,黄芩中的黄芩醇、黄芩素等物质,具有抗炎、保肝、解热、利胆等作用;炙甘草主治阴阳两虚,现代医学主要用于心血管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治疗,有和中止痛的功效。研究发现[11],黄芩汤联合柳氮磺砒啶治疗UC,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UC患者抗氧化物质明显衰竭,表现为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UC,研究发现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机体抗氧化与氧化的平衡状态,但治疗组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佳,表明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应激指标水平,可以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UC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UC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应激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的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症候汤加减黄芩
更正说明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