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新程 王仲 朱银 柴先杜 孙近
双酚A在纺织行业作为显色剂、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等化学助剂来使用,主要存在印花胶浆中,形成溶剂残留。双酚A 属于内分泌干扰化学品,可导致内分泌功能障碍,引发某些儿童及成人疾病[1]。在儿童中可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过早的二次性发育和儿童肥胖等。在成年人中,它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孕、糖尿病和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有关。由此可见双酚A对人类健康存在着较大的风险。2018年起, OEKO-TEX协会在最新版STANDARD 100by OEKO-TEX产品认证的检测标准和限量值要求,将双酚A列为限量使用的溶剂残留类物质。
婴幼儿及儿童用袜子是一个很重要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产品,从宝宝出生一直伴随左右,保暖,清洁卫生,避免脚趾损伤,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袜子作为纺织服装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类化学品,且会有部分化学品残留在产品中,最终与人体皮肤接触,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和儿童更易发生健康伤害,对婴幼儿及儿童用纺织服装产品进行化学品安全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本文对市场中婴幼儿及儿童用袜子产品中双酚A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并构建产品中双酚A的质量安全风险,以量化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接触纺织化学品的情况。
样品采集按随机原则进行,同一次采样中,原则上同一企业、同一品牌的同一种类产品不得重复。分别从线下流通领域采集80批次产品,网络电商平台采集40批次产品,共计120批次样品。
双酚A的检测方法标准按照SN/T 4424—2016《进出口纺织品双酚A的测定液相色谱法》进行[2]。其原理是,采用微波超声萃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FLD检测器进行双酚A的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检测数据结果,按照GB/T 22760—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进行[3]。
对监测结果按照样品采集渠道进行分析,见表1。
从表1可知,在线下流通领域的商场或超市中采集的80批次样品中,有1批次样品有检出,检出率为1.25%,但其双酚A的测试含量是所有样品中最高的,为37.2mg/kg。线上网络平台中采集的40批次样品中,有4批次样品有检出,检出率为10.0%。
表1 采样渠道监测结果情况
监测样品购买单价价格最低为3元/双,最高为150元/双,不同价格范围的样品监测结果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价格范围的样品监测结果情况
从表2可知,各个价格范围样品中均有样品检出双酚A。但是10元以下价格范围的样品有2个批次检出,占检出批次的40.00%,其检出率达6.90%,且检出最高双酚A含量的样品也在该范围内。而10元以上价格的3个档次,各只有1个批次样品有检出,占检出批次的20.00%,其检出率分别为2.38%、3.13%、5.88%。
采集的样品主要分为3岁及以下婴幼儿穿着用袜子、3岁以上和14岁以下儿童穿着用袜子两类样品,其监测情况见表3。
表3 样品种类监测结果情况
由表3可知,58批次的婴幼儿袜样品中有3批次检出,检出率为5.17%,有一批次婴幼儿袜中检出本次监测样品中最高的双酚A含量。而62批次儿童袜中有2批次检出,检出率为3.23%。
在采集的120批次样品中共有5批次样品检出双酚A,检出率为4.17%。监测样品中双酚A的测试含量最高为37.2mg/kg,最低为1.2mg/kg。从采样渠道看,网络电商平台的样品双酚A的检出率比线下流通领域的检出率要高,反映网络电商平台的样品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要比实体店高。而从采样单价进行分析,样品价格越低,样品中双酚A的检出率相对会高一些。但是,在较高销售价格段,仍有样品检出双酚A,表明销售价格对样品中是否检出双酚A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实际消费中,消费者应该理性对待价格与质量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从样品种类分析,婴幼儿袜和儿童袜检出双酚A的概率相差不大,表明它们均具有潜在的安全质量风险,不容忽视。
双酚A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属性,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存在致癌致病风险。袜子等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皮肤密切接触,若产品中含有双酚A,其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的迁移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伤害。按照GB/T 22760—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中危害程度划分[3],将双酚A的伤害程度定为“严重”。
当婴幼儿及儿童袜子中存在有害物质时,对人体产生伤害与有害物质迁移的概率、吸收概率、人体暴露概率等有关。根据文献报道[4],纺织品中双酚A的迁移率为0.005,经皮服进入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为0.01。故将婴幼儿及儿童袜子中双酚A的迁移概率设定为0.005,双酚A被身体吸收利用概率设定为0.01,同时结合本次监测情况,双酚A的检出率为4.17%,在忽略婴幼儿及儿童穿着袜子的时间,则婴幼儿及儿童暴露在双酚A中的概率为0.0417。即双酚A发生伤害的可能性为迁移概率×吸收概率×暴露概率,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双酚A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GB/T 22760—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要求[2],将伤害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依次分为Ⅰ(概率>1/2)、Ⅱ(1/10<概率≤1/2) 、Ⅲ(1/100<概率≤1/10)、Ⅳ(1/1000<概率≤1/100) 、Ⅴ(1/10000<概率≤1/1000)、Ⅵ(1/100000<概率≤1/10000)、Ⅶ(1/1000000<概率≤1/100000)和Ⅷ(概率≤1/1000000)等级。结合表4中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双酚A的伤害可能性等级为“Ⅶ”级。
根据GB/T 22760—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第4.5条要求[2]:针对某种危害,根据其所导致的伤害发生的可能性、伤害发生的程度,可估算出消费品该种危害的风险等级。双酚A发生伤害的程度为“严重”,伤害可能性等级为“Ⅶ”级,通过标准给出的矩阵图例法,双酚A的风险评估等级为“可容许风险”。
本文对采集的120批样品进行双酚A的测试,通过双酚A的检出率的分析,反映出双酚A在婴幼儿及儿童用袜子产品中使用的现象和潜在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结合文献中毒性安全信息研究,初步分析了婴幼儿及儿童用袜子产品中双酚A的安全质量风险评估,为以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文中双酚A的伤害发生概率中迁移率和人体生物利用率均检索于文献以及样品数量的代表性问题等,会导致风险评估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大力开展和完善婴幼儿及儿童用纺织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形成检测“大数据”,同步结合更多的危害识别和暴露评估等毒性安全信息研究结果,就能够更好地评估婴幼儿及儿童用纺织品中质量安全风险,保障婴幼儿及儿童的穿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