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29 08:39龚锐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效果小儿

龚锐

摘要: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把入院医治(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视作实验对象。两组实验对象,据随机单盲法,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展开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干预,所得试验数据(组间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数据,总结可得,在行静脉输液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行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措施,其效果更好,能够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且将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进一步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效果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的一种,儿童在实施静脉输液的时候,由于自身年龄过小、血管较细,加之容易发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比如:哭闹不止、好动等,进而导致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最终引发护患纠纷,基于该种情况,需要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而常规的护理措施,其预后并不理想,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作为新型的护理措施,效果相对较好。此研究,针对行静脉输的患儿,临床的护理措施,实行探讨,选用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实施干预,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入院医治(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行静脉输的患儿,视作实验对象。两组实验对象,据随机单盲法,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50例,实验对象年龄为,1岁至5岁,均值为:(3.36±1.14)岁,27例为男患儿,23例为女患儿。

研究组:50例,实验对象年龄为,2岁至8岁,均值为:(4.08±1.25)岁,25例为男患儿,25例为女患儿。

以上组间数据比较后,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在患兒入院时,指导其实施常规全面的检查,并进行常规性的静脉输液,与实施心理干预,主动安抚患儿情绪,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研究组护理人员,则展开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干预,内容详细如下:①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每个星期,针对小儿输液中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展开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实施相应的总结归类。②针对组内的护理人员,实施专业的护理培训,提升其小儿静脉输液护理的技能。③针对患儿静脉输液,计划相应的个性化护理。在实施输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等措施,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并注意观察滴注的速度,防止发生感染事件。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无菌操作。④加强质控管理环节。需选择一名经验充足的护理人员,不定期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展开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实施整改。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85至100分、较为满意:60至84分、不满意:0至59分。

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3.2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等。

1.4数据处理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X土s) 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 [n (%) ]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由表1数据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由数据显示,干预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可以使患者的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到达治疗的要求,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有效剂量。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不完善,较易发生诸如肺炎、感冒等疾病,一旦发病则需要实施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儿而言,其容易哭闹不止、好动等,都将会诱发不良事件,这对患儿的治疗是十分不利的。为此,需要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比常规护理干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护理措施效果更好,能够通过小组的成立,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其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同时,经专业的培训,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其专业技能,确保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上所得数据,实行总结,能够得出,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优越性,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小莉,王怡,李丹.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2):128-129.

[2] 杨春霞.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21):122-124.

[3] 程德芳,王娟. 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6-7,10.

[4] 姜小燕,吉燕,邵蓉蓉,等. 小儿急诊输液室用药安全风险与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9):40-42.

[5] 张玉,李枝国,袁娇.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147-3150.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效果小儿
小儿难养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