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帝的新装》为例看童话的教学

2021-10-29 01:20孙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孙萌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即:当在教童话时,要把握童话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关键特征,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当今,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当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误导、误教,笔者结合《皇帝的新装》经典课例,阐述如何把童话真正当成童话来教。

关键词:童话教学 问题 教学策略 《皇帝的新装》

童话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独特的体裁,它没有小说那样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寓言精悍短小的篇幅,更没有说明文那样严谨的语言要求,却因其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而独树一帜,而《皇帝的新装》是童话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经典之作,其经久不衰。早在20世纪90年代,《皇帝的新装》便被收录于我国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并延续至今,并且,文学界对于《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从未停止,如:1993年金宗威在《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中发表文章《骗子·镜子·刀子——重新理解〈皇帝的新装〉》,在文章中,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安徒生是童话作家,不是阶级斗争的战士,两个骗子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1999年庄美芝在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发表文章《媚俗与虚荣的一面镜子——重读〈皇帝的新装〉》,在文章中她指出,这个作品不是只揭露一个皇帝,而是抨击人类共有的媚俗与虚荣。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读者对其进行多元解读,如2020年李滨芝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发表文章《以文解文,相映生辉——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文章中,她将《装在套子里的人》和《皇帝的新装》作类比,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要想彻底挣脱套子的束缚,就要有更多像小孩子一样敢说真话的人站出来;2020年高吉国在《“看到”与“相信”——〈皇帝的新装〉新解》中指出,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私心。

由此可见,文学界对于《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从未停止,作为童话,《皇帝的新装》不仅经典,而且极具教育意义,因而以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当下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具备文体意识

《皇帝的新装》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引发了诸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对童话这一文体模棱两可,忽视了童话“想象、夸张”这一突出特点,反而将童话当成小说或是寓言来读、来教,以2021年张丽嫚发表了题为《〈皇帝的新装〉教学精微设计》为例,在这篇教学设计中,作者指出,这篇课文是按照故事的缘由、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记叙的,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对童话的一种误解,童话之所以为童话,其突出特点不在于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而在于奇崛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这样的现象只是当下教学现状的一个缩影,却反映了当下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没有文体意识。没有文体意识就不能准确把握文本,就无法将文本的真实“面貌”准确呈现给学生。

2.提问低效

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都会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有些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却是少之又少。例如颜娜在《初中语文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例析——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中指出,在课堂提问环节,许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接龙复述课文”: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样描写皇帝爱新装的?两个骗子设计了怎样的圈套……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概述课文的能力,这样的提问看似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实际上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语文教学,特别是童话教学,极易出现这种由于误解教学目的而出现的低效提问,这样的提问虽然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却对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作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而设置许多显而易见、通俗易懂的问题显然是对教学目的的误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一体”“这一篇”“这一课”学有所获,即:在教童话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高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童话故事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学生的“获得性”才应是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如何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1.明确文体,找准“航向”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指出,要依据文体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要想把童话教的像童话,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文体意识不仅要体现在教师以“教育者”身份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还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以肖培东老师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为例,在导入环节,肖老师开门见山的给学生抛出问题:你们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随后他紧紧抓住童话特点提问: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的?以此引出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这样的提问简明清晰,在教学伊始让学生明确文体,能够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时,肖老师以童话这种文体“夸张”的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童话中最有夸张力的细节,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同时又一次强化了童话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可以说,文体意识贯穿在肖培东老师课堂环节的始终。

由此观之,要想真正读懂童话、教好童话,首先就要明确童话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指出,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存在三种身份,分别是读者、研究者、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无论教师以哪种身份进行文本解读,都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为了避免模糊童话和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自主总结出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从而为文本找到正确的解读方向。

2.抓住关键,巧设主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心骨,可以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也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得当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为了上好童话课,把童话教的像童话,必须设定符合文体特征和学情的教学目标,而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定恰当、关键的问题必不可少,这种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在肖培东老师《皇帝的新装》课例中,为了教好童话,准确把握文体,完成“通过文本细读体会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这一教学目标,他设定了如下的主问题:这个童话中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一个细节你觉得是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不仅把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体”——童话,还把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篇”——《皇帝的新装》,肖培东老师帮助学生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有效的推动了课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主问题犹如火车的行进轨道,能帮助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要想把童话教的像童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文章最精彩、最突出、最有特色的部分,设立能推动课堂进度、促进学生理解的主问題。

3.以读促悟,加深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教学中起着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童话这种文体而言,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夸张,领悟夸张所带来的神奇效果,朗读必不可少。正因为朗读重要,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而且还要让学生读好,不仅要让学生读顺,还要让学生读懂。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好、读顺、读懂呢?肖培东老师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他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夸张,感受这篇童话中人物夸张的行为和语言,多次对学生说“哎,同学们,要想读出这件衣服的夸张特征,你觉得要读好哪几个词?”“好。你把这句话读好”“所以读这几个词的时候要带有夸张的味道”……他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皇帝的新装》这一具体的文本给予学生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方法朗读,在朗读中进步、提升。

读好夸张之处才能真正理解夸张,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童话时,对于朗读方法不能泛泛而谈,要提点学生注意读好关键字句,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节奏等,通过具体的朗读指令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朗读方法、感受童话的夸张之处。

综上所述,童话是一种特殊的体裁,它的情节不比小说跌宕起伏,语言不及寓言短小精悍,格式也不如说明文严谨,其“想象、夸张”的文体特征在教学中极易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教师才更应关照文体本身,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让学生明确童话的特点,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童话故事巧设主问题,让童话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具体的朗读指令教会学生学会朗读,让他们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自主体悟,加深对童话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金宗威.骗子·镜子·刀子——重新理解《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3,(3):26-27.

[2]庄美芝.媚俗与虚荣的一面镜子——重读《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教学,1999,(8):31-33.

[3]李滨芝.以文解文,相映生辉——以《皇帝的新装》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3):95-97.

[4]高吉国.“看到”与“相信”——《皇帝的新装》新解[J].今古文创,2020(31):25-26.

[5]张丽嫚.《皇帝的新装》精微教学设计[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2)32-33,58.

[6]颜娜.初中语文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例析[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3):26-27.

[7]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9-47,56-60.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皇帝的新装》后传
《皇帝的新装》续编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