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爱叶
摘 要:目的 探讨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完成疼痛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模式)和循证护理组(传统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护理组,患者认同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同传统护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规范饮食、遵医用药、合理作息以及控制情绪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于术后护理中有效运用,可将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遵医行为显著改善,可促进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总体护理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循证护理;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036-02
临床针对患者在实施腹腔鏡手术期间,即使造成较小创伤,但术后仍会呈现出疼痛症状,使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对此通过有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将预后改善,意义显著[1]。循证护理方式的有效运用,对于患者各类合理需求可以有效顺应,对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完成个体化护理干预,使其疾病恢复获得显著促进[2]。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旨在探讨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完成疼痛护理干预后的可行性,为了达到总体护理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0例,传统护理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6.59±5.59)岁;循证护理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6.66±5.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表现出较高术后疼痛护理依从性。
排除标准:存在凝血障碍;存在沟通障碍。
1.3 方法
1.3.1 单一护理组
密切关注患者恢复情况,合理展开引流管、穿刺孔与呼吸道护理干预,在患者护理期间有效融入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3.2 联合护理组
(1)在临床护理期间。对于已出现问题进行查找,疼痛情况通过疼痛数字量表完成对应评估,对患者具体疼痛位置以及疼痛程度展开认真询问,以对疼痛真正原因加以明确。(2)对于提出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在以自身护理经验为基础条件下,合理完成资料文献查阅。对于提出问题做好每日总结工作,并完成合理性、有效性解决方案制定。③积极展开护理干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系列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使其疾病新认识有效提高,提高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在同患者进行交流期间,需确保主动热情,合理完成不良情绪疏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此外加强呼吸道护理力度,告知患者相关保暖措施,避免呼吸道因为冷空气影响而出现感染诱发现象,从而减少其他因素针对创口造成的刺激。此外,为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感,可将吸氧时间有效延长,或者对于术后四肢或者躯干疼痛患者合理对其给予对应按摩操作,使肌肉中乳酸堆积获得显著降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使其疼痛感获得显著缓解。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主要通过疼痛数字量表完成评定,0~10分,越低分值,对应术后疼痛感越轻[3];(3)比较两组《院制遵医行为评定量表》评分结果,于规范饮食、遵医用药、合理作息以及控制情绪评分几方面展开,越高分值,对应遵医行为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表现形式为[n(%)],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现形式为(x±s),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比较
循证护理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护理组,患者认同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循证护理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同传统护理组比较,未呈现明显差异(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循证护理组规范饮食、遵医用药、合理作息以及控制情绪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胆囊疾病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一种,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胆固醇分泌量突增、胆固醇吸收能力消退等存在相关性。发病初期,患者胆囊组织及功能表现出较少损害,但病情不断严重后,上述器官组织功能所受伤害显著增加,甚至导致呈现出其他慢性疾病现象,例如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萎缩等,使患者机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4-6]。治疗期间腹腔镜手术有效运用,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痛苦,但会使患者呈现出一定程度消化道功能紊乱,并且出现术后疼痛,使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意义显著。循证护理方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针对患者展开必要康复指导及护理干预,使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获得有效改善,提高其认同度,有目的、有组织展开护理干预,使护理服务效果进一步提升[7-9]。
本次研究发现,循证护理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护理组,患者认同度高于传统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循证护理组规范饮食、遵医用药、合理作息以及控制情绪评分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充分证明循证护理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于术后护理中有效运用,可将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遵医行为显著改善,可促进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总体护理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崔丹.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17-18,21.
[2]王晓晓.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6):922-924.
[3]李晓莉,袁媛,王迪.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C]//2018年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专集.2018.
[4]刘晓静.循证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98-299.
[5]卫红艳.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0,7(33):159-160.
[6]寇光荣.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室腹腔镜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8):2808-2809.
[7]郑旭.优质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79-1680.
[8]张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中的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20,5(19):173-175.
[9]刘秀林.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