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铭 张世洪 杨虎 陈光勇 周刚 肖坤建
摘 要:鲜食糯玉米也称菜用玉米、果蔬玉米,是指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收获的糯玉米。鲜食糯玉米富含维生素C,粗纤维含量高达16.36%。硒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倍,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地选择、播种、施肥、田管、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鲜食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詞:鲜食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4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我国糯玉米杂交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山东烟台地区农科所育成我国第一个糯玉米杂交种烟单5号;20世纪80年代后,糯玉米育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2];20世纪90年代糯玉米开始投放市场,2000年我国鲜食糯玉米产业迅速发展。据2020年央视网报道,我国鲜食糯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年市场消费量达到570亿穗,已成为继玉米饲料、玉米深加工后又一新兴产业[3]。
市场对鲜食糯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保鲜与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鲜食糯玉米食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采后呼吸代谢旺盛,糖分转化快,且容易失水变质,所以很难长期贮藏,如想长时间贮藏或周年供应市场,须进行速冻保鲜或真空包装。
2020年十堰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为4 667 hm2,其中2 000 hm2为鲜食糯玉米,按种植4 000穗/667 m2,平均每穗价格为1元计算,销售收入为4 000元。除去种子、化肥、劳务、农药等成本约750元,每667 m2净收入为3 250元,是普通玉米的3倍,经济效益显著。但鲜食糯玉米种植技术难度大,管理复杂,不同于常用玉米生产,管理不当就会造成产量低、品质口感差。课题组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 玉米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20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2018《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的规定。
2 玉米品种
2.1 品种
根据十堰市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选用彩甜糯6号、农科糯1号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种子包装符合GB/T 7414—1987《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标准》的规定,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的规定。
2.2 土地
选择交通方便、适宜机械作业、土地平整、肥力中上、无遮阴物、地块大、排灌良好的耕地,符合GB 15618—2018《土壤环境》的规定。同时远离主公路 ,以免汽车尾气污染糯玉米品质。
3 整地
3.1 冬闲地
适时深翻冬炕,耕深20~25 cm,耕作层深浅一致,做到翻地无漏耕。翻出杂草根部,使虫卵暴露在外,减少越冬害虫数量。播前7 d左右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旋耕,做到耙碎整平,上虚下实,无较大土垡。
3.2 毁茬地
及时抢墒耕地,耕深15~20 cm,精耕细耙,平整地面。在一些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为松软的田地上,对地面的残茬处理完后,可进行免耕播种。
4 播种
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情况,春季地表下15 cm地温稳定在12 ℃时为适宜播种期,适时、抢墒、精细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低山丘陵地区春播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夏播6月上旬、秋播7月底以前;高山地区春播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夏播6月上旬,不适宜秋播。
4.1 隔离种植
与其他生育期相同的普通玉米品种同期播种时,空间隔离距离300 m以上。
达不到空间隔离要求的采用时间隔离,春播25 d以上,夏播15 d以上。
4.2 种植方式及密度
种植方式有单作种植和育苗移栽。种植密度根据选用品种特性确定,低山为3 500~4 000株/667 m2;二高山为3 000株~3 500株/667 m2。
4.3 播种方法
4.3.1 露地直播
播种量为2~2.5 kg/667 m2。按种植密度要求确定适宜的行距、株距,开好播种沟,每穴2~3粒,碎土盖种3~5 cm,要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4.3.2 育苗移栽
采用苗盘或苗床小拱棚式育苗,待两叶一心时开始移栽最易成活。移栽时把叶片与行向垂直,实行错窝等距离移栽可以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5 施肥
根据糯玉米品种的需肥规律、种植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选用肥料的利用率及目标产量等,按照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行科学施肥。
5.1 底肥
充分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 000~4 000 kg/667 m2;或施用含N、P、K的复合肥(总养分≥45%)50 kg,播种时穴施于两窝种子之间,以免烧种。
5.2 苗肥
幼苗5~6片可见叶期,追施苗肥,每667 m2地追施尿素10 kg。
5.3 穗肥
植株12~13片可见叶期,追施穗肥,根据植株长势每667 m2追施尿素20 kg。
6 田间管理
6.1 补苗种
播种后出苗前及时检查田间种子发芽情况,如发现大量烂种现象,应及时浸种催芽进行补种。
6.2 补苗
缺苗达到5%以上时及时补苗,在幼苗2~3叶期带土取苗补栽,并浇定根水,保证苗齐。
6.3 间苗
当幼苗达到3~4片可见叶时及时间苗,去病留健、去杂留纯、去弱留壮、去小留齐。
6.4 定苗
幼苗达到5~6片可见叶时及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有少数缺株处可留双苗。
6.5 中耕除草
一般定苗后进行两次中耕除草。
在幼苗5~6片可见叶时结合追施苗肥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在12~13片可见叶时结合追施穗肥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4]。
6.6 去蘖分枝
整个生育期间,若遭遇干旱及时抗旱,灌溉水符合GB 5084—2005《农用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若遭遇长期阴雨,要及时清沟排渍。
不同糯玉米品种在水肥条件好时,会出现不同的分蘖分枝,应及时彻底去除干净,以促壮苗,以免相互争夺养分,导致小穗产量不高。
7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要预防措施。为保证鲜食糯玉米品质,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糯玉米抽雄、吐丝后禁止使用各种农药。
7.2 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抗病良种、种子包衣处理、轮作倒茬、合理深耕、肥水管理、清洁田园等措施增强抗病能力,控制病害发生。利用微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治玉米螟;或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
利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誘剂等物理方法诱杀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害虫。
7.3 病虫害防治
7.3.1 玉米叶斑病防治
玉米叶斑病初发时或植株病叶率达到20%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晴天下午均匀喷于叶面防病。间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7.3.2 地下害虫防治
幼苗被害株率达10%时,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高效氟氯氰菊酯喷雾防治地下害虫。
7.3.3 玉米螟防治
在喇叭口期,每667 m2用Bt可湿性粉剂150 mL兑水1 kg细干沙15 kg混拌均匀丢心叶,每株3~4 g,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7.3.4 草地贪夜蛾防治
苗期草地贪夜蛾幼虫量5头/100株时,及时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乳油(10~20 mL/667 m2兑水30~40 kg喷雾)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兑水30~40 kg喷雾)等。药品符合DB13/T 453—2001《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准则》和农业农村部公布的防治药品规定。
7.4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每667 m2地用50%乙草胺乳油150~200 mL+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200 mL,兑水30 kg均匀喷施;或用50%乙草胺乳油150~200 mL+72%的2,4-D丁酯乳油80 mL,兑水30 kg均匀喷施。
8 收获
春播糯玉米吐丝后22~25 d,夏播糯玉米吐丝后21~24 d,花丝变黑褐色,玉米粒有光泽时即可收获。
鲜食糯玉米以人工收获为主,收获时连苞叶一起收获,防止水分流失影响口感。当天采收没有处理完的可以临时贮存在通风、阴凉、卫生干净的环境里,不应堆码,并进行冷贮处理[5]。
参考文献:
[ 1 ] 刘占江.甜糯玉米的营养价值及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吉林蔬菜,2019(1):27-28.
[ 2 ] 张胜恒,蔡治荣,徐红智.国审糯玉米新品种及其种质分析[J].玉米科学,2005,13(3):41-43.
[ 3 ] 李芳.鲜食糯玉米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3):23,26.
[ 4 ] 朱彦辉,赵璞,刘玉强,等.河北省鲜食糯玉米一年两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5):66-68.
[ 5 ] 陆英燕.黔西南州鲜食糯玉米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