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瓷拾珍 安阳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精品

2021-10-29 01:05申文喜
大众考古 2021年5期
关键词:釉面安阳釉色

申文喜

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所在地,近百年的考古工作表明,殷墟宫殿宗庙区的夯土建筑经历战争和自然的破坏,到隋唐时期已倒塌荒芜,不为人知了。此地背依洹水,地势高爽,隋代安阳城的达官贵族和平民百姓将之视为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修建坟茔,昔时的商王宫殿区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公共墓地。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村发掘殷墟遗址时曾清理172座隋唐墓,其中隋墓157座。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屯村南地清理隋墓10座,在小屯村北马家坟清理隋墓2座。这些墓葬多数未经盗扰,墓葬形制清晰,绝大多数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视呈“铲”形、“靴”形或“刀”形;少数墓葬为斜坡墓道砖室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平面俯视呈“铲”形。随葬器物组合完整,时代明确,出土的瓷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制作精良,体现了隋代北方制瓷业的高超水平。

據统计,1949年前发掘的172座隋唐墓出土各类瓷器共511件,这批材料历经颠沛流离,运至台湾并公布者仅有36件。1973年发掘的12座隋墓共出土瓷器61件,由于条件限制,也仅公布了少数标本,且图片质量不高。

精品瓷器

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组合以罐、盘、杯、盏、碗、瓶、壶等盛贮器为主,部分墓葬中出土有砚、炉、烛台等生活用器,这些瓷器多具有实用功能;少数墓中出有瓷俑、瓷碓、凭几等丧葬明器。

盘为圆形浅盘,有高足、矮足、环足三种,出土时盘上一般放有杯或盏,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少者3个,多者达10个以上,俗称子母盘、高盅盘。

编号1973ASNM6:13的矮足盘,1973年小屯南地M6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视呈“靴”形,出土仁寿三年(603年)墓志砖。圆形平盘,盘面稍鼓,刻划有双线同心弦纹两组。圈足低矮。通体未施釉,为素烧瓷盘,胎色灰白,较粗糙,含有较多黑色砂粒。盘上置有瓷盏6件。

编号1973AxbM1:7的高足盘,1973年小屯北地马家坟M1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俯视呈“铲”形,出土瓷器种类丰富,器形多样。上为圆形浅盘,口微侈,圆唇;下为喇叭形高圈足,足部边棱有旋削痕迹。盘面划有双线同心弦纹两组,均匀分布支钉痕12个。盘施豆青色透明釉,釉面光洁,有细碎开片,圈足无釉,胎色灰白。此盘造型端庄,形体硕大,纹饰质朴,为同类瓷盘中的精品。出土时在盘内和旁边共放有瓷碗1件,瓷杯5件。

编号1936YM243:19的环足盘,1936年YM243出土。此墓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俯视呈“铲”形,出土瓷器种类丰富,品质精良。上为圆形浅盘,口微侈,圆唇,底较平;盘底有三环足,足与盘底相接处有加固物。盘面主体纹饰为刻划莲花纹,中间以小圆圈表示莲蓬,其外以勾线纹表示莲蕊,蕊外饰一周莲瓣,花瓣肥圆,最外缘饰草叶纹,每组纹饰之间均以双线同心弦纹相隔。盘及三环足均施淡豆青色透明釉,外底中心露胎,其上有支钉痕8个。此盘造型精巧,纹饰素雅,釉面莹润,显示出高超娴熟的制作和装饰技法。出土时盘内放置有7件瓷盏,旁边倒置1件,故盘内原应放置有8件瓷盏。

碗的形体较大,直口或微敞口,深腹或弧腹,饼状实足,足心微凹。口沿处胎体轻薄,腹底处厚重,胎质灰白细腻,杂质较少,似经精细淘洗。内外皆施釉,外表施釉不及底。碗常单独放置,少数与盘同出。

编号1973ASNM10:7的碗,口微敞,尖圆唇,深斜腹,饼形足。内外施透明釉,釉色灰白,微泛青,釉面布满细碎开片,并有少许气泡。内底积釉呈青色,有3个支钉痕。

杯可分小杯、高足杯两种。常见的为小杯,直口或微敛口,深直腹,饼形小足,制作较精细。一墓常出多件,与盘配套放置。

1973年小屯南地M18出土8件瓷杯,大小形制基本一致。编号1973ASNM18:13的杯,直口,尖圆唇,直腹,饼形足,足底略内凹。器身内外均施淡青色釉,釉不及底,有细小开片,内底有积釉。

高足杯数量较少,按装饰方法不同,高足杯可分素面、联珠纹两种。编号1937YM350:7的高足杯,胎体轻薄,微敞口,尖唇,斜弧腹,细柄状高圈足,杯体素面,内外均施釉,釉色泛白,晶莹光润,满布细碎开片。

盏、托盏

盏,敞口或微敞口,腹壁斜收,饼状实足,一般较碗小,较杯大,俗称小瓷碗。一墓常出有多件,与盘配套放置,功能与杯相同,可作日常饮水、饮酒或饮茶器。

编号1973ASNM6:8的盏,敞口,圆唇,弧腹斜收,饼形足。淡青色釉,晶莹滋润,布满细碎开片,外表施釉不及底,内底有3个支钉痕。

发掘者最初难以确定标本1936YM243:18究竟是杯还是灯,最后倾向于杯,将之定名为“托盘杯”,并推测其为温茶用具。这里沿用其说,认为是一件托盏。上层为高足杯式,敞口,曲腹,细柄与下层托盘连为一体;下层为圆形托盘,盘心内饰一周凹弦纹。上下两层皆施釉,釉色白中泛黄,釉层有剥落。底部为圈足,胎色灰白,无釉。

四系罐,大小不一、高低不同,为安阳隋墓中最为典型的瓷器之一,是在北朝晚期方形系、莲瓣纹釉陶四系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墓中出土1—6件不等。基本形制为直口,圆唇,矮颈,圆鼓腹,腹部有一道凸棱,使罐体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较上部瘦长。小平底,饼状实足,足心微凹,足部边棱有旋削痕。多数有覆碟式盖,子口,盖有钮。颈肩之间附复式鼻形系,系的高度与口沿的高度一致或略高于口沿。一般在颈、腹部刻划有一至数道弦纹。内壁满釉,器表施半釉,下腹及足部露胎,多有流釉现象。有的器物在器表釉下先施一层灰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整器具有一种厚重浑圆、粗犷质朴的艺术风格。另有少量二系罐、三系罐、六系罐,罐体相同,仅系数有差别。

编号1973ASNM6:4的罐,无盖。直口,圆唇,矮颈,圆鼓腹,饼形足,四个复式鼻形系略高于口沿。胎色灰白,上腹施豆青色釉,釉面有少许剥落。器表有粘结痕迹,应系烧制时罐体之间距离过近所致。

编号1973AxbM1:18的罐,器形圆鼓,上腹圆鼓,下腹内收。有覆碟式盖,钮为圆饼形,盖面饰有弦纹二道。盖面施满釉,罐体施豆青色釉至下腹,釉面光洁。器表亦有粘结痕迹。

编号1973AxbM1:10的罐,器形较修长,盖钮为桃形。盖面施满釉,罐体施豆青色釉至下腹。

编号1936YM243:15的双耳罐,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部饰对称二耳,斜腹,小平底。肩部刻划有13瓣覆莲纹,上下以双线弦纹相隔,器表施黄绿色釉,施釉不及底。

唾盂

唾盂,造型一般为盘口、短颈、圆腹,圈足或平底,有的带盖。编号1932-7-M15:1的唾盂,1932年殷墟第7次发掘M15中出土。盘口,细颈,圆腹,矮圈足,表面施釉,下腹及圈足未施釉,釉色白中泛青。

瓶,型式较多,有盘口、侈口等,长颈,斜肩,圆鼓腹,平底或矮圈足。

编号1937YM344:1的长颈瓶,1937年YM344出土。此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规模较大,平面呈“铲”形。 盘口,平沿,细长颈,圆溜肩,长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质灰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光洁,布满细碎开片,下腹至圈足无釉。

编号1936YM243:17的双耳有柄长颈瓶,侈口,长颈较粗,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质灰白,釉色白中泛青,下腹及圈足无釉。这件瓷瓶器形修长,装饰简朴,釉面莹润,是同类瓷器中的精品。

其他

编号1936YM242:26的烛台,方形底座,柱状柄。上面为一横台,其上有三个烛钎。施釉未及底,釉色发白,釉层有开裂。

编号1936YM243:20的三足炉,敞口,圆唇,束颈,圆鼓腹,圜底,颈肩部附对称直立方耳一对,上腹饰有乳钉四组共8个,底部有3个马蹄形足,微向外撇。内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黄,足下部未施釉,口沿处有脱釉。

鐎斗盛行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已少见,其材质多为青铜,铁、陶、瓷质较少,其用途有温酒器、煮茶器等多种说法。编号1936YM243:21的鐎斗,器身为圆形小盆,浅折沿,深弧腹,圜底,一侧有扁平状长柄,柄末端有方孔;一侧有斜向上翘的凹槽状流,底部有3个蹄形足,外撇。胎质灰白,内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黄,足下部未施釉。口沿处有脱釉,釉面有细碎开片。

编号1937YM386:13的砚,1937年YM386出土。发掘者曾争论此器究竟是用来碾茶还是研墨,最后倾向于砚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砚、瓷砚使用渐广,流行一种多足砚,足数不等,因其砚池环绕砚面,颇似古代辟雍的形制,又称“辟雍砚”。辟雍,本为周代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其四面环水,环形如璧之义。此砚呈圆形,无盖。砚堂微凹,外环砚池。砚缘略高于砚堂,边墙突起,下伸27个排列紧凑的马蹄形足,足与足间分开,但足底相连形成圈足。砚堂未施釉,便于研墨;砚身、砚池施青褐色釉,积釉处颜色较深近黑色。釉色明亮光洁,有细小开片。此砚造型别致、制作精巧、外形美观,又具有实用功能。

武官俑,1936年YM243出土两件,考古报告称为门军、瓷人。这种大型侍立俑流行于邺城及安阳地区北朝晚期、隋代及初唐时期的墓葬中,一般成对出现,多为陶质,瓷质罕见。两件武官俑头戴平巾帻,身穿宽袖衫。隋代平巾帻由北魏时期的平上帻改制而来,名称有变化,形制也变得宽大,帻屋覆压发际,是文臣武将均可戴的首服。

编号1936YM243:5的武官俑为中年男子形象,昂首挺胸,束腰直背,面容丰满,天庭开阔,下颌方圆,双目平视,秀鼻薄唇,嘴角微翘,嘴角留髭,颌下留有一小撮胡须,面部神情淡定从容。头戴平巾帻,身穿交领寬袖衫,外罩两裆甲,腰束扣带,下着袴褶,裤角及地露笏头履,双手按剑于腹前,立于圆形平托板上,长剑着竹节形鞘,拄地,其身份当为武官。编号1936YM243:6的武官俑为青年男子形象,脸呈笑意,眉毛上挑,双目俯视,秀鼻薄唇,嘴角上翘,唇上蓄八字须,颌下留有一小撮胡须,眼珠尚存黑彩。服饰、动作与中年男子俑相同。

这两件武官俑头与身体的比例约为1:7,基本符合人体的真实比例,身材匀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胎质灰白微泛黄,除底座下半部外,通体施有透明釉,底座下半部无釉。釉色白中微泛青,积釉处呈青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有细碎开片。这些大型瓷俑体型高大,塑工精细,烧制难度高。

相州窑

安阳在北朝属邺,东魏北齐迁都邺城后,邺城一带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镇压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将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和居民一并南迁四十里至安阳城,安阳遂成为豫北冀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反映在考古学上,包括小屯村在内,安阳及周边发现有众多北齐、隋代墓葬,出土大量釉陶器、早期青瓷器和白瓷器,判定这些陶瓷器的烧制窑口曾是长期困扰陶瓷考古学界的一个难题。

目前,在冀南豫北地区发现的北朝晚期至隋代瓷窑址有安阳市区相州窑、安阳县灵芝窑、河北磁县贾壁窑、峰峰矿区临水窑、临漳曹村窑等。1974年在安阳北关区安阳桥附近的洹河南岸发现一处瓷窑址,清理出一座较完整的瓷窑,出土残损和完整的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器物400余件,其中明器包括青瓷武士俑、文吏俑、骆驼俑等残片。该瓷窑史书文献上无载,起初陶瓷考古学界多称其为“安阳窑”。后因安阳古时又称相州,加之安阳桥一座隋墓出土的瓷房屋模型上有一刻划“相”字,故学界又称为“相州窑”。

自1974年至今,相州窑共发掘过4次。通过发掘和研究,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州窑的分布范围、烧制技术、器物种类、装饰工艺和兴衰时间等。相州窑创烧于北朝晚期,兴盛于隋,衰落于唐早期。不但烧造青瓷,还创烧了白瓷,是本区域内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工艺最先进的瓷窑。

相州窑瓷器不同器类的产品在瓷土选择、拉坯工艺、施釉技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相州窑瓷土原料来源于安阳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北方瓷器“高铝低硅”的特点,质地较粗,色度也差。有些精细瓷器胎质较细,呈灰白色,似经过淘洗。相州窑瓷器里外普遍施釉,内壁施满釉,器外施釉过半或不及底,足部皆露胎。因相州窑瓷器以铁为主要呈色元素,釉层中氧化铁的含量普遍高于1%,在不同的烧制气氛和温度下,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豆青色、青绿色、青灰色、青褐色,或白中泛黄、白中泛青,釉面玻璃质感强,光亮莹润,大多有细碎开片。部分罐、杯、碗的下腹部有垂釉、积釉现象。窑址发现的窑具主要有单个支珠、三岔支钉、托钉、支圈、垫环等,碗、盘类器物内底大都留有较大较明显的支烧痕迹,是以支钉为间隔层层叠烧所形成。其他罐、瓶类器物则为单烧,尚未采用匣钵装烧。相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划、堆贴、镂刻、模印等,又以刻划最为普遍,纹样以弦纹为主,流行在碗、盘、钵的口沿下刻划一道弦纹,在盘面和罐、瓶的颈、腹部刻划数道弦纹;少量制作精致的瓷器上还有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装饰,纹样有莲瓣、卷草、花叶、联珠纹等。

通过分析,小屯隋墓及安阳市区其他地点隋墓出土的瓷器,其器形、胎质、釉色、纹饰和烧制技法都与相州窑址出土的瓷器特点基本一致,其烧制窑口应多属相州窑,并可相互印证。

小屯隋墓与著名的殷墟遗址一样,也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小屯隋墓中出土的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风格,通过对比,大多应属相州窑烧制,是北方早期青瓷的卓越代表,显示出高超的烧制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有些器物已接近白瓷,尽管不如后代白瓷质地精美,但已经基本从青瓷中脱胎出来,成为瓷器的一个新品种,这是古代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对后来唐宋时期制瓷业的繁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釉面安阳釉色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安阳之旅
安阳山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