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河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模块。该模块的编排往往会涉及到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项领域,甚至还包括信息处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的锻炼等等。该模块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是对语文适当的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实施原则
1.从学情出发分析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那应该如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呢?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注意从学情出发分析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分层活动目标。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虽然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鉴赏了几首现代诗歌,但大多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探究。因此如果教师在开展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时,直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搜集现代优秀诗歌,并进行阅读和批注,分享你认为该首诗歌好在哪里”,就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于是教师充分地调查了学生的实际学情,方式为:先给出一首现代诗《一切》,要求学生以写作的方式,整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对本首诗的鉴赏。通过调查,教师对学生的诗歌鉴赏和资料搜集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班级中依然有许多学生在现代诗歌的鉴赏方面存在问题,比较浅显,没有深入。于是教师初步制订了这样的目标:“小组合作,模拟之前的学习方法(资料辅助法,借助背景资料等进行探究;艺术表达法,通过绘画等表达阅读之后的心情;等等),自主赏析现代优秀诗歌《乡愁》《这也是一切》《乌桕树》。”因为这一目标贴合学生之前的学习状态,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比较积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要求学生搜集优秀诗歌并进行鉴赏,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教材设计活动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辅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工具,甚至有时还可以起到提示、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结合教材设计活动开展策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
还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在开展本次活动时,教师先阅读了单元导语。在单元导语的提示下,教师了解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明确了在开展实践性活动时的目标和任务: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现代诗,要引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在有了大的方向之后,教师还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其他资源。比如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一个标签提示:
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出诗歌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如果没有教材提示,教师在组织朗诵活动时,可能只注意学生的停顿、重音等;甚至因为提醒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导致部分学生受到以前学习习惯的影响,会夸张地进行朗诵。但在教材提示下,教师会注意到这一细节,在开展活动时更会着重强调要自然地、有感情地朗诵。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朗读现代诗歌时,才能朗诵出那种独属于现代诗歌的优雅。除此之外,比如,在引导学生合编小诗集时,教师还利用教材中的提示,引导学生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给诗歌分类。当然,教师也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比如鼓励学生从意象进行分类,从中心主旨进行分类等等,这都给了学生一定的启发。教师依据教材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利用教材提示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性的深入的探究,最终可以提高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1.以学生兴趣点,铸就绚丽活动形式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支点,铸就绚丽的活动形式。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为例。在这一综合性活动中,学生首先要感受汉字的趣味性。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汉字很有趣,然后要求学生搜集字谜,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时,教师直接组织了猜字谜的活动。另外,在组织这一活动时,教师还設计了趣味性教学情境:模仿元宵节时的花灯会,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大的挂在班级中,小的挂在自己的桌子边上、铅笔上等等。教师则先搜集了一些灯谜,将这些灯谜挂在花灯上。有的花灯上有字谜,有的没有,小组学生需要盲选。最终解得灯谜正确数量最多的小组则可以在班级中任选花灯,作为奖品。这样的情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为了锻炼学生搜集字谜的能力,教师在自己搜集灯谜时,特意减少了数量。学生在灯谜游戏中没有得到满足,在教师提议搜集灯谜时都举双手同意。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既开心地参与了活动,还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另外,在搜集整理汉字资料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设计成汉字卡片、卡通形象等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支点,设计绚丽的活动开展形式,使学生在探究中玩得开心,在玩中探究得开心,最终促进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2.以丰富问题库,开展探究互动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在评价方式的设计方面,都要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应该如何在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时促进这一学习方式的形成呢?教师可以丰富问题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互动。
还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在要求学生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进行调查和探究时,教师就设计了问题串: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规范的用字现象?请举例;这些不规范的现象给你带来过哪些困扰呢?你认为这种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好吗?根据你的调查分析,这种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个领域,出现这种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字不規范的影响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在这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为了探究用字不规范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个领域时,学生就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了建模,然后对照模型发现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大多出现在打广告方面,一些广告人习惯用谐音字进行组词。另外,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也出现了意外生成,教师还结合学生的意外生成进行了提问。比如,有的学生在调查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时发现国家有相关法律法规。于是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用字不规范现象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学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并发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看到这样的现象时,有监督举报的权利。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意外生成设计问题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化,最终使学生获得了更高品质的发展。
3.以多元化主题,点亮实践活动风采
单一的主题虽然有助于学生加强某一方面的训练,但多元化的主题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可以设计多元化主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为了落实多元化主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调查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对学生有充分的认知。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例。在分享难忘回忆部分,教师就设计了多元主题:最难忘的人、最难忘的事、最难忘的风景、从遗憾角度出发最难忘的事、从成长角度出发最难忘的事、从喜悦角度出发最难忘的事……在没有主题之前,学生在探究时比较迷茫,乍然似乎想不起有什么难忘的事;但在主题的提示下,学生有了明确的想法。而且因为是多元主题,所以学生在叙述时也精彩纷呈。比如,最开始许多学生说的都是最难忘的事、最难忘的人;但在多元主题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最难忘的可能就是学校的饭菜,因为真的很好吃。于是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和鼓动,说出最难忘的风景就是学校的大柳树,总是幻想着上面住着精灵;有的学生说最难忘的事物其实是班级中的一次黑板报,因为那是自己第一次参与。教师设计多元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交流与表达,最终营造了活跃的活动氛围。
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灵活地应用语文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兴趣为支点,通过丰富问题库和设计多元化主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给予学生开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促进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