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山西永济
有人说,要心静,去读书,其实,只有心静才便于读书。我赞成这种说法: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我想,也只有静下心来时才能读好书。
心浮气躁是读不进书的。喧嚣扰攘的现实社会,名来利往,诱惑重重,纷纷扰扰,让许多读书人心慌意乱、心不在焉、心中烦躁,不能静心读书。一些读书人两耳灌满窗外事,凳子都坐不住了,便无心读书。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读书曾经很坚信这个因果关系,他们把书本掂在手里,想把它当作命运之门的敲门砖,中状元,做大官。现在人读书,有的是做学问,有的是一种喜好,一种习惯。工作劳累之余,拿一本好书,静下心来读下去,就能进入到一种美境,收获一种心情,增长一种知识。
余秋雨先生写《苏东坡突围》时,写过句子:“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苏东坡遇到的机缘,是黄州的落寞,是落寞中的淡薄与静定。余秋雨用心灵之笔去梳洗苏东坡的灵魂,这种“读知”本身就是超越时空的握手。
众生芸芸,人各有志,所向不一,不可苟求,长长短短,高高低低,有的以打麻将为乐,有的以挣钱为乐,有的就以读书为乐。只要无怨无悔,都是充实的人生。
其实,我们不必非要把读书看作是高雅之事。静心读书者自是静心,淡泊冲融,宠辱不惊,即便有时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那波光也是一份迷人的情调和风景。
一本好书,更要静心去读,才能感知书中真谛。读书唯心静,才能收敛心气。清代诗人袁枚曾打过一个比方:“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这个比方很贴切,读书也是有一番讲究的,要想从读书中有所收益,长精神,就需静下心来,摒弃世俗杂念,真正投心进去,理解,思考,回味,这样才能深解书中真味。
读书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相知”自己的心仪之人之物之境,相当于旅游中的访友、赏景和顿悟。深入地读书也跟恋爱一样,需要忠于自己喜爱的作者,选择和自己心灵有契合、有亲和的独妙情境。所以,读书读得好主要在于“识”而不在于“读”。
有点空闲,静下心来读点书,哪怕只是信手翻翻,读书能够静心养性,教人弃卑俗,明心智,开阔胸襟。清新的文字,淡雅的情调,或清晨、或午后、或黄昏、或雨夜……一书在手,开卷品读,掩卷沉思,不过,这要是一本好书才行。
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点书吧,一定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