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红培,董平栓,杨 杨,冯 喆,王丽平,王绍欣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700万人死于冠心病,约占全年总死亡人数12%[1-2]。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多依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使痉挛或阻塞血管再通,减轻心肌再灌注,恢复受损心肌,提高心肌存活性,然而术中支架植入、血管内皮损伤等刺激性操作均可诱发炎症反应,影响心肌灌注,降低PCI术疗效[3-4]。心肌灌注的鉴别对冠心病病情监测、确定诊治方案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eal-time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RTMCE)是新型超声技术,通过观察冠心病病人心肌功能障碍区域微血管完整性,评价心肌灌注,检测存活心肌,预测功能障碍区域再灌注后功能恢复可能性,指导临床治疗[5]。本研究通过RTMCE技术鉴别心肌灌注或存活心肌,以期为冠心病诊断及PCI术后疗效评估提供简单、无创、高效的手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疑似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5例,女81例;年龄21~75(48.03±11.56)岁;体质指数18~26(22.14±1.28)kg/m2。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RTMCE技术 仪器:应用具有RTMCE功能的Philips EPIQ 7C超声诊断仪,安装心肌造影脱机分析软件(CUSQ1.4);造影剂:应用Bracco公司sonoVue,加入5 mL注射用生理盐水,用力震荡20 s,产生六氟化硫微泡,自左肘正中静脉推注,每例病人2 mL,于2 min内推注完毕,之后采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图像分析:待左室心肌均匀显影后,采用高机械指数脉冲破坏心肌内造影微泡,采集15个以上心动周期,快速更换至心尖二腔切面,同时进行图像采集,存储于光盘中供脱机分析;造影结果分析:应用心肌造影脱机分析软件,勾画左心室心肌感兴趣区(ROI),参照公式Y=A×(1-e-β1)+C拟合ROI灌注强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分析ROI时间-强度曲线于图像区右侧显示左心室心肌ROI灌注的心肌显峰强度(A)值、曲线上升平台期的平均斜率(β)、再充盈平均速度(K),局部心肌血流量(MBF)=A×β。
1.2.2 冠状动脉造影 应用PHILIPS FD10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病人取平卧位,局部麻醉,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动脉鞘管,经动脉鞘管给予普通肝素,取合适角度对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剂为碘海醇,左冠状动脉一般取5个体位,右冠状动脉一般取3个体位,判断标准为直径法。正常:血管狭窄<50%;轻度狭窄:血管狭窄50%~75%;中度狭窄:血管狭窄76%~90%;重度狭窄:血管狭窄>90%或完全闭塞[6]。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即判定为冠心病,反之为非冠心病。所有检查结果均由两名专业医师进行判读,意见不统一时请教上级医师,得到共同诊断结果。
1.2.3 PCI术 入院当日嚼服300 mg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自右侧桡动脉入路,确定梗死相关动脉,取合适类型及大小的指引导管、球囊、支架、导丝,参照操作指南完成PCI术,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痛、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左心室A、MBF、K;RTMCE参数单一及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术前、术后4周、8周冠心病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术前、术后4周、8周冠心病病人左心室RTMCE参数;分析心功能指标与左心室RTMCE参数的相关性。
2.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96例疑似冠心病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10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组,88例非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包括37例心脏神经官能症,18例肋间神经痛,33例其他原因所致胸痛。
2.2 两组左心室RTMCE参数比较 研究组左心室A、MBF、K低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左心室RTMCE参数比较(±s)
2.3 左心室RTMCE参数单一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ROC显示,左心室K单一诊断冠心病临床价值的AUC为0.770[95%CI(0.705,0.827)],截断值为1.9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56%、65.91%;左心室MBF单一诊断冠心病临床价值的AUC为0.752[95%CI(0.686,0.811)],截断值为22.49 dB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00%、64.77%;左心室A单一诊断冠心病临床价值的AUC为0.710[95%CI(0.641,0.772)],截断值为12.35 dB,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8.33%、73.86%。详见图1。
图1 左心室RTMCE参数单一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2.4 左心室RTMCE参数K联合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采用灵敏度最高指标(K)及特异度最高指标(A)联合诊断冠心病,AUC为0.836[95%CI(0.776,0.885)],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85%、78.41%。详见图2。
图2 左心室RTMCE参数K联合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2.5 研究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术后4周、8周,研究组LVEF、LVFS高于术前(P<0.01)。详见表2。
表2 研究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单位:%
2.6 研究组手术前后左心室RTMCE参数比较 术后4周、8周,研究组A、MBF、K水平高于术前(P<0.01)。详见表3。
表3 研究组手术前后左心室RTMCE参数比较(±s)
2.7 心功能指标与左心室RTMCE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病人LVEF、LVFS与A、MBF、K呈正相关(P<0.01)。详见表4、图3~图8。
表4 心功能指标与左心室RTMCE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图3 LVEF与A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图4 LVEF与MBF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图5 LVEF与K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图6 LVFS与A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图7 LVFS与MBF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图8 LVFS与K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2.8 影像学表现 108例冠心病病人中,50例PCI术前左室形态无规律,时间-容积曲线混乱,波谷低平,详见图9A;40例PCI术前左室形态无规律,时间-容积曲线排序混乱,下降支及上升支运动幅度低,波幅倒向运动,详见图9B。72例PCI术后时间-容积曲线相对规律,各节段曲线趋于平滑,波谷时间分布较集中,达峰时间差异变小,详见图10A;15例PCI术后时间-容积曲线较有规律,分节段曲线峰值增大,波谷时间分布较疏散,波幅低但无倒向运动,详见图10B。
图9 PCI术前RTMCE影像学表现
图10 PCI术后RTMCE影像学表现
PCI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可疏通冠状动脉病变,改善缺血症状,部分或完全恢复心肌功能,但靶血管支配区无存活心肌或心肌灌注异常病人实施PCI术,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增加手术风险及费用,危及病人身心健康[7-9]。冠状动脉造影虽被视为金标准,但属于侵入性检查,操作风险大,费用昂贵,病人及家属难以接受[10-11]。因此,采用无创性检查评估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对临床医师决策是否进行PCI术、评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RTMCE是近年识别心肌灌注异常的主要方法,但存在一定主观性及经验依赖性,结果可重复性不佳,故本研究引入CUSQ1.4分析软件,对心肌灌注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保障数据准确性,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12-13]。既往研究显示,RTMCE评估心肌灌注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一致性达89%[14]。RTMCE评估心肌灌注异常的机制为微泡造影剂处于稳定状态,其进入或离开循环单位的数量相对恒定,且与心肌血流速度相关[15]。微泡造影剂被高机械指数超声脉冲破坏后,进入心肌组织再充盈过程,其水平变化与心肌信号强度呈线性相关[16]。
A主要反映微泡造影剂在不同区域心肌浓度,MBF主要反映局部心肌血流量,K与微泡造影剂充盈速度有关,表明上述RTMCE定量参数可准确评估心肌灌注状态,为临床鉴别冠心病、评估PCI手术疗效提供参考[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左心室A、MBF、K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冠心病病人存在心肌灌注异常,推测原因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生理状态下,心肌血流变化主要由微血管收缩或扩张调节,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后,狭窄远端微血管出现代偿性扩张,随着狭窄程度加重,狭窄远端微血管出现失代偿性扩张,无法维持正常心肌血流量,引起A、MBF、K等RTMCE定量参数改变,进而导致心肌灌注异常[19]。本研究未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细化,需今后进一步分析。ROC分析发现,A、MBF、K等RTMCE定量参数均对冠心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K、A联合诊断,AUC达0.836,灵敏度及特异度均>70%,提示K联合A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4周、8周,研究组LVEF、LVFS高于术前,说明PCI术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病人心功能。LVEF是评估左心室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对心功能受损及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LVFS主要反映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术后8周,LVEF、LVFS分别为(52.01±4.79)%、(27.76±5.13)%,接近LVEF(50~70)%、LVFS(25~45)%正常范围的最低值,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部分心肌细胞坏死不可逆;另一方面,观察时间过短,部分心肌处于冬眠状态,建议临床采取急诊PCI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以便准确反映PCI手术疗效[20-21]。同时结果显示,术后4周、8周研究组A、MBF、K高于术前(P<0.01),分析原因与缺血心肌微循环开放及顿抑心肌激活有关,可增加局部微血管密度,恢复缺血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灌注异常,升高A、MBF、K水平。尽管血管扩张及侧支循环血流低于正常供血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升高A、MBF、K水平。上述指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提示缺血心肌具有一定数量的微血管储备,有利于心肌功能逐步恢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LVEF、LVFS与A、MBF、K呈正相关(P<0.05),说明RTMCE定量参数变化可为心肌功能恢复及PCI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早期干预局部低灌注或无灌注病人,有利于恢复局部心肌功能,提高PCI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冠心病病人RTMCE参数呈降低趋势,经PCI术治疗后升高,且与心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可作为冠心病鉴别诊断及PCI术后疗效评估的可靠指标,为临床医师制定个性化诊治措施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