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久满 赵 森 李伟峰 王玉军 刘海振
(北部湾大学 海洋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2]。因此,实施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探索,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由于科技进步与技术革新导致传统职业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新兴职业不断产生,传统职业受到严重冲击,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课程建设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而且是高等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色,需要充分体现理工类专业特点,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需要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特色,需要充分体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但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仅仅停留在做小生意的状态,完全不能体现创业应该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王美霞[3]对陕西省内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只有23.6%的大学生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而76.4%的大学生都未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李茹月等[4]对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来看,首先,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学生占总数的22.84%,77.16%的学生并未参与该类竞赛。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大创项目,人数约占75.13%;其次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数约占21.32%;参与“挑战杯”创业大赛的人数约占10.66%;参与“邮储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网络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的人数分别占5.58%和5.08%。创业意向调查方面,约有65.48%的学生有创业的意向,但是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2.54%和1.02%。创业方向上,首先是37.56%的学生选择店面经营,其次是选择网上创业的学生人数也较多,约占总人数的22.84%。这两项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0.4%,李茹月等认为这跟营销专业所学知识结构有很大关系。郑淑真等[5]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合适行业主要有服务业占34%,快速消费品占24%,批发零售业占22%,IT业占20%。王胜曼等[6]基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63.49%的学生认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18.25%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13.49%的学生觉得创业就是为了就业。上述案例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专业相关度明显的不足,亟需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例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水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要求水产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科学与技术研究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创业和通识类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和通识类课程学分,创新创业和通识类课程应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均衡设置[7]。虽然提出了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和通识类课程学分,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和专业是由创新创业学院或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模式、同样的任课教师,不能体现专业特点。而在社会需要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娱乐需要,很少涉及专业领域的需要,不能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形成互动,无法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张英对2000-2016 年共 802 种教育学类期刊的1 666 篇有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从研究成果的作者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人员(包括“两课”教师),专业教师的研究较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另一方面,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理论方面,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与评价、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很少涉及。特别是分学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论文仅有12篇,占0.72%,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论文仅有9篇,占0.54%[8]。
同时,由于创新创业课程大多以市场营销学的内容为基础,而市场营销学作为管理类课程,所有的教科书与参考资料都是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问题、分析案例。对于理工类的学生来说不但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足,而且其内容与案例与所学内容距离较大,例如水产养殖专业作为农学类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但是很难在教材及资料中找到农业类特别是水产类的典型案例。仅仅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与技术创新在市场营销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改革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要体现以下4个方面特点:①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课程建设;②以学校性质、办学目标任务及发展背景确定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课程建设目标;③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④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职业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施教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短视化、简单化及功利化等不足,并不结合专业教育,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意识,仅仅是培养学生成为低层面创业人员,导致教育不能有效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9]。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即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水产养殖学专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理念,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突出专业特色,引导学生以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开展创业活动。
北部湾大学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学校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南海和东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水产养殖学专业是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育)、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自治区水产养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水产养殖优势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水产养殖学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根据学校定位和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水产营销与技术服务》课程,这是把水产养殖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融入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有益尝试。其特点是创新性地把水产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甚至是创造客户需求,使他们能够站在本专业技术创新的角度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
例如,《水产营销与技术服务》课程紧扣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一个目标一个核心二条主线十个专题”的课程结构,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以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甚至创造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为两条主线,精选出10个专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10个专题是:①从市场营销到技术营销;②从营销环境到竞争分析;③从市场分析到市场定位;④从产品策略到营销组合;⑤从技术创新到新产品开发;⑥从客户需求到技术服务;⑦从价格策略到促销策略;⑧从营销渠道到电子商务;⑨从产品标准化到品牌策略;⑩从商业模式到商业计划书。此课程结构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为目标,以问题引导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参与引导创新创业实践,充分体现学校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特点,充分体现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与要求,形成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以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内容,如教学内容全部以水产养殖的典型案例为主,以其它领域的案例作为参照,通过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剖析案例的关键点,探讨水产养殖专业的创新与创业方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同时,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要求学生通过课堂交流与讨论确定水产创业方向,并结合每次课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创业计划的撰写。例如,在从市场营销到技术营销部分,以“ofo共享单车”和“刘汉元与通威集团”为典型案例,分析ofo共享单车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改变了民众的出行方式,解决了人们的短途出行难题,创造了共享单车这种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多家知名基金和企业的投资,得到交通运输部、教育部的认可和赞扬。无论是行业痛点还是商业模式,无论是发展理念还是社会价值,ofo共享单车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刘汉元在1986年通过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创造了亩产草鱼5万多公斤的记录,填补了国内水产养殖领域的空白。在此基础上建起了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加工厂,1996年成立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发展,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案例交流、剖析、讨论、思考,引领学生如何确定创新创业方向?为什么要对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同样重视?
在从营销环境到竞争分析部分,以环保、猪肉涨价、新冠肺炎疫情等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讨论这些事件对水产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在“从市场分析到市场定位”,以确定目标市场,实施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开拓新的市场。在从产品策略到营销组合部分,以阳澄湖大闸蟹为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包装以及营销组合策略。在从技术创新到新产品开发部分,分析新产品开发,通过新产品开发引领行业发展。在从客户需求到技术服务部分,以水产饲料营销为例,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客户需求要点,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需求,以及需求对购买心理、购买行为、购买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促进水产饲料的销售。在从营销渠道到电子商务部分,通过生鲜电商案例的剖析,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功能与发展。讨论生鲜电商的出路,以水产品无水保活技术为例分析如何拓宽水产品营销渠道、开拓水产品线上销售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难点和行业痛点?在从产品标准化到品牌策略部分,以多个水产品作为案例,分析、讨论标准体系的相关知识及产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内容,引导学生如何注重并实施品牌策略。在从商业模式到商业计划书部分,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同时结合所学内容写成商业计划书的撰写。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行业调查、实习实践、案例分析、交流讨论、项目辅导、咨询指导、模拟路演等多种形式,把水产技术创新的思维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及时反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加以充实、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水产专业生产与实践,更加突出水产专业特色,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不仅使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使他们能够从专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思考创业方向,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经过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①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首次获得金奖,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获奖6项;②毕业生就业率高,根据第三方评价,近3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8%(见表1),毕业生供不应求;③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经第三方机构跟踪调查和评价,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平均为89.95%(见表2),2019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满意的为98.62%,所在企业反馈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④考研升学率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人数的29.6%。
表1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表2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
目前,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高校的重视,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和毕业以后自主创业的比例都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也仅为3.4%。创业领域主要是教育业,本科24.5%,高职10.5%,其次是零售业,本科8.6%,高职1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王洪才等[10]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开展自主创业,而是重点对学生人格品质、头脑思维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以下5种能力,①具备追逐创业梦想和挑战自我的精神;②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技术革新能力;③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表达沟通能力;④具备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⑤具备企业家视野和创业潜力。因此,专创融合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学科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形成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创新引导创业以创新促创业,专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重的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要实现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首先,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突出专业特色,就是每个专业都要寻找本专业的典型案例,根据本专业的行业特点,形成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要把创新创业知识和理念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即“学习最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实现技术创新—实现新产品开发—实现营销模式的创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创新创业的成功”;第三,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机融合。因此,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探索,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