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巴东永远记住你
——记北京市对口支援湖北省巴东县工作队

2021-10-29 07:30付瑞勇向大君王璐
民族大家庭 2021年5期
关键词:巴东县巴东房山区

文/付瑞勇 向大君 王璐

“投资9.2 亿元!援建253 个项目!”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巴东的战贫方阵中,这是一张来自首都北京对口支援巴东脱贫攻坚的成绩单。2020 年4 月21 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巴东县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载入史册的巴东战贫答卷,也留下了“北京支援巴东县”这一篇章。

2021 年4 月13 日,北京市对口支援巴东县工作队在武汉捧回了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奖牌,生动印证北京、巴东两地“对口支援”深情。深山里的巴东县在走向小康的路上,“远亲”北京拿出了真金白银,补齐巴东发展短板强战贫之基、聚焦产业就业增摘帽之力、丰富帮扶渠道拓小康之路,合力摘掉了18 万余顶“穷帽子”。一首刚上线的《北京巴东》MV,唱出了“北京,巴东永远记住你!”的感恩心声。

筑牢战贫基石缺什么补什么撑起小康“四梁八柱”

2021 年5 月27 日,江南茶店子镇梅花山庄易迁安置小区,75 岁的向文祥拧开水龙头接水烧茶,清亮亮的泉水哗哗流出。向文祥回忆,以前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泥水塘,到了干旱期得四处找水、讨水,用瓦罐存水,水比油金贵。

2019 年,一根15.5 公里长的水管从绿葱坡镇中村纸厂沟,翻越高山峡谷、悬崖峭壁,横跨绿葱坡、茶店子两个乡镇,一管清水滋润了2 万余人心田。供水工程改变了茶店子缺水大镇的历史,该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典型精准扶贫案例。

一条“天渠”引来幸福水,北京市投资3000 万元开沟凿渠。数据显示:2016 年以来,北京市筹措资金6540 万元,支持水布垭、东瀼口等6 个乡镇、16 个村的集中供水项目建设,建成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0处、分散及单户供水工程112 处、较大水源及应急供水工程3 处,让16.5 万巴东乡亲有水吃、吃好水。

走进巴东新城,和“天渠”相伴的是一条条“天路”,交织成一张小康网。北京市筹措资金2700 万元,将21 公里城区道路黑色化、36 公里畅通公路接入寻常百姓家,“村村通客车”开到了村口。“路通了,致富的路宽了。”巴东通乡油路——茶税公路是京援项目的代表作,沿线2 万余群众告别了行路难,盼来好日子。

缺什么、补什么,北京市着力补齐巴东县基础设施短板,撑起全面小康四梁八柱:援助资金1420万元建设野三关镇冉家村、绿葱坡镇野花坪等7 个易迁安置点,1300 余名易迁群众住进新房;拿出资金3297 万元支持茶店子、清太坪等4 个乡镇医院建设,让群众看病不再长途跋涉;投入资金5000 余万元用于巴东一中新校区、神农中小学等建设,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增添教育扶贫力量……

如今,小康新风拂过的巴东大地,一棵棵北京“友谊之树”开花结果,“北京大道”“北京楼”“北京市人民政府援建”等京援标签随处可见,嵌入“北京元素”的基础设施,有力地筑牢了巴东县战贫基石。

蓄足摘帽力量扶产业引就业“鱼渔双授”拔穷根

2021 年5 月末,巴东县沿渡河镇红砂村春茶采摘季结束,脱贫户陈贤银在账本上核算了下,3 个月采茶挣了1.2 万元,5 亩茶园比以往种庄稼的收入增加了几倍。

在种茶超过100 年历史的红砂村,山坡梯田上2000 余亩茶叶基地,托起了400 户茶农的小康梦。俯瞰巴东109 万亩特色产业“扶贫田”,低山柑橘、二高山茶叶、高山药材呈三级阶梯分布,5.4 万户脱贫户在阶梯田里种出甜果子、在北京对口支援下迎来甜日子。

北京市援建的巴东县溪丘湾乡福利院

产业扶贫挑起巴东战贫大梁,北京市援助资金6000 余万元,支持巴东柑橘、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全域旅游创建,31 家农业企业带贫比例达85.14%,6 家A 级景区、13 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带动1.15万贫困人口摘穷帽,让群众牢牢端稳了增收饭碗,巴东也创造了“中国茶业百强县”的产业名片。

端来饭碗,还要“造饭碗”,北京市借助扶产业、引就业“鱼渔双授”法破解战贫之难,在“输血+造血”中蓄积摘帽力量。“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真好!”在位于官渡口镇的京援创业园的格兹莱芙恩施实业公司生产车间100 余名员工正在赶制订单,谭玉芳坐在缝纫机前熟练缝制隔离衣,她说,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厂里有宿舍可供休息,福利待遇快赶上沿海地区水平了。

在红花岭村山坡上,进入刻有“京援创业园”五个字的大门,两列11 栋标准化厂房呈阶梯式分布,入驻了11 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岗位近千个,紧邻冯家湾大型易迁安置小区,易迁群众可走出家门进厂门。

京援创业园是北京市探索“易迁+扶贫车间”模式,践行对口支援扶贫“巴东路径”的生动体现。北京市累计投资7400 万元,在官渡口、溪丘湾、茶店子、野三关等四个乡镇建设扶贫产业园,为2 万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农产品销售渠道,户平增收近万元,在“鱼渔双授”到“志智双扶”联动中,将穷根带土拔起。

拓宽小康之路找渠道增援力官方到民间帮扶“一盘棋”

“北京是我的第一故乡,巴东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脱贫攻坚之际来到巴东,见证了巴东人民身体有了健康、生活有了小康、脸上有了笑容、日子有了盼头,很有意义!”挂职巴东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北京干部董新华忆起巴东“民生托起小康”变迁时,写下这样一段话。

近一年的挂职时间里,董新华大半时间都在车程颠簸中,翻山越岭在京援项目工地间穿梭,对标准盯质量,看进度赶工期,让北京对口支援巴东这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在实处。和董新华一样,第十三批、十四批的另外11 名挂职干部把巴东当故乡,和乡亲们一道摘穷帽。

自2016 年以来,北京市先后选派3 批共18 名优秀干部到巴东挂职,扎根基层扶贫一线,组织巴东县医疗、教育、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党政干部1.3 万人次赴京培训,为巴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囊团、智动力。

北京牵手巴东,让小康之路越走越宽。2015 年12 月,北京市房山区与巴东县签订《对口支援综合帮扶框架协议》,房山区拿出真金白银2500 万元,为巴东脱贫攻坚助一臂之力。

一时间,房山区长阳镇、青龙湖镇、西潞街道、城关街道分别与巴东县信陵镇、金果坪乡、野三关镇、官渡口镇结为“兄弟”,房山区教委、房山区职业学校分别与巴东县教育局、巴东县职高“握手”互动。

北京、巴东远隔千里,一场“携手奔小康行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官方到民间帮扶“一盘棋”,丰富、集聚了对口支援渠道和力量。

2019 年1 月22 日,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开业,唯一一个以县为单位设立的巴东馆走进首都市民生活。巴东馆首批入驻企业11 家,他们把巴东郡贡茶、柑橘、中药材等73 种富硒系列产品搬上货架,线上叫卖、线下吆喝,使巴东土特产有了“北京专柜”。

为让巴东山货“飞”进北京,北京市通过举办北京市、房山区对口帮扶地区产品进京、“家乡带货王”等各类主题展销活动推介巴东产品,借助“扶贫832”平台、“县长来了”直播带货等载体,打通“巴东货卖北京”的渠道,提升巴东农产品附加值,释放带农助农效益,将小康“好声音”传到巴东。

猜你喜欢
巴东县巴东房山区
王银成 情系三峡 心念巴东
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的思考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分析
关于农业产业扶贫的简单思考
往事
湖北巴东土家族口述医药文献调查分析
巴东县野三关基地单元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策略
巴东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