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语文教师那充满智慧的语言就是一个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它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精神层面,改变学生的同时,振奋我们的课堂。那么,我们从哪儿获取又如何获取充满智慧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摆正教师定位,勿犯“反客为主”的错误
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是备课中的“三备主义”。而多年来,学生一直是备课环节中的“弱势群体”。教师醉心于文本的深刻解读,沉迷于教学方法的惊艳设计,教师更多思考的是“他们能否接受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是否会按照我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等问题。教学设计成为了教师演绎的剧本,学生成为了成就教师的道具,成了课堂的局外人。其实,课堂是为学生设立的,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才是一切教学行为的“法理”基础。教师应牢记课堂因“学”而动,谋“学”而教,不学不教的道理。
(二)改变授课方式,避免“唱独角戏”的尴尬
整节课在教师讲为主,问为辅的课中结束,学生会在传授型课堂中会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消极互动。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并不乏表达精彩的关鍵句段,有词句难理解的地方,也有人物内心情感的探究点,这些都需学生静心慢读、细品。因此,在每堂课中,教师应细心寻找到课本中闪光的教学点,循序渐进地“指点迷津”,在学生没有意识到的地方讲一讲,帮助学生茅塞顿开;在学生学得肤浅的地方拓一拓,使之走向深入;在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点一点,让他们恍然大悟;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品一品,使之回味无穷……
综上所言,教师重新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摆正位置,改变说话方式,让智慧的语言从科学的教学观念里得以衍生,照亮语文课。
二、使用智慧语言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要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潜意识。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这种潜意识,能更热情地参与,更自信的表现,更快乐的学习呢?
(一)提问中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1.多建议,少要求。在初读课文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往往会对孩子这样说:“同学们翻开课文读一读,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站在教师的立场,我们很难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听到的是一个命令,是教师要求他们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但如果,我们转变提问方式,用“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几点建议给大家……”这样表达,包含尊重、平等,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能感受到一种自然与舒适。
2.多商量,少命令。如,在生字新词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这样提问:“哪位小朋友想展示你的拼读本领?”“谁愿意再读一读?你来好吗?”“可以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吗?”在探究文本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谁愿意试着来说一说?”“请你来说,可以吗?”“谁能说出不同的看法?”“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等等这样的语言。这样,就避免了生本课堂理念的偏离,让学生重新站回课堂“中央”的位置。
3.多用“请”,少逼迫。“请你说,行吗?”“请你来试试?“可以请你来读吗?”即使学生回答“我不会”,教师也要看到他的意愿,充分理解他,尊重他,“请”他就坐。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感受的是教师“请”他们帮助其他同学解难,而不是被教师要求或命令,被无意识逼迫回答问题的,也是在教师的这一声声“请”中,在民主、亲切的提问声中,他们感受的是被尊重的快乐,被平等相待的幸福。
(二)分析中实现师生间的友好沟通
学生的“学”有多扎实,跟教师的分析能力息息相关。对课文的理解不到位,分析就会出现偏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准确,分析就不知深度与广度,还会出现方法与技巧的选择性错误。前者需要教师进行分析前,加强文本理解的深度,对问题的提炼与思考要深入细致,后者则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学习反映,在课堂中给出一些支架性的追问或提示,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内部。而这往往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语言,在师生间架起友好沟通的桥梁。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不到位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四季》中有这样一句话“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教师该如何引导孩子读好这个句子的呢?我与孩子之间开展了如下对话:
师:雪人是怎样说的?
生:雪人是顽皮地说的。
师:当你顽皮时,脸上会出现什么表情?
生:脸上是笑着的。
师:那你能带着微笑的表情,做一回顽皮的雪人,读读这个句子吗?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交流后,原本就顽皮的一年级学生其实已能很好地读出顽皮的语气了,少数则受到同学的启发,也能有很好的领悟和模仿。
师:孩子们再看看,雪人顽皮地说这句话时,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挺
师:老师建议你边读句子,边学雪人做做动作,顽皮地读读这个句子,行吗?
学生需要的并不是教师的要求与灌输,而是渴望教师适当的建议与启发,和获得提升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此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从表情和动作上来理解“顽皮”,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顽皮”的语气,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很难到达一个高度,朗读能力也难进一步提升。
(三)评价中实现师生间的温馨交流
我们在选择评价方式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这种差异要充分尊重与理解。
1.大声斥责会让学生产生消极、逃避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篇课文,每个学生从中获得的情感丰富性不同,理解深度性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充分意识到:学生错误的回答就是宝贵的课堂资源,教师只要顺势引导,就能延伸出一段精彩的对话,为学生的想像、情感创造一个理想化的时空。
2.恰当的鼓励会让学生激发热情,充满自信。语文课堂依赖及时到位的评价才能有效推进。“你真聪明”“你真棒”“很好”此类表扬简单空泛,让课堂评价失去了激励指导的意义。教师在评价时应准确抓住学生发言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和引导,尤其要关注班内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真高兴,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读得真好,如果再多读几遍,就像一个小主持人了。”“你的想法真是奇特,有一颗善于想象的头脑。”充满温情、鼓励和理解的话语就是运用了课堂的智慧言语,它没有华丽的说话技巧,却能在不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同时,帮助那颗不自信或沮丧懊悔的心重新振作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孩子需要被人鼓励与认可,受到他人的尊重与平等对待,渴望获得温暖的关怀与适当的理解。教师应试着从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从转变课堂语言入手,让智慧的语言实践于课堂,不要华丽动听的词藻,不要娴熟的说话技巧,只需让尊重、平等、关爱、理解……让学生所在的课堂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马蕾韩金洪于瑛.新课改下的“对话式”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33.
[2]潘杏丽.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师.2010(总第81期).
作者简介:俞碧霞,单位:宁海县银河小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